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起身,说:“那我走了,你相信我的话,我拿回去改,明儿上班时送你公司”。1不同意,并不是不相信我,而是那个东西,确实比较私密,涉及公司的大部分财务信息,让一个认识仅仅一个多月的人带走,显然不合适。于是,1正式的对细男说:“你走吧,没事儿,别担心,一会儿就完了,你在这,我和他说话还得顾着你”。细男很无奈,反正后来不太高兴的走了。。。。房间里,就剩下我和1。气氛,顿时变得和谐,友好,轻松,愉快起来。。。。我说倒杯水喝,1说休息一会,然后8了一会儿她和细男的事儿。细男是他大学就认识的,他俩都是本地读的大学,家也都在本地,不是一个专业。细男一直追她,她不太答应,人很好,这不用她说我也看出来了,但是,她说,有的时候就是觉得没感觉,而且,工作后,尝试着和他在一起了一段时间,细男很限制她的自由,甚至有一次,去单位,和她老板争执了起来,弄得非常尴尬。。。。我说:“看得出来他很在乎你,只是我觉得,可能男人都有占有欲吧”。1说,我不喜欢这样。。。。。blabla了一段。我断定,细男,无论对1多好,基本上,无望。我也知道了,以后,和1相处,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带给她这方面的压力。是,她漂亮,我担心她,但是,我得信任她,因为,她不是靠姿色一路走到今天的女子。她身边的男人,分两种:第一种,真心爱她,但是爱的太过,把她当居家型女子(细男);第二种,欣赏她的事业,但是不爱她,纯属想占有她,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占有欲(大款和男模)。她缺的,是一个爱她,并尊重她以及她的事业的人。我敢说,任何事业上比较成功的女人,一定一定!需要的是这种男人。你事业比她成功,更好!但是,只是对你更好,因为,你成功,会让你男性的自尊型不会受到伤害。你不成功,我想,他也不会瞧不起你,只是,你的一些心理作祟,会让你特别敏感。。。。我记得我说过,我有一次被相亲的经历,那个叔叔和阿姨,就是这种关系。那阿姨,也很成功,那叔叔,已经什么都不做了,除了教育女儿,就是炒炒股。但是,家庭关系却很好,太难得。。。。
那天细男走后,我迅速改完,我让1吃了药,走时,摸了摸她的脑门,然后拍了拍她的头,说:“好好休息,晚安”。人的记忆,有一种近因效应。换句话说,当你解释一个事儿的时候,总是想起最近发生的东东。无论细男那天做了什么,最后,在那个1生病的晚上,帮她收拾完文稿,伺候她吃药的人,是我。。。后续的我不想再8了,细男肯定是因为我,和1生过气。。。。。且不止一次。因为过年那几天,我请1看电影,他打电话,后来1很气愤的把电话撂了。。。。
还有一次,是我和银行打交道的时候,觉得那个人可能对1有帮助,就问1要不要来,我引荐一下。她来了,完事儿后,下班时间。结果细男打电话要叫她吃饭,1说和我在一起,细男很愤怒。。。。我觉得那次,是情理之中的一次。因为,当一个男人发现另一个男人在约自己喜欢的女人时,就会不自觉的提高自己约会的频率。这是我本贴不知第几次强调,对手的反应决定自己行为的激进程度。。。提高了频率,那么自然提高了碰到1和别的男人在一起的概率,那么,又会进一步激化你联系她的频率,恶性循环。。。。且因为你心理投入更多,预期收益也就更多,当你发现她和别人在一起,你的敏感就会降低你的容忍度,更容易时空。有同样经历的人,大家可以回想一下看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我和1,在今年年初在家的那段时间,没有发生任何肢体上的亲昵。甚至最后走的时候,送行吃饭,我送她回家,想拥抱她一下,她也只是浅浅的贴了一秒钟,在我双手还没来得及合拢时,退身离开。
在家的那段时间,我和1最亲密的接触,是我走前一天晚上和她一起去酒吧。在那之前的一天,她和几个朋友给我一起吃了送行饭,那几个朋友都是1陆续介绍给我的她的密友,2男4女(包括细男),那段在家的时间,大家相处的很好,两次家庭聚会,几次去酒吧,还有一次晚上集体出去放烟火。
原本最后一晚是留给爸妈的,早早吃了饭,简单收拾了一下东西,我坐在客厅,以疑似灌水的速度刷新着手机短信息。我妈说,你是不是和朋友有约啊?要是有,就去吧。没事儿。我不是不孝顺,这次幸运的被外派回家,已经陪了爸妈将近俩月了,自我考上大学,就再没有这么长过,以至于我妈后来都开始抱怨我总和她抢电视看,还大量消耗家里口粮(听到这句,内牛满面啊。。。。。)。其实,我爸私下里说,我妈好久没这么开心了。呆久了,自然也就没那么舍不得,所以见我魂不守舍的,遂愿意放我出去。
我给1打了电话,我说,我今儿可以出来找你,但只找你,别叫其他人了,否则让人家觉得我死皮赖脸的,呵呵。她说好。其实,自从开始和1的朋友接触,我俩单独约会几乎只有一次看电影(还被细男打电话影响了1的心情),其他时间,都是好几个。我不觉得这是1大大咧咧或者无意而为之,我认为,她就是在避开和我独处。但是走前一晚,她知道,再叫除了我俩以外的人,着实不太合适了。
我开车去到她楼下,接到她。她说了一个比较安静的酒吧,去那里,坐下。那天,1素颜没化妆,我必须承认,比平时她化妆时,略多了一丝憔悴。可是,男童鞋你们说,此情此景,这憔悴,是否平添了一份美?反正我解读为她可以不加掩饰毫无顾忌的让我见到真实的她。我和1那种彼此吸引的默契,我想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倾盖如故。
与1的初次相见,是惊艳而又唯美的。在机场的那一刻,尽管他心里有着许多过往的“她”,但那一刹那,眼里,只有她。尽管她心里也曾经有过让她悲喜的“他”,甚至在飞机上也有3个主动献殷勤的“他”,但,她却选择了他。我觉得,“人生若只如初见”这句诗,之所以广受欢迎,90%来自于纳兰容若用极其平实的语言,勾勒情爱间出亘古不变的道理。。。。是啊,谁不怀念初见时散发着浅浅神秘气息的美,好像云雾缭绕中,一次如痴如醉的邂逅。是啊,吟出这句诗的人,谁又不是体验了物是人非的折磨,无限怀念着初见,悲观的看待此去经年。。。。
那天,我们只点了几瓶啤酒。因为,我们都想清醒的欣赏对方,都想用理智去克制离别的忧伤。我对1,没有搞过任何浪漫的事儿,一件都没有。所以,在酒吧里,我觉得,至少应该做一个。我前面提过,我会两个乐器,口琴比较熟练,吉他只是随便玩玩,除了大学生聚会时都会唱的那些大俗歌,我,还有一首保留曲目,很简单很简单的谱子和曲子,但,却是我的杀手锏——长亭送别。
我一进去,就看到了酒吧有小的演艺台,我们去时,乐队还没来,上面放着一把民谣吉他。这个酒吧很安静,所以我估计演艺的,也不是摇滚青年,而应该是一帮老男人,或者一个伤感的女人。我以去洗手间为名,问了吧台的服务生,可否上去弹一个曲子。他们很乐意,还问我是否需要其他特殊安排,呦。。。。看来你们酒吧经常有人干这事儿啊,嗨。。。现在的男生追女孩儿,都不是吃素的。我说,不用了,有玫瑰么?他们说有,然后我拿了一只。
我们的座位靠里面,这是1挑位置的一个习惯,我记得写过,和大款PK完,她约我去咖啡厅,就是一个很靠里面的位置。挑座位,是一个被心理学用烂了的分析工具,我就不说了。演艺台在我从吧台去到座位的路中间,所以,我离开吧台,手拿着玫瑰,她就看到了,然后笑了一下,然后低下头,微微的摇头,一副暗含着喜悦的无奈状。。。我慢慢走过去,她似乎已经做好了接花的准备,但殊不知,我在演艺台,停下,然后坐上去。我在对麦克风说话前,看了她一眼,她表情有点吃惊。然后,我说:“占用大家一些时间,我想送一首歌给一个女孩儿,因为明天我就要和她短暂的分别,希望这样的日子不会太久。**,2009年,我最美好的回忆,就是在年底与你相遇;2010年,刚刚开始,但是我最美好的回忆,将依然是你。长亭送别,谢谢”最后半句话(从“2010年”)是即兴的。前面的,是从吧台走到演艺台的十米左右的距离里想出来的,我本以为说完2009年就完了,但当我说完前半句,脑子里突然蹦出了后半句,小小的自恋一下,我自己都感动了。
这首曲子,男生可以学一下,特简单。词也是,我相信大家都熟知几句,但是,我还是想贴出来,让大家体验我那天唱着歌,看着1的场景。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