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我也可以一名话把他的官给免掉,说到底只只是一个村支书,根本算不上什么官不官的。
但这年头,不要小瞧一个村官,一个小小的村官,一样可以贪相当多的钱呢。
我说:“当了这么多年,以后就不要再当了。”
郑宪斌说:“啊?”
我说:“钱你收回去吧。”
郑宪斌哭了。又抱着我的腿哭了起来。我对这种人是相当看不起的,无非是一个村干部,至于吗,不当又不是好大一个事儿,可是人啊,总是这么看不开,一定要当官,无非是多贪一些钱,在老百姓面前做威做福,。
人生是有代价的,人前威风,背后也要像狗一样啊。郑宪斌说:
“袁书记,我错了。”
我说:“哦,错在哪儿?”
郑宪斌说:“我上次不该那样说你。”
我说:“说我什么啊,我不记得了。”
其实我记得很清楚呢,当时我当着镇长,找到唐天成说时,郑宪斌还说了一些怪话,意思不把我放在眼里,我也是小心眼的人,此时此刻,当然要报复。而且,像郑斌这种人,的确不适合再当什么村支书了。
那么,接下来,我也要选新的村支书出来,不但要选村支书出来,还要选拔出村主任出来。
只有这些能人一起配合,才能把西河镇的工作搞好哇。
380.
结果,第二天镇长郑新成就来找我。郑新成以前是另一个镇的人大主席,这一次能派到西河镇当镇长,也可以说是人生地不熟的,这样也好,没有根基,更好配合做工作的。我说:
“老郑,来坐。”
郑新成坐了下来。
我叫老郑倒还真没有叫错,因为老郑年纪比较大了,五十三岁了。这个年纪按说也没有进步的可能了。老郑说:
“这次能当上镇长,我真是特别意外,我是从来没有想过的。”
我说:“排资论辈也该到你了。”
郑新成说:“我比不得你们年轻人哦,能力不行,后头也没有人。”
我哈哈笑了。
因为郑新成说的也是个实话。这年头在官场混,不是光靠能力,或者其他的,还要有过硬的背景关系什么的。否则的话,你根本没有机会上位。还是要安于现状比较好哇。
但是郑新成还是当上了镇长,这个家伙也是乐天知命。郑新成说:
“领导叫咱干,咱就接着干,好好干,争取不叫失望。”
我说:“老郑,以后我的工作还要你多配合啊。”
郑新成说:“一定,一定。”
现在大家基本上也知道我跟组织部长之间的关系了。其实这背后还有更深的关系,就是常务副市长。
但是这次关系最好不要说,不到最关键的时刻不必说出来,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有时还是要低调一些好哇。
我跟郑新成在一起说了一些闲话,我知道这接下来肯定还有正篇,果然,郑新成说:
“袁书记,你知道我以前是哪个村的人吗?”
我说:“哦,我只知道你是西河镇的人,哪个村的真还不知道呢。再说了,现在一家人不是搬到城里住去了吗?“
郑新成说:“没有哦,我弟弟我爹还在农村住呢。”
我说:“哦,哪个村?”
郑新成说:“双丰村。”
一听是双双杆我也笑了。果然,是跟郑宪斌是一个村的,肯定说起来最后也能攀到亲。这年头,就算不是亲,只要你在官场混事,也是一定会有人前来攀亲的。
人之常情,也是可以理解的。我笑: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肯定是来替郑宪斌说情的。”
郑新成说:“是,他找了我的。”
我说:“给你送钱了?”
郑新成说:“送了的,一万块,我不敢要。”
我说:“为什么啊?”
郑新成说:“这事我可不敢打保票哇。”
我也哈哈大笑。
这么说来,郑新成这人还真是不错哇,至少明白自己的身份,的确,他是当镇长的,是我的下级,我才是党委书记,在西河镇一切还是由我说了算啊。
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啊,我小袁也混到出人头地的一天啊,不容易。
381.
我说:“这么说来,郑宪斌跟你们家是本家关系?”
郑新成说:“也算不上,隔了多远了,只是一个姓。”
我说:“这就好。”
郑新成告诉我,郑宪斌虽然跟他只是同一个姓,但是如今郑新成当上了西河镇的镇长,这就完全不一样了。郑新成说:
“以前我回家乡时,他不怎么爱理人,你跟他说话,他只是鼻孔里哼一下。”
我说:“人都是这样的。”
郑新成说:“如今不一样了,现在主动跟我套近乎。攀交情了。”
我说:“当然,你如今是西河镇的镇长啊,这可完全不一样啊。”
郑新成说:“是啊,人啊,怎么可以不成功?一定要混得出人头地才行啊。”
郑新成的观点,我也基本上同意。因为我从前也是有过这种体验的啊,当初在万村小学时,也只是一名普通的老师,也是被人看不起啊。
像蒋东升那样的民办老师也可以骑在我头上拉屎拉尿,那种被人看扁的生活,真是不容易啊。
人,尤其是男人啊,一定要混得成功才行啊,只有成功了,人家才会瞧得起啊。
我说:“那么,老郑,你觉得郑宪斌这个人怎么样?”
郑新成说:“完全不行,是个势利小人。”
我说:“这就行了。”
郑新成说:“不过,我还是有担心,毕竟我爹我弟还在农村住,他是村支书,怕他对他们不利啊。”
我说:“换上自己就行了。”
我又做了一番思想工作,郑新成也同意不再管郑宪斌了。那么,接下来就可以拿掉郑宪斌的村书记一职了,换上什么人,我一时还没有想好。
以什么方式来换人,我也暂时没有考虑清楚。书记的工作也是相当忙啊,每天忙忙碌碌,但是效果好像看起来不大。
382.
当上镇党委书记以后,我也提拔蒋燕从以前的通讯员做一些办公室工作。而且,设立了一个专门的信访办公室。专门接待群众的。我对蒋燕说:
“蒋燕,以后也许会转正成为公务员,但是目前不急好吗?”
蒋燕说:“不急。”
我说:“事业单位其实也是一样的,跟公务员没多大区别。”
我说的也是个实情,事业单位说到底工资比公务员还要高一些呢。只是蒋燕不喜欢当老师这份职业,那么,好了,目前专职这个信访工作室也比较适合她。而且,我还把镇上司法所老廖叫了过来
老廖平时在村里做一些调解工作,有时也需要他的配合,把一些矛盾纠纷给化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