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
国庆节已经开始了…我忙到现在还没睡,三姐妹在一起好开心,家里有了烟火气息,我把家里卫生做了一遍,很干净…我不爱做饭,但是很喜欢做清洁,我会把厨房清理的干干净净,然后不做饭…家里显得太没烟火气息了…家里有人,又有小孩子吵吵闹闹,真的很像个家啦!发觉很多事情吧,做着做着也没那么难,我以前不爱做家务,有些朋友来了我家直接撸开袖子开始帮我…好像能来我家里这种程度的朋友,都习惯了在生活上帮我多做些…实在是看得出来我不擅长吧.
这几天虽然忙着,但很充实……
姐姐们更不用说啦!来了我这儿都是直接去菜场买菜回来做饭,都成共识了,默认我是不做饭的…
二姐做饭,三姐帮我看孩子,我好像以前做妹妹那样,什么也不做,我在沙发上玩手机…并没有改变什么.
晚饭后突然心血来潮想做卫生,就一直忙啊忙的,居然干的很起劲…仔仔哭了我也不理,等忙完接过他来哄着睡觉,看着小家伙在我怀里安然睡去,心里好踏实.
文仔出差一回来,我们就吵架了.
真是不知道要怎样.
我们这对情侣因为孩子走入婚姻变成夫妻,眷侣变怨偶.平日他忙着工作,我疲于照顾孩子.已经很久没有在一起回忆爱情的模样了…聚在一起就吵架,过着过着,失去了最初的心境.
一大早对门的夫妻就吵架了,准确的说是打老婆了…
听到女人哭着冲出门说男人不该打她,还是听到男人追出门去打的拉拉扯扯…
乘电梯的时候撞见过几次,那女人才生了二胎,二胎又是儿子,比仔仔早出生一天…这些都是带孩子的老人说的,不知是婆婆还是女人的妈妈,大概是婆婆吧…如果是女人的妈妈,即便没有亲眼所见女儿挨打,看着女儿过这种日子也看不下去吧…
想起我还大肚子的时候,那女人也是大肚子,我们才搬来不久…有天文仔回来告诉我对面也住了一个孕妇,是二胎…在吵架,原因是女人孕晚期随时要生,男人承诺早点回家,还是彻夜不归…当时我还说文仔八卦,文仔说那么大声吵架,电梯那里都听得到……
我还淡淡地说,这样的男人女人还给他生二胎,图什么?怀孕都这样,平时待她估计更不好.
现在,我带孩子累的要死,文仔算是好男人一个,我都觉得女人生个孩子、照顾孩子的辛苦男人懂不了…那女人做这些的同时,还好被家暴,怀孕的时候都那样,生了只会更变本加厉,这点倒是一点没出乎意料.
那家里总是夫妻吵架,孩子的哭声…那男人不光打老婆,自己的大儿子也是毫无耐心,跟琪琪一样三岁,经常被打的哭…
我有时候想,是怎样的思想造就了这样的家庭局面呢?那两个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男孩子,以后打老婆会不会也认为是很平常的事?毕竟他们从小目睹爸爸打妈妈…
唉,生活是这样难.一扇门也难掩这艰辛,蔓延到了门外…
三姐回京了,二姐带着琪琪回家了…我和文仔今早也带着小仔仔回港打预防针了…
小家伙又被扎了两针,傻乎乎的也不知道痛不痛?反正开始打针前就哭了,打针的时候哭了一下就没哭了,也分不清是因为之前就在哭还是打针痛哭的?
今天跟文仔讨论了晒娃这件事.
相信每当妈妈之前,每个人的QQ空间或者朋友圈都出现过个别爱晒孩子的妈妈,而那个时候我们都还没有当妈妈,对孩子无感,于是晒娃狂魔这个称号就是我们赋予她们这群人的.
我的朋友圈中这样的还比较少,因为没有共同话题,这样的朋友我几乎没有或者自动减少了联系,即使是这样,个别以晒孩子为乐趣的妈妈也还是有的.像我朋友圈中这样的人这么少,我都能感受到那种“能不能少晒些毫无美感一点也不觉得可爱的孩子照片?”这种一闪而过的念头,可想而知那种大量的被晒娃狂魔霸屏的人,内心多么不理解.那个时候不论你怎么不觉得对方孩子不可爱、不理解这种行为,对方总有一句:等你当了妈就知道了.
这句话简直让人哑口无言,因为还没当妈妈,说什么也反驳不了.
现在我也当妈了,我一点点发现做妈妈的艰辛,伟大,疲累,心酸,乐趣,及崩溃…辛苦中亦多多少少有些成就感:曾几何时觉得自己做不好这个角色,这不,如今默默的熬过来,孩子一样白白胖胖.就是这种成就感.
但这种成就感非常私人,它不需要通过在公众平台晒而获得认同.我只是在心里默默的知道自己的变化和乐趣就好,我清楚的知道,别人不一定能get到你孩子的可爱,更不能完全理解你的自我成长,更重要的是,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同,所以并不是每个妈妈都一样.所以,我终于当妈了,而且我丝毫没有去公众社交平台晒娃的欲望.因为那是我个人的生活,我不需要所有人理解和认同,也不认为别人就未见的跟我想法一样.
文仔在这点上跟我想法差不多,他说他的同事都问他怎么没有在社交平台上晒娃,他觉得所有的感受都是个人的,没有必要宣之与众.
我依然在考虑着孩子渐渐大了以后,我可以做些什么、我的人生没有实现的想法,如何在日渐不多的时间中,倍加珍惜、脚踏实地的去完成.
毕竟,孩子是孩子,你是你.
我们都很少刷朋友圈.
因为生活是自己的.
但是我乐于看别人刷朋友圈,因为我虽然不喜欢跟大多数人分享我的私人生活,但我还是喜欢看别人分享的,毕竟,生活就是这样,百花齐放.
哦对了,有趣的是,今天在被医生询问仔仔平日状况时,文仔和文仔姐姐基本代替了我的大部分回答,我只略作补充,虽然平时大部分时间是我带孩子.
他们用了大量惊叹句去形容仔仔,例如描述一些症状之前会加上“他好聪明的,会怎样怎样…之类的巴拉巴拉”,而我在心里说,医生见孩子见多了,不要说太多个人情感…姑妈更搞笑,还说小仔仔做错事的时候会懂得回避装不知道.我心想四个月大的婴儿,不过是大人赋予孩子言行举止的解答,并不代表他自己好吧…他懂何为`错事`吗?
当然,这只是我的内心想法.
我果然是个情感不外露的人,好冷静的妈妈.
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