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第一百零二回 遇上儿时的同学

虫子的叫声,青蛙的叫声,在这些声音的伴随下,我慢慢的走着,可是这个时候,又多了一个声音,我的肚子咕噜噜的叫声,开始没在意,可后来我才意识到,天都黑了,还没吃东西呢,肚子都抗议了,呵呵。夏天黑的晚,中午简单吃了些饭,就去干活了,想起师傅,我真的一点胃口都没有了,可大哭了之后,心情好些了,这会都快九点了,肚子能不抗议吗我想到了回去吃饭,可是我又想起了刚刚才对姐姐说过的,碰到了几个同学,几个人在外面吃的。这是农村啊,吃的东西晚上可不是随便就能买的,我又想起了要不再晚一会回去,然后偷偷去家里厨房弄点吃的,可又怕惊动大家。远处一阵拖拉机的响声,引起了我的注意,对啊,我想起来了,去那个加油站附近,那里有……。

顺便说一下,在我们几个村子交界处,最近修好的村村通公路旁,有个加油站,现在麦忙时节,去加油的农机比较多,所以旁边也就有了几个卖烧饼夹和凉皮这些小吃的,去那里吧,买个烧饼夹得了。想好之后,我便朝那边走去,果然,那里还有几辆拖拉机在停着,还有两家在那里卖东西的,烧饼夹,啤酒,还有些凉菜,凉皮这些小东西。我走过去,要了个烧饼夹,一个很快的夹好了,我刚想拿过来准备回去,突然,觉得肩头上被人拍了一下,“哟,一个人跑出来偷吃啊……。”,我吓了一跳,连忙扭过去,一看,哎呀,原来是他。拍我肩头的是我初中的同学,我们一个村子的,不过他上到初二就不上了,学习不是一般的差,呵呵,大家都叫他“牛头”,因为他家里养牛,所以从那个词语牛头马面得来的外号。我们俩关系还不错,毕竟我们两家当时家庭条件都那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吧,住的也不远,老一辈家里关系就不错。

在我印象里,他一下学啥也没干,就是养牛,子承父业,典型的,哈哈。自打一出去上学,包括后来上班,我们就很少见面,一转眼,都四五年了,他个子比以前高了,身子也明显壮实多了,真是壮得像头牛,牛头真没白叫。“牛头”问我怎么晚上一个人出来,我不知道该说啥,临时编了个理由,说是浇地呢,晚上才轮到,晚上没吃饭……。,牛头这个人没啥心眼,很容易就哄过去了。我问他怎么在这里,他说他一直都在这里,收麦秸呢,说完他指了指不远处一片荒地上的一个木棚,刚割完的麦子,麦秸秆有的还青着呢,青储饲料喂牛正好,他还特意的给我指了一下他旁边的一辆新的拖拉机。“呵呵,鸟枪换炮了啊……。”,我指着那辆大号的“东方红”对他说道,印象里他家里一直都是一辆冒着黑烟,声音很沉闷的小四轮拖拉机,走起来好像上不来气一样。“这两年还行吧,这个国家有补贴,大马力的”他对我说道。得益于前几年国家大力推进的村村通公路建设,我们这一带的山村总算从传统的手扶拖拉机跳了出来,这大马力轮拖就是目前我们这里最先进的农业机械了。我留意着他说的话,一个念头又在我心里萌发了,我一直想让父亲养牛,反正我们这里种庄稼不行,换个出路未尝不好。

在这里意外遇到曾经的同学“牛头”,真的让我很吃惊,我都感觉到有点邪乎,我跟姐姐撒谎说遇到了以前的同学,结果到这个时候还真的遇上了,没想到他就在这个路口附近的一处荒地上收麦秸。当然了我这个同学绝对热心,非拉我过去跟他聊聊,然后他直接要了一件啤酒,还点了俩凉菜,他也夹了一个烧饼夹之后,干脆连钱也一块给我付了。牛头拉着我,直接去他的“板房”,叫板房好听一点,其实就是搭个棚,农村里好多田间地头,或者果园里有这种窝棚,四个角是四根柱子,有点像高脚屋,防潮,晚上睡觉时挡上几块木板,然后弄个蚊帐,照明就是手电筒,或者电瓶灯。牛头把他的拖拉机开到板房旁边,我明白了,他是要把电线接到拖拉机电瓶上,然后照明,我给他开玩笑,说不要零线火线接反了,牛头憨憨的笑了,“俺早明白了,上学时物理考了几分,你又拿这笑话我,这是直流的……。”,他说完后我也哈哈笑了。就这样,我们俩彻底打开了话匣子,聊了起来,我给他讲我出去上学的事情,包括参加工作后的事情,当然了,肯定不能提师傅的事情,他也给我讲了半天他的经历,从头到尾,自从初二下学之后,他的一切就没有跟牛离开过。

我都真想对他说,也许你上辈子是牛魔王的儿子吧,可惜不是红孩儿。“牛头”人老实,学习也不行,下学后就是跟他爸喂牛,他爸爸不舍得让他出去打工,怕儿子出去受欺负,于是这四五年他整个人就跟牛扯到了一起,再也分不开了。牛头这人老实,不过干活很舍得下力气,这人好像天生跟牛有感情,“牛脾气”摸得很透,为了给牛割草换换口味,常常翻山越岭,背着个大袋子,牛喜欢吃什么鲜草,他特别了解,有时还经常嘀咕着跟牛“说话”,我有时真想不叫他牛头,干脆叫他牛郎吧,哈哈,这样也省的他母亲老是发愁孩子以后找对象。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凡事只要你努力,坚持下去,皇天不负有心人,牛头下学三年之后,他家的牛犊数量增加了好几头,让他父亲都有点吃惊。也许在旁人眼里这算不了什么,毕竟在大规模的养殖场里这连个零头都不算,但是在我们这个地区,是半山地,半丘陵地带,不具备大量饲草种植条件,粮食的产量也低,用大量玉米喂牛,庄稼人可舍不得。就算是增加了几头牛,也发不了大财,但是牛头已经摸索出了一套因地制宜养牛的方法,另外他经常出去给牛打草,喂食青饲料,牛放养的多,肉质也相当不错,结果三年时间他的牛一炮打响。我虽然没怎么见过他,这几年里,但是我没少关注过他,就是养牛,随着国家政策的放宽,补贴力度的增大,要改变农民一辈子土里刨食的现状,必须要想办法,注意国家政策导向,这个现代版的牛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淌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以至于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我工作上的一个正面典型,给力,正能量,呵呵。

和大15岁的姐姐一起走过的日子》小说在线阅读_第11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乡村土豆2015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和大15岁的姐姐一起走过的日子第11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