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5/18
早上看到自己的黑眼圈,以及这几天因为情绪带来的困乏,刷牙的时候,突然悟到“稳”字的重要性。
尤其是从自己身上看到情绪极端或者跳跃带来的一种现象:进5步退10步。或者进10退5.
如若是这样,还不如稳步。就算没有进本,保持一个不退步的状态已属一种隐含的进步。
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平衡。也是太极八卦的精髓。
为何会出现我这样的情绪极端或者“发挥不稳”,内里深究,只怕是一个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作怪罢了。
而素来就有那句,欲速则不达。
人要控制自己的欲望,则要打败自己,而打败自己之难,犹如修行,所以我们常把一个人待人接物处事平和稳妥,令人觉得舒服成为一个人的修养。
你要经历多少悟,才可到达一种真正的“静”和“稳”,而静和稳,看起来似乎没有变化,又其实是一种内在力量的自信和不骄不躁,如若化境。
我常常不能说出修养和涵养的区别。
现在突然有些开窍。
修行的结果,我们称为修养。而一个“修”字,内里的含义,讲的一个人对自己的一种克制。
那么修养,其实是一种刻意为之的结果。
而涵养,是此时的修养已完全称为身体和思想的一部分,又将自身与万物融为一体,无需再刻意克制自己,海纳百川,进退自如。一个心,就是一个世界。
所以涵养,是修养的升级,已由一种规则层面的处世之道转为一种信念,也就是人的精神层面的一个境界。
那就是,平和。
陷入哲理而不能自拔,是因为真理的超前,人和人智慧的不平等和价值观的差异带来的矛盾。绝大多数人普通人只希望活得舒适而富足,至于真理那不是他们要关心的问题。毕竟真正愿意坚持一个智慧的结论而为之放弃生命的寥寥无几。
例如你,会把“适不适合”跟这个人的是否善终挂钩在一起,你从他的结果倒推是否“利己”,而不是选择思考他的智慧结晶。
我们学习经济学也知道价值并不等于价格这个现象很普遍。
并非价格高的就是价值高,反之亦然。
哲学家把那些对世界失去好奇心的人称之为爬入兔子皮毛深处的微生虫,他们太过习惯这个世界,不再好奇除去怎么令自己生活的更舒服以外的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哲学令人感到痛苦的原因,因为人总是习惯舒适。
道理看得透却不能进化有什么用。
当然有用。
我才不到30,有的人一辈子也不思考这些问题。
我有这个“目标”,余下解决“眼高手低”的问题,做到“稳”,再一步步往前走。
如果此前我已达到,我的成就不是已超越那些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毕竟他们的结论许多也是通过一辈子的积累和摸索得到的。
更何况,普通人能做到十分之一已属了不起。
他们是人类文明灿烂星河里最灿烂耀眼的几颗明星。
现在房屋贷款基本是我每个月的收益在还。之前说了房子卖了我就出去工作,贷款一人承担一半算是兑现了自己说过的话吧。
这个月股票被套是跟文仔先借的一万还得房贷和信用卡周转。到时会还给他,我们之间某些协议一旦商定好了,一般情况下我会践行。偶尔会因为某些原因做不到的呢,文仔也会比较包容,但是我也会尽量去做到。
今年持续盈利,但是面临的问题更多了,如果说是没工作经济压力带来的也说不过去,所以今年我几乎推翻了过去一直存在的问题自己的看法,重建的过程是混乱而痛苦的。前路未明,但是一旦形成新的思维,我想我会更上一个台阶,这不是指的生活,而是人的内在成长。跟任何人无关。
关键是开心就好,而不是像楼主这样情绪极不稳定且时常感到痛苦生活无意义.
如果哲学家追求活得开心快乐那么他就不能成为哲学家了,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我追求成为哲学家,而是生命是怎样一个状态,你就去接受好了,如果你认为生命是追求快乐,当不快乐的时候你怎么办?你又能保证时时快乐?这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很多著名艺术家也正因为将生命里的痛苦、矛盾和情感升华才创造了伟大的艺术。不应该把人生的意义框起来,世界比“追求快乐”更广阔。
不瞒你说,我从前的想法也是认为人生就是追求快乐,当我发觉我不那么容易快乐时,在这个给自己设定的人生观的对比下简直更不快乐了,简直是痛苦。就好比你一直认为伤心就会流泪一样,当并不是人伤心就一定会流泪,这世上还存在着不能流泪的悲伤。你的思维疆界将被扩大,生命的意义比快乐更重要。这才是多元的价值观。
我生命里所有的快乐和悲伤,乃至痛苦我都坦然接受。
如果你认为这样没有意义,最起码还有一个意义就是跟我的人生是比起来,令你觉得自己幸福很多。
每个人被不断催促着去追求幸福。但是,幸福是可遇不可求的。幸福只会伴随着某些东西款款而来,一个人必须有一个‘变得幸福’的理由。
研究证明:具有追求和充满意义的生活方式会全面地提升一个人的幸福水平和生活满意程度,并促进身心健康,提高恢复力,提升自尊,减少忧郁。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那些一味追求幸福的人,反而感到不幸福。近日一份研究显示,正如弗兰克所说的那样,对幸福的过度追求,反而阻挠了幸福的降临。
摘抄的一段文章。这就是我想表达的意思,追求快乐的人不一定快乐。
从前有个人在一个野外的小河裸泳,这时意外经过几个人,他们发现了河里裸泳的人,于是他们开始就这个裸泳的人,他的游泳姿势,身材如何等等诸多方面给出的建议或者质疑。这个人裸泳的人本来不打算回应这些穿戴整齐的人的建议或者质疑,但他出于一种友好的态度进行了回应。但不论他怎么回应,他毕竟是一丝不挂的,而岸上的人永远穿戴整齐。
虽然这贴里曾有个coco跟马甲姐姐回帖意思差不多,但是马甲姐姐是出于真心给的建议,coco则只是出于掌握对人弱点的某种优越感之下给出的建议,所以她的真心是自认为的,不要问我为什么这样说,哈哈哈,人心是一杆秤,所以差别就在这里。至于为什么后面我还对她比较友好的原因是冲马甲姐姐看,感觉她们好像很聊的来,不知道现在成为朋友了没,哈哈,不过我私心觉得马甲姐姐比较善良,真要跟她做了朋友某些意识下可能会被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