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19
貌似在很多香港电影里都有看到过,香港人的家里都有金鱼缸。
像《重庆森林》里的就印象很深刻。
说法是跟风水有关的。
这是在大家乐拍的,他们家金鱼缸很漂亮,而且几乎每一家店都有。
都是这样干干净净的。
昨天的晚餐随便在文仔公司附近的大家乐解决的。
越来越不想做饭。
好在他很由着我。
今天我去学校咨询了转专业的事情。
我还是想读回金融专业。
本来之前已经差不多放弃了继续再读。
放弃总是那么容易。
而坚持总是那么难。
先去算着时间,觉得到了本科毕业都28了,还是个电大的文凭。
今天想,30岁之前拿到文凭也不错。
有总比没有强。
再说只要自己想学习知识,又有什么在乎呢?
学历不学历的,本来也没当回事,就当是自己找个氛围督促自己学罢了。
感谢经历了帮家里买房的过程,让我对市场生出恐惧,恐惧来源于我的无知,我不知道这个世界怎么了,房价疯涨。法规也不懂,担心被人骗了血汗钱。新房买不起,了解二手房...一些无知促使我去了解背后的知识,当自己的学识不足以自己去理解这些的时候,我萌生了报读金融的想法。
于是三年过后,我得到了一纸大专毕业证。
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之后因为种种原因,我换了专业。
老师讲的很潦草敷衍,我发现我更加没了兴趣,于是让琐事占用了我本该去上课考试的时间。于是我一步步让自己放弃了。
但以往学的东西已经逐渐在改变我的思维和价值观,我不再拒绝经济方面的书籍和知识。
于是朋友推荐了这本《穷爸爸富爸爸》的书籍我买来看了。
老实说这本书已经畅销多年,但我很少去买这种我认为很花哨的书,觉得大多是噱头,没有正经内涵。
但我还算是个会尝试接纳他人意见的人,在丽娟的介绍下我买来看了。
这本书改变了我的很多概念。
它让我相信,坚持看书,学习会让人开放头脑,知识会让人更加掌握这个世界。跟从前我喜欢看书的初衷不谋而合。
还记得电大走廊里那副用玻璃裱起来,已经泛黄的名言:一个无知的人,是不自由的。
我今年27了。
但是我不想结婚生子,然后随着孩子长大,自己变老。真的,我不想过这样的生活,这不是我想要的。
假如有足够买房的钱,我宁愿拿去旅游,看看这个世界。而不是买个房画地为牢。
当然,我说的是有的选的情况下。没有得选,我还是会走传统的路子,不然能怎么样呢?
起码我现在不觉得结婚对于我有多大的好处。
跟文仔结婚,陌生的环境让我像断了翅膀的鸟儿。跟他出去都是他带路。语言也不通,就算花上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讲一口粤语又能怎样呢?改变得了我还是个家庭妇女的事实么?
结了婚自然而然要生孩子,那么我的一生就将被孩子套牢,身不由己的失去自我,变成孩子妈妈,变成一个男人的老婆,失去了我自己的名字。
所以能不结我就不想结,看得出文仔今年很想结婚。他听到我说宁愿去周游世界一个人过也不愿意结婚生子的时候陷入了深思。他想不到我是这样的人。
但是去周游世界需要实力,财力的,自身的。我都没有。
他如果不肯的话,我也只好结婚了。
但他很尊重我,没有说什么,只是我自己能折腾到什么地步我自己也不知道,也许累了就还是结了吧。
来深圳的前一天我跟ANN在万达新开的餐厅吃饭。
就是在西藏旅游认识的ANN。那个要送爱马仕给妈妈做生日礼物的ANN。我原本以为她这么好的条件,到现在单身应该一直在寻觅真爱,奔着真感情去的,不像我这等还没脱离基本生活所需的女孩,要看别人的条件,没那么奢侈只看感觉。
可是聊下来她让我吃了一惊,她的要求比我想象的低很多:只希望对她好,至于感觉不感觉的,只要不讨厌就可以了。感觉毕竟太虚幻了,她说。
她坚持要买单,我让她买了。现在我觉得,有人肯给你花钱也是一件好事,有付出才有真心,况且我现在知道,有时候并不缺那个钱,只是缺一个跟你把这钱花的很愉快的人。
回来的路上我默默的想,假如我是她这条件我该怎么活。
首先,我会去进修,最好去国外留学,反正是家里的独生女,那么多钱不花她身上花谁身上。然后在学习的同时周游世界,如果真的想要孩子,35岁左右,去弄个试管婴儿,或者找个帅哥怀一个,最好是外国人,这样生个混血多好!等你在知识的海洋沐浴过,在不同的世界环游过,你会发现,上帝已经替你换了一个脑袋——你已经不再是从前的你了。
她为什么不那么活?
她是有那个条件的,而我,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