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书记,怎么能不喝酒呢?”
我说:“我不喝酒的。”
吴家文说:“今天我请,我这里有茅台。”
我说:“不用。”
但我说的话也让人当成客气的话。也是为了表达他的那种热情,吴家文自己跑出去拿茅台酒来了。茅台酒很贵吧,我也喝过一次。
可能是由于我不懂,反正也没觉得出好来。吴家文说:
“这个可是珍藏的,不敢让服务员去拿,得我自己拿。”
我说:“我真的不喝酒。”
吴家文说:“袁书记,尝尝。”
我说:“不必了。”
这时,吴家文也准备给我倒上。我拦住了酒杯。虽然我语气十分平淡,我自信一般人在我面前还不敢胡来。由于我平时也比较严肃。说是严肃,其实也是平静,我深信,最有力量的人往往是平淡的,也不需要动怒。
正是这样,才能显示出一种深不可测的意思来。用老子的话来说,就是心善渊。心要像深渊一样,底下这些人没办法猜透你的心思,才不敢胡来。
果然,吴家文把手缩了回来。我说:
“坐下来吧,我不喜欢喝酒,就喜欢喝一点饮料。”
吴家文说:“好,好。”
我说:“我来介绍一下。这个是我老婆,陈蓝。”
吴家文说:“你好,你好。”
向陈蓝拱手。
这个吴家文果然是做生意的。天生的有一种亲切感,或者说,能很快与人拉近距离,这样的人才是天生的生意人。也知道一些礼仪,一般情况下,如果女人没有伸出手来,男人最好不要先主动伸出手来握手。
陈蓝平时也很高傲的,这会儿也只是点了点头。吴家文说:
“原来是嫂子啊。”
我笑了。
妈的,这个人,马上把我当成大哥,叫人哭笑不得。我也不好发作。其实我跟吴家文也不熟,这些个生意人,最好离他们远一点,如果扯上一些经济,钱啊什么的,也是一件挺麻烦的事。吴家文说:
“袁书记,我真佩服你。”
我说:“佩服我什么?”
吴家文说:“就不喝酒这一点,我佩服你。”
我说:“哦。”
吴家文说:“不是我说,以前南县那么多领导,你说哪个不喝酒?”
我说:“哦。”
我语气平淡。装的,尽量平淡吧。背后最好不要议论别人,这是我一向的主张,不管是说别人的好话,坏话,最后都会传到议论的那个人耳朵里。好话显得虚伪,坏话如果让人听到了,最后还会怀恨在心。
不置可否,反而显得深不可测。
我也深知,有些官员喜欢喝酒。就说吴海洋,前一任县委书记,别的爱好还好说,这个喝酒还非要喝茅台,每次到下面的乡镇,吃饭必然要备好茅台,那么贵的酒,而且,一喝起来就不止一瓶。这个喝法,一餐饭吃下来也得不少钱。
到最后还是财政负担,下面的人也负担不起啊。要知道,南县还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很多学校老师,半年工资发不下来。
有些公务员工资也是几个月才发一次。财政负担不起啊。其中最大一项就是这个公款吃喝。我说:
“老吴,有事说事吧。”
吴家文说:“我说了?”
我说:“说吧。”
吴家文说:“袁书记,旧城改造一块,我也想承包一点工程。”
我说:“哦?”
南县最近在搞旧城改造。原来的县城也是太小,不适应经济的发展。要扩展新城,同时,旧城也要改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年头,农村里人富了之后,也跑到县城来买房子住,在老城东部又兴起了一个新城。
新城也是由引进的房地产开发商建起来的。
这样一比较,反而是旧城的环境跟不上时代发展,经过一番论证,旧城改造也提上了日程。我说:
“这个想法很好哇。”
吴家文说:“这么说来,你同意了?”
我说:“可以试着承包几块地。”
吴家文说:“好,感谢,太感谢了。”
说着,吴家文又给自己倒上一杯酒,要给我倒,我坚决拒绝了。茅台当前,我不喝,让吴家文也佩服得不行。吴家文说:
“无论如何,我今天得谢一下袁书记。”
我说:“我有一个要求。”
吴家文说:“你说。你说。”
我说:“只能慢慢做工作,不能搞暴力撤迁那一套。”
吴家文说:“我懂,我懂。 ”
我说:“我会放手让你做工作,但一定不能出任何事故。”
吴家文说:“我懂,我懂。”
我说:“下去直接有什么事,可以来找我秘书,具体事宜还是找陈副县长,他具体分管这一块。”
吴家文说:“还是得袁县长打个招呼。”
我说:“这个招呼我会打的。”
吴家文说:“感谢,感谢。”
说着,吴家文又举杯跟我碰杯。我喝的是饮料,吴家文喝的是白酒,茅台。我也知道吴家文的产业不仅限于搞这几百亩地种菜,搞农家乐,还涉及到地产开发。
只不过从前搞的地产开发也主要是在乡镇。我上任之后,提出搞美丽乡村、风情名镇建设。主要在镇上大兴土木搞房地产。然后就是村里也集中建设。说的是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居住条件,其实借房地产开发在搞钱,把地价炒上去,然后财政就钱了,这些钱并不是到我的手里,最后还是修路铺桥,建设公园。这几年,南县的环境有很大的改变,说到底建设一个城市是要钱的啊。
这也不是我的发明,要说,还是吴海洋的招数。吴海洋虽然是个混蛋,但也还是为南县做了一些事,就是在县城里搞新城开发,在南县东部几乎又造了一个老城那么大的新城。
借着开发,那里的农民也富了起来,整个城市面貌也改变了。
只是吴海洋这个家伙搞这些时,动机也不纯,也是借建设来搞钱,最后把自己也搞了进去。
这几年,全国各地都在搞房地产,借房地产来发展城市。我无非是把县城的这一级,再向下引申了一下,向下到乡镇这一级,到村这一级。这几年农民富了,手里有了钱了,那么,就得买房子,谁不想住得好一点呢。
有钱的就在县城买房子,再次一点的,就在镇上买房。再次一点就在村里买房。(美丽乡村,集中居住点,农民也住上别墅。价钱一点不比城里便宜。)当人人手里都有几套房子时,他们兜里的钱全部被掏了出来,还欠了一债,后半辈子得为这个房子来打工。
反正这个泡沫吹得越大越好,至于什么时候破,那就不关我的事了。要发展就得这样啊。我说:
“老吴,你搞了几个美丽乡村的建设?”
吴家文说:“三个村居住点是我做的。”
我说:“质量要保证哦。”
吴家文说:“放心,我的质量绝对不会出问题。”
我说:“通过省里专家的验收了吗?”
吴家文说:“那当然,一次通过。张斌的就没这么好了,两次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