小姨总是叫我不要跟现环境中的人比,她说我能有今天这样很不错了,不能跟出生就已经拥有我很努力才得到的那些同龄人去比,那样会把自己逼得太累了.她叫我跟老家那些同学比,就明白自己已经走了多远了.
可是我不能啊.换了环境基就有新的挑战.不是比不比的问题,是人没有回头路,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我一直抗拒来香港,不想面对这里的高房价,全新的语言环境,快节奏的生活,压力太大了…外在的焦虑体现了我要重新适应新环境的恐慌和压力,真的很力不从心.
BBC录了一档纪录片,跨越56年记录了十几个人从童年到50多岁的人生,每7年录一次他们的现状,7年好像我们人生境况的每一个转折,我们回顾一些人的一生,哪些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一个人的一生到底有什么规律可言、到底是什么在决定着我们会怎样的生活?
想想,正好,我用7年从老家适应武汉,那时候最渴望融入那个城市,在那里有自己的家…之后又在深圳呆了7年,接下来7年显而易见我又要重新适应香港.
造化弄人,一直想寻觅一个安稳的家,却一直在辗转漂泊.用居无定所来形容也不为过.
今天在朋友圈又看到一位老家同学结婚照,顺便还有三三两两一些其他同学出境,大家现在过的生活,都差不多,新郎的尊容真是无法形容…又胖又…我无意冒犯别人,但是真的看面相好像个神志不正常的人,我难以想象小时候那些和我一起上下学的女同学,若干年后嫁予这样的男人为妻…真的难以想象…如果半夜醒来枕边人如此尊容,下半辈子日日为伴,我我我…我大概是宁死也过不下去的.再看文仔,如何我得到她人敌意,略微有点明白了.什么外在的打扮,语言的粉饰都掩饰不了一个人终极的品味——你的另一半,这个道理也适用于男人.只有另一半,才是你的思想,你的灵魂匹配体现.两个人在一起,日积月累,交流的一定是深层次的东西,你的渴求,你的过往,所有的,欺骗不了任何人,也无法勉强.文仔在身边很多人眼里是相当不错的男人,但在我眼里,不够.我总能尖刻的发现他的缺点,无法容忍他的不够优秀.看了我的这些同学,我觉得我应该偷笑了,文仔这样的男人,跟她们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我知道我如何遭人讨厌了.
相对于老家同学来说,我走的很“远”,看过更多的世界,可我的疲惫和累呢?老天是公平的,这就是我的命运,我个人一定是要活得很累的.我只能捱下去.
很多人都觉得没必要把自己搞的很痛苦,吃好喝好玩好不就行了是吧.事实上人的动物性也注定我们其实是享受安逸的,但其实一切跟享乐有关的事物暗含着一股虚幻,所以我们说富不过三代逃不出骄奢淫逸的魔咒,即死于安乐.
而痛苦,看起来让人无比抗拒,确隐含一直真实,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对痛苦颓废的东西有抗拒又被其吸引的原因.
安乐和痛苦对照了虚与实的人生哲学.苦是苦,看起来分分钟要死一样,但是不是有句话叫置之死地而后生么.
这世上很多事,是要反着来看的.
很多人都觉得没必要把自己搞的很痛苦,吃好喝好玩好不就行了是吧.事实上人的动物性也注定我们是追求享乐安逸的,但其实一切跟享乐有关的事物暗含着一股虚幻,所以我们说富不过三代,逃不出骄奢淫逸的魔咒,即死于安乐.
而痛苦,看起来让人无比抗拒,确隐含一种真实,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对痛苦颓废的东西有抗拒又被其吸引的原因.
安乐和痛苦对照了虚与实的人生哲学.苦是苦,看起来分分钟要死一样,但不是又有句话叫置之死地而后生么?
这世上很多事,是要反着来看的.
好多错别字.
嗯,晚安.
现时这个环境啊,你如果好好读书天天向上,考高分升高职,结婚生子,买车买房.大家都好理解,万一你追求的东西脱离这些了,就等于脱离了很多人惯常理解的那个范畴,他理解不了呢,就开始来劝你,叫你好好生活,不要想七想八.至于你是想七还是想八,对方多半理解不了,也懒得理解.他看大家都往一个方向走,偏偏你走另外的方向,他就拦住你,说你错了,应该跟他一起走,你要问他,大家都去的那里,终点有什么?他会告诉你,反正大家都往这样走.有时候一小滴水是做不了什么的,但要是千万滴水汇聚在一起,它就成了势,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叫势不可挡,又或者说大势所趋.个人确实难以改变什么,甚至被裹挟其中.但是我们走那么远的路,看那么多的书,经历那么多,不就为了最后洗尽铅华,返璞归真、更接近我们的内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