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熬,就像一把无形的锁,痛苦地折磨着她。
就在尹佳卿站在那里思绪起伏的时候,梅景阳打开门告诉她,周先生让她进去。她急忙收起思绪,整理一下衣服,跟在梅景阳身后走进了周成林的办公室。
见尹佳卿走进来,周成林从大班桌后面站了起来,指着尹佳卿身后的沙发示意她坐下。
尹佳卿冲周成林笑了笑,坐在了沙发上。
见尹佳卿坐下后,周成林冲梅景阳道:“小梅,帮小尹倒杯水。”
梅景阳应了声,走到饮水机旁,用一次性杯子帮尹佳卿倒了一杯水,端到尹佳卿身边,送到尹佳卿的手中。
尹佳卿接过梅景阳递过来的一次性杯子,说了句:“谢谢。”
梅景阳应了声:“不客气。”然后又帮周成林倒了一杯水,做完这一切,转身冲周成林道:“周先生,还有其他事吗?”
周成林道:“没有其他事了,你出去吧。”
梅景阳识趣的走出了周成林的办公室,并顺手帮周成林把办公室门关上了。
梅景阳出去了,尹佳卿站了起来,轻启朱唇,道:“周先生,我有点事要向您汇报!”
“什么事?说吧”
“周先生,我刚刚接到团市委张少山书记的电话,他告诉我,全省辈青团工作现场会将在我们县召开。”
周成林接过尹佳卿的话,赞许地点点头,道:“你向俊仁同志汇报了吗?”
“我刚从张县长办公室出来,已经向张县长汇报完了,现在过来聆听您的指示。”
“你是团县委书记,方案还是你自己拿吧,有什么需要我们政府出面的,你尽管说,我们县政府一定会大力支持的。”
“周先生,谢谢您!”
“小尹,你们团县委给我们县委县政府争光了,现场会过后,县政府一定要再召开一次表彰大会,把你们的经验向全县各级单位推广,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准备准备,准备出一套材料来。”
“材料我已经准备好,请您过目。”尹佳卿一边说一边从随身包中取出材料,送到周成林面前,交给周成林。
周成林接过材料,粗略地看了一遍,连声赞许道:“很好,准备的非常充分,河阳县的干部要是全像你这样,工作怎能干不好?”
尹佳卿脸一红,羞怯地应声道:“周先生过奖了。”
周成林道:“我说的是事实,绝无半点抬高你的意思。”
接下来,尹佳卿又向周成林汇报了现场会的程序、招待等事宜,并邀请周成林届时参加。
周成林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尹佳卿的邀请,并道:“到时候全省辈青团组织齐聚我们河阳县,可以说正是我们宣传河阳县,推介河阳的最佳时机,届时,我一定参加,对了,到时候你提前通知我一声,我好让政府办把工作调整一下。”
“周先生您放心,到时候我一定会提前告诉您的,另外,您一定要准备好发言稿。”
“发言稿的事还得麻烦你,毕竟是你们共青团的事,小梅也不是很熟悉。”
“那好,我回去就赶稿子,争取明天把稿子叫出来,然后交给梅秘,让他再审一遍。”
说完后,尹佳卿就向周成林提出了告辞。
就在转身准备离开的一瞬间,尹佳卿发现周成林精神中流露出少些憔悴,不由地重新停了下来,鼓了鼓勇气,道:“周先生,下班后,我请你找个地方坐坐,可以吗?”
按说,周成林应该立马回绝的,但最近,他被太多的事情搞的心神不定,他也想找个地方喝杯咖啡放松一下,因此,他连考虑都没考虑,就答应了尹佳卿,道:“好的,晚上几点。”
答应完后,他又后悔了,但后悔已经晚了,尹佳卿已经把地方定下来了:“青鸟咖啡屋,晚上六点见。”
等周成林意识到不该答应尹佳卿的时候,尹佳卿已经像一只燕子一样,迈着轻快的步伐飞出他的办公室。周成林心里隐隐有些后悔答应她,他怕尹佳卿会再旧话重提,到时候他该怎么回答呢?
周成林怔怔地坐在办公室里,心里面不平静起来,再也无心考虑工作的事。
尹佳卿离开时间不长,梅景阳又走了进来,告诉周成林:“周先生,钱县长刚刚给我打来电话,问今天还下去调研吗?”
周成林这才想起来年终将至,昨天下午和钱明义与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王长东在一起商量政府年终工作报告的时候曾经相约今天要一起跑基层做调研,为下步做年终报告搜集材料的,因此道:“你现在就给名义和长东打电话,让他们在楼下等我,我马上就下去。”
梅景阳应了声,掏出手机给钱明义和王长东打电话。
二十分钟后,周成林和梅景阳一起走下政府办公大楼。
钱明义和王长东已经在楼前等候多时了。
另外,在王长东的安排下,县电视台和县报社的记者、摄影师也都早早就赶过来等候在县政府办公大楼门口了,等着跟随周成林他们一起下去进行采访报道。
见周成林和梅景阳从楼里走出来,众人急忙迎上前来与周成林打招呼。
周成林冲众人点了一下头,然后走到钱明义和王长东身边,问两人:“明义、长东,今天的日程都安排好了吗?我们第一站去哪里?”
钱明义道:“我们第一站去啤酒厂吧,现在啤酒厂的下岗职工越来越多,职工的意见很大,对我们政府的情绪也不小,所以,我们先去啤酒厂看看吧。”
于是,周成林他们首先来到河阳县啤酒厂进行调研,并准备看望慰问啤酒厂的下岗职工。
十分钟后,周成林他们来到了啤酒厂。
车在啤酒厂大门前停下来之后,梅景阳先从车里钻了出来,快步走到传达室前,告诉正在传达室里打扑克的门卫:“周先生来啤酒厂调研,马上把门打开。”
听说周先生来啤酒厂调研,门卫都慌了手脚,急忙放下手中的扑克,一溜小跑冲出传达室,手忙脚乱的打开了大门。
大门打开后,车子鱼贯开进了啤酒厂,钱明义、王长东和电视台、报社的记者都从车里钻了出来。
周成林也从车里钻了出来,不经意地环视了一圈,他发现,宽阔的厂区内行人稀少,静悄悄的,显得是那样的空旷,寂寥,毫无生机,不由得悲从心来。
想想当年,啤酒厂是多么的红火,效益是多么的好,员工的收入是多么的高,是一家多么让人羡慕的企业,啤酒厂推出的金小麦啤酒也一度成为榆阳市乃至华东省的畅销啤酒和名牌产品,产值利税更是节节攀升,因此获得了不少荣誉,可以说是取得了精神和物质文明双丰收。
那时候,谁不希望进啤酒厂上班,谁不以在啤酒厂上班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