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笑了:“那怎么办?”
王冰妹说:“不让他睡我。”
我说:“可是你是他妻子哦。”
王冰妹说:“还有一种办法,离婚。”
我说:“也行。”
我笑了笑。没有当真。以前我也这样劝过王冰妹,但是王冰妹告诉我,现在不一样了,她也跟雷军杰在一起有了一个儿子了。
这离婚对孩子也不好。
432.
由于每个村里都要有一个企业,而且,这些企业全得集中起来,安排在镇上。
郑新成问我:“为什么一定要安排在镇上啊?”
我说:“这样才能形成规模。”
郑新成说:“仅仅是为了好看吗?”
我说:“当然不是。”
我知道,我们这些当官的人。(我也是西河镇党委书记,可以算是一个官了。郑新成也是镇长,最近跟我配合的越来越好了。)做任何事情,也是为了给领导看的。
我却不这样。
我说:“把这些厂集中在这里,才能越来越多的人来就业啊。”
郑新成说:“如果在各个村子里,会不会更方便村民来就业?”
我说:“恰恰不是,会越来越差。”
郑新成说:“这个道理我就不懂了。”“
我说:“你不需要懂,只要按我说的去做就可以了。”
郑新成也是一楞,大约有些尴尬吧。我才不管那些呢,反正老郑也是我的下属,我说话他必须得听啊。
下去做就行了。
这样一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入驻,以后在西河镇这个农业大镇,也会形成一个工业小城。
搞不好以后繁华程度会超过县城也是说不定哦。
反正不管别人怎么看,我是有这个信心的。
但是,这些工厂全建在这里,而养猪厂却要建在山上。
郑新成说:“为什么啊?”
我说:“有污染啊。”
郑新成说:“养猪场,有必要搞吗?这个能赚钱吗?”
我说:“放心吧,一定会赚钱的。”
郑新成说:“可是我们没有专门的人才啊。”
我说:“人才是一定有的,就看怎么用了。”
我一付胸有成竹的样子。的确,我也是早就想好了,这件事让雷军杰来干。得知消息以后,雷军杰找到了我。
一付气冲冲的样子。
我说:“老雷,这是怎么啦?”
老雷说:“听说你让我去养猪。”
我说:“是啊。”
老雷说:“我以前是副镇长,你让我养猪?”
我说:“是啊。”
我以前也说过,态度决定一切。如果态度不好,绝对不能重用。
当然,我这样做,也是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我深知,我才二十多岁就当上了镇党委书记,好些人不服气呢。
可是不服气又奈我何,上头有关系,我也会来事,就是这么任性呢。
我看着老雷,眼光也是有一种压迫感。
果然,老雷招架不住了,然后哭了。
老雷说:“袁书记,我不想养猪。”
我说:“那养鸡。”
老雷说:“我也不想养鸡。”
我说:“可是你的专业是养猪啊。”
老雷以前读的也是一所中专学校,老雷是70后,据说那个年代能考个中专学校也是不容易的。老雷读书成绩不错,就上了这所中专学校——农校。
我不太相信。成绩好,不用上高中考大学吗?至少像我一样,也读一个师专嘛。
我说:“老雷,你还想当副镇长?”
老雷说:“可以吗?”
我说:“当然不行。”
老雷说:“为什么?”
我说:“你说呢。”
有时,跟这些人不需要解释太多。因为你在上位,是当领导的,没有义务解释这些。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
既然如此,就没必要解释了。而且,有时,你解释的越多,你的权威也不够。我当上镇党委书记以后,在西河镇就不跟人解释什么。
这样一来,慢慢的大家也有些怕我了。
我说:“老雷,不哭。”
果然,老雷停止了哭泣。
我说:“你老婆当上中学校长了,知道吗?”
老雷说:“就是这样,我才哭的。”
我说:“哦?”
老雷说:“这样一来,我成了一个养猪的,她是中学校长,不跟我离婚才怪呢。”
我说:“不会吧。”
我也清楚,这个老雷不是个玩意。当着副镇长时把女学生给搞了。想必对王冰妹也是一个极大的打击吧。
老雷说:“我想当场长。”
我说:“场长不能当。”
老雷说:“为什么?”
我说:“这是企业,场长有人当呢。你只能当技术员呢。”“
老雷说:“好吧。”
老雷也是一付不情愿的样子。但是我是领导,我说了算,老雷也只得作罢。看到老雷这个样子,我也有些好笑。
我想,还得安慰一下他。我说:“老雷,只要发挥你的技术专长,把猪养好了,一样能升你做场长。”
老雷说:“真的?”
我说:“这个当然。”又说:“不但可以做场长,而且,工资待遇还相当不错哦。”
老雷说:“多少钱?”
我说:“明天让你跟杨斌来谈吧。”
杨斌是双龙村的村支书。以前是村主任,但是后来村支书马永江被我撤了职了,自然而然,这个杨斌就顶上了村支书的缺。
而村主任则是由上一次考试选上的人来担任。
村主任对一个村的发展也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呢。基本上全是各个村的富户,至少得有一个企业,这样一来,把这些企业集中到镇附近一块工业园区,破土动地,很快,(整个时间也就五个月,很多工厂如期建设好了。)
433.
养猪场是杨斌的,倒是建在双龙村的。这一天我也特意去看了一下杨斌的养猪场。双龙村新任的村主任刘建。这一次也陪同我。
刘建是一个高中毕业的年轻人,在外打工几年,这一次回村参选村支书。
我说:“小刘,怎么样?”
刘建说:“好是好,就是我那个啤酒厂,需要大量的工人,一时不好招哇。”
我说:“同村的人呢?”
刘建说:“同村的人太远啊。”
这倒是一个问题,双龙地距镇上也是有一段距离。我平时过来也是坐车过来的,可能感觉不到,如果是步行,还是太远了。
我说:“这样吧,你可以开通厂车,专门接送工人上下班。”
刘建说:“可是这路。”
我说:“路的事情,我来想办法。”
最近几年,虽然经济发展的可以,但是路还是没有修。这倒是个问题。我打算有机会要再去一趟市里去,争取一下上级的支持。毕竟,这修路不是一件小事,最重要的是需要大量的钱啊。
光西河镇肯定是不行的。
我问杨斌:“怎么样,养猪场发展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