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今年是2009年,经济情况也的确不是太好,不过对于富起来的都市村庄人来说,这根本算不了什么,前几年积累的家底丰厚着呢,前几年工业化,城镇化的浪潮让这里的土地飞速升值,财富更是火箭上升。2009年,中国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就是汽车热,各大汽车厂家都是供不应求,缺货,加价,屡屡再现;2009年的中国房子依旧很热,与美国的次贷危机相比,中国好像就是被蚊子咬了一口,比之前说的“被撞了一下腰”相比轻了很多。况且那时某位高层也说过,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只要有信心,一切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于是好多经济学家对此做出了分析,为什么世界经济下行,中国的房子依旧很热呢?最终的原因归结到80后和90后的身上,因为80后普遍结婚生子,这是刚刚改革开放后那一波婴儿潮出现的必然结果,于是房子让买贵了,于是就有了丈母娘催生房价一说;那么汽车呢,宏观政策上的购置税减半和汽车下乡是个刺激因素,民间层面上呢?原来汽车已经进入了新的三大件的范畴,我刚刚从学校毕业,那时听说这新三大件,感觉我就是刚从原始森林里出来一样,那么21世纪初城里人的新三件是什么呢?房子,车子,票子。说票子太笼统了,但是房子,汽车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再加上电脑(不是纯粹的台式机,是对笔记本,平板,智能手机之类IT产品的统称)。于是城里的80后结婚生子已经办的很风光了,做为接下来的90后呢,那自然是当仁不让,尽管都还不到结婚的年龄,但是有了之前的榜样,父母自然是要费一番心思提早准备的。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提前买婚房,筑巢引凤的策略屡见不鲜,我想这也就是为啥经济学家把这一轮中国特有的经济繁荣归结到80后和90后身上,不过看来我那时真的是拖国家的后腿了。

趁着这个话题,和大家一起来聊聊近几十年来中国结婚时三大件的变迁,从中我们能读懂太多太多人情世故。太早了的不说了,至于爷爷奶奶那个年代不再去考证,就从我父母那个年代说吧,这个没少听爸爸妈妈说,八十年代我们那里的山村依旧停留在城市六七十年代的水平上,“三转一响”,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不过改革开放后富裕起来的地区已经开始了所谓的新三件了(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在我小的时候,个别村里的“有钱人”已经开始买洗衣机和彩电了,甚至还有冰箱,这在90年代的山村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不过进入2000年以后,在山村里人们结婚时,三转中的缝纫机消失了,其中一个会转的自行车换成了摩托车,另一个会转的手表倒是没变,不过好像更高档了。直到我外出上学时,那时我们眼里的三大件又变了,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成了日常生活必备品,摩托车,电脑(指台式机),手机成了很流行,很时髦的装备了。

可是这才短短几年,这城里的三大件竟然成了汽车,房子……。这简直是奢侈的让我咂舌,单单一个房子的费用,在我眼里就是个天文数字,以目前的工资水平看,这辈子是没指望了,原来城里人是这么的有钱,原来结个婚要这么奢侈,我的确时傻眼了,不敢想象如果自己遇到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办。可中国目前就是这样,这种所谓的丈母娘催生经济现象,是中国特有的,这种丈母娘拉动GDP增长,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这与世界经济单边下行形成了一个很鲜明的对比,也是中国经济一道特有的风景线。

想到这里,留给我自己的也只有一声长叹,唉……。我何止是很困惑,我不敢想象今后要在这里生活的话又是一个什么样子,为啥有些人那么有钱,钱多的让人咋舌,而我们这些穷小子只有可望而不可及。我又想起了上初中时政治课本上写到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种种乱象,我忽然发现其中提到的贫富差距太大,所谓的百分之多少的少数人掌握着百分之多少的绝大多数财富……。什么金融寡头,大裁团,什么特斯拉……。我隐约感觉这怎么是我们自己的写照啊。(不敢说了,大家都清楚,说的多了牵涉到政治上了。)

第一百四十八回 送饭时候三姐和我“算账”

说了这么多,还得拐到三姐的卖场里,那家卖场她打理的很好,老板对她很信任,三姐的工作能力当然是毋庸置疑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赶上了好时候。这几年都市村庄掀起了盖房子的热潮,一点不比这几年的房地产开发逊色,随着房子的陆续加盖,电器也是必不可少的。房子除了满足家用之外,更多的是用来对外出租和商业经营,都市村庄里容纳了大量进城务工人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租屋的标准间空调基本上成了标配,尤其是到了夏季,闷热的天气使得安装空调的房子很好出租,价格也是水涨船高。

当然了,随着最近几年国家陆续启动的城乡电网改造,客观上也给家用电器尤其是空调大量进入普通家庭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像空调这种大功率用电器再也不用担心电压不稳,频繁跳闸之类的事情了,人们的不差钱更是催生了使用热潮,于是这两年来一到夏天基本上装空调都是排队。说真的,我也不得不佩服三姐那出色的营销能力,快人快语,办事效率极高,却又不失稳妥,说话简练却又得体。她在工作上那股子拼劲儿,有时我也是自愧不如,虽然只是给她送过几次饭,还有她们卖场做宣传时我给她帮过两天忙,但是从这简单的接触中就能看的出来了,工作上她也是个女强人。其实那时我还不是真正的了解她,她工作上如此卖力,不是单纯的因为她就是个事业型的女人,家庭因素有很大作用,她的家庭不和,夫妻二人一直没有孩子,平时也是龃龉不断,她努力工作更多的是想忘了家庭的琐事,借着拼命工作来麻丨醉丨自己的神经,暂时忘掉那些不愉快。

三姐上班的卖场离师傅家里还有一段距离,在城乡结合处的乡镇上,骑电动车大概需要将近二十分钟。当我到的时候,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多了,头顶上火辣辣的太阳,卖场外面已经没有人了,毕竟太热了,外面还放着几把遮阳伞,满地上洒落的纸箱和包装袋告诉我,今天上午这里很忙。外面台阶上就放了两辆电动车,应该是员工都回去吃饭了吧,我听三姐说过,她们中午休息一个半小时。

进了卖场,里面静悄悄的,一位阿姨在那里打扫着卫生,她想问我什么,不过看到了我提的饭盒子,就朝里面喊了一声。我很快听到了三姐答应的声音,我看她从几个大箱子的缝隙里出来了,应该是冰箱,“哎呀,你过来了……。”,看我过来了,三姐有些吃惊,连忙跑过来接过我手中的饭盒,“怎么这么多啊,我姐这是咋了”,三姐有些奇怪的看着,“她没有给你说啊,我来给你送饭。”,“没啊,我不知道……。”,三姐话说了半截,忽然想起来今天没拿手机,于是她又赶快跑到里面了,很快的她把手机拿了出来。“你看我整天,瞎忙,丢三落四的……。手机没拿,我姐给我打了两个电话,看我不接,又发的短信,你看我整天……。”,三姐说着不好意思的冲我笑了笑。

这时我才发现,她竟然额头上都是汗,看来她还在忙,刚才她一着急,跑来跑去,可能脸蹭到纸箱上或者哪里了,弄了一条灰道子,我看了只想笑,拿了张纸巾,给她擦了一下。三姐一愣,奇怪的看着我,“你干嘛呀”,说着将我的手推开,我实在憋不住了,笑了起来,“你去照下镜子吧,然后再洗洗脸。”,“我怎么了?”,三姐脸一红,摸了一下自己的脸,然后连忙又跑到里面了,等了一会儿她才出来。“刚才我那样子是不是可难看,像个小丑?”,三姐出来后连忙问我,我说没事,肯能是在这里头不小心在哪里蹭的。“要是没人给你送饭,你今天中午是不是不打算吃饭了?”,我问三姐,三姐笑了笑,“还好,我还算是有人疼,我二姐经常叫我去她那里吃饭,不过现在不用了,又多了一个你这个只会晕着头跑的傻小子。”

和大15岁的姐姐一起走过的日子》小说在线阅读_第18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乡村土豆2015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和大15岁的姐姐一起走过的日子第18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