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再次拜访公社主任时,夏村长绕了半天圈子绕到儿子头上,喜不自禁地说,我儿子现在兼职报社通讯员。公社主任看着两鬓染霜的部下,那父爱浓浓的欣喜,不由心头一阵同情,“老夏,我想办法看能否帮你儿子办个驻地记者吧。”“那,那真是感谢主任了。”老夏的嘴嗫嚅着。临出门时,主任又叮嘱老夏,“记着,把你儿子的高中毕业证找出来。”“高中毕业证?”老夏一愣,随即醒悟。

老夏花了五元钱“找”到了夏康健的高中毕业证。公社主任为了有个死心塌地的手下,自然相当卖力,将小夏办成了区报在县里的驻县记者,虽然仍是编外的。夏村长可不管是编外,还是编内,只要靠上编就行。为了感谢主任的大力帮忙,老夏就把以后两年的工资就当党费上交了。老夏高兴,小夏也高兴,尽管是编外,但好歹有点钱。一年不到的工夫,他就由一个农民变成了公家的驻县记者,他怎么能不高兴?

既然高兴,那就诚惶诚恐,既然诚惶诚恐,那做起事来就卖力地多。山上乡下,街头巷尾,到处都有夏记者衣冠楚楚的身影。事情无所谓难易,手熟而已。小夏兢兢业业干了一年多,先农转了非,然后顺理成章地娶了个城里姑娘李霞。

婚后,小夏还想继续这种风光的日子时,老婆不干了。李霞这时才发觉嫁得有点亏。这个一天到晚打扮地人模狗样的记者,每月才领五元钱,和娘家拐弯抹角打听来的二十几元工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领五元钱也就算了,小夏这个前农村人,在老家现在连块地皮也没有。有点浪漫想法的李霞还打算没事去乡下种个菜度个假啥的,这下全告吹。于是,摩擦不可避免。

开始,小夫妻俩还是在家里摩。后来老夏来城里看儿子,李霞都当着公公的面当面摩。李霞虽是城里人,可爸爸的工作已让哥哥给顶了,她算是无业游民,两口子一个月指着五元钱过活,那肯定有意见。就是夏村长再不时接济,他们也常感日子过得紧巴。

夏村长见儿媳当着自个的面就和儿子吵,深感脸上挂不住,骂了句鼠目寸光,就开始给儿子拔苗助长了。

夏康健虽然靠着编外记者的光鲜办了个农转非,但是有关部门也不傻。他的户口是从农村除了,可还在城市上空悬着,并没有落下去,没单位接收啊。夏村长的本意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可儿媳哭诉再不心急,连水都没得喝了。

夏村长骂完儿媳后,就在街头转了起来。这一转,就在电线杆了看到供电局在招人。

别看供电局现在如日中天,一个抄表的电工就抵三四个公务员,但当年,那可是有名的阎王中转站。别的局专门有个副局长管后勤,而供电局则专门有个副局长管后事。副局长大人一天到晚的工作就是东奔西跑地问遗言。张三从电线杆上摔下来了,副局长第一时间赶到,“你有什么要求?组织全部满足。”连“为国争光,为民服务”这些客气话都直接省了。张三挺着一口气“我的儿子顶班,但不能进供电局。”“行。”李四装高压线时,赶巧触电,连个肉身都没留下,直接仙化为一缕轻烟。副局长又第一时间赶往家属家“嫂子,有啥要求?”“我的兄弟在农村,让他农转非,但不能进供电局。”“行。”

夏康健像是亲人一样被欢迎进了供电局。有了城市户口,又有了二十元的工资。小夏满足了,没事就唱世上只有爹爹好,有爹的孩子能吃饱。

李霞也高兴了,但只有一个月,她又当着公公面骂起了老公。看他们一个破口大骂,一个逆来顺受的默契样,夏有柱都怀疑他们是商量好的。

夏村长没法,好死歹活忍了一年又沿街找起了电线杆:新华布厂招搬运工,月薪八十。见多识广的夏村长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再看招工日期,都一年多了。上次怎么没看见?这好事这么久还有吧?八十元的月薪刺激地夏村长年轻了二、三十岁,撵兔子式地赶了去。

布厂招工负责人本打算随便打发完夏村长,就赶去搓麻将,却见夏村长从怀里摸出了一盒牡丹烟,又见他朴素中有着稳重,谄笑里有股威风,就也谈笑风生起来。

布厂仍在招工,前后招了快两年了。搬运工哪都不缺,可招个城市户口的搬运工就有些难了。城里人,那可精贵着呢。好不容易有些城市落魄人咬牙准备好别人的挖苦了,布厂又不要了。不是不缺人,而是不缺獐头鼠目的人。布厂是个特殊的单位,那么多女人,万一搞得红杏枝头春意闹,那厂长的春天也就要结束了。就算搞,那也得搞个郎才女貌,好歹还有桩婚姻可遮丑。

夏村长了解内情后,笑了。

夏康健人五人六做过一段时间驻地记者,又是农村出生,身上多少有些肌肉疙瘩之外,还不怕人家非言非语。

李霞见丈夫去布厂上班,刚开始还有些留恋供电局的踏实,恐慌起布厂的脂粉,后来见夏康健每月都如数上交八十元钱,那心田就成了蜜海。

夏村长帮完儿子这一把后,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爷大不由人,以后要看你自个的了。见老爹不想管自个了,夏康健心头不由伤感。这几年,他对村长爹爹,那是佩服地五体投地啊。在中国,当官的那都是能人。

夏村长说完这话,扭头就走,走了几步又走回来叮嘱儿子:要想过得好,还得有文化啊。

夏康健呆住了,一时不明所以:再去上学?上夜校?还来得及吗?不是说读书无用嘛。夏康健斟酌不下,忙又叫回走了几十米远的夏村长。

你傻啊?现在还这么想?非得去学校才有文化?读书无用,你不知道?

夏康健一脸傻样。

夏村长盯了儿子看一会,叹了一口气,再多大的人,在父母眼里还是孩子啊。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老爹还管自己,夏康健心头没来由地一阵高兴。老爹还管自己,夏康健心头没来由地又一阵失落。

此后李霞隔三岔五地就会收到一份区报,作者名夏康健,捉刀人,她也知道,小学校长。而小学校长小学毕业的女儿,就在村小学做起了代课老师。(以后也成公办的了)

此后三年多的光景,夏康健、李霞过着城里人的正常生活,直到夏村长又一次突然来访。

夏康健一边抱儿子,一边招呼老婆去买菜。李霞忙不迭地跑出了门。自从知道丈夫如何成为驻地记者后,公公就在李霞心目中成了神。

——儿啊,你昨晚看新闻联播没?

——没有,我看霍元甲了。新闻联播有什么好看的。

——你个没长进的东西。供电局要涨工资了。

——你听谁说的?新闻联播里说的?

——是啊。

——真假的?新闻联播里还说这个?

——电视里不会直接说的。总理讲话了,说要提高战略能源部门的地位。

——爹,你又捕风捉影了。再说,就是涨,能涨过布厂啊。

——说你没长进,还不听。国家的大事,社会的信息全在里面呢。布厂也就现在还行,以后等工业发展起来了,供电局的工作不要太抢手,涨到八百元都有可能。

李霞知道这事,和丈夫一个心思,还是守着现成的八十元实在,八百元,太玄了。李霞拜神,但不信神。

看儿子媳妇的出息样,夏村长气得连饭都没吃就回了家。

没过几天,夏康健从姐姐口中得知夏村长被气出了心脏病。夏康健带着老婆孩子赶紧去了乡下。夏村长见儿子来了,脸一别,瞅都不带瞅他。

夏康健知道问题严重了。供电局真地能涨工资?涨到几百元?

大学的救赎》小说在线阅读_第5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剑之晶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学的救赎第5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