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穆有仁态度如此冷淡,华中崇没再继续纠缠下去,识趣的提出了告辞。
坐在回河阳的车上,华中崇恨死了穆有仁,也恨死了刘世昌。
但是,光恨穆有仁和刘世昌没有用,关键是现在如何改变这一格局。
对他华中崇来说,不利用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跃上龙门,以后这样的机会可能就再也不会出现了,毕竟他已经四十过半,失去了仕途的黄金时段,路过这个村,很可能就不会再有这个店,而且这十多年来苦心经营,夹着尾巴做人,为的不就是这一天吗?
对于这样做的后果,他华中崇也早就做过推测。但他没有想到穆有仁和刘世昌之流到头来会做过河拆桥的事,会为了自己利益而放弃他的利益。既然穆有仁和刘世昌他们过河拆桥,他只能出险招,走险路。
从走上政坛那一天起,华中崇就抱定一个信念:官场就是商场,做官犹如做买卖,一笔生意,只要盈利大于成本,就值得去冒险。当然这次的风险要大得多,但成功之后带来的后续利润也要大得多。马克思有句名言,当利润率超过百分之三百时,商人们会把生命投进去做赌注。伟大的革命导师都喜欢赌,他又为什么能放手一搏,为自己的前程堵上一把呢?
想到这里,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的赌一把,哪怕最后撞得头破血流,体无完肤,他也要赌一把,人生能有几回搏,不入局永远不知道出局的结果是什么。
出了王庆民办公室的门之后,周成林走进电梯,来到十楼的市委组织部。
来到十楼,周成林正好遇到上次和张昭才他们一起去河阳考察的那位姓闻的副主任,他急忙走上前,同对方打招呼道:“闻主任好。”
闻主任也认出了周成林,紧紧握住周成林的手,非常热忱地同周成林打招呼道:“周处长好,钱部长和张科长他们正在会议室等你。”
说完,引领周成林向小会议室走去。
推开小会议门,周成林看见钱学春和张昭才都在,赶忙走上前去,谦卑地和两位领导握手寒暄。
众人落座后,钱学春开口说:“周处长,这次本来应该左部长同你谈话的,不巧的是,左部长去中央党校参加干部轮训去了,所以,市委组织部委托我和昭才两位同志和你谈话。”说到这里,钱学春停顿了一下,端起杯子,喝了口水,转脸冲张昭才道:“昭才同志,你先和周处长谈谈吧。”
张昭才点点头,冲周成林道:“周处长是从王书记那过来吧?”
周成林点点头,道:“我刚从王书记那过来。”
谈话进行的很顺利,可是,周成林却是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他其实已经纠结了很久,可是现在似乎已经没那么多选择余地了。
以前奋斗了很多年的工作,跟这一次,必须得选择其一,这让他非常的犯难。
周成林突然想起了前一阶段调到市人大政策研究室的老领导老朋友刘一夫。
周成林最敬重也最感激的人就是刘一夫,是刘一夫改变了他的一生,没有刘一夫,就没有他周成林今天的一切,不是刘一夫赏识他,恐怕他现在还只是事务所之中的一个小小的秘书处职员,就好像孟波一样,庸庸碌碌,一生都不得志。
就是因为刘一夫赏识他,他每一次进步跟状况改变,都是跟刘一夫脱离不了关系的。
但是,让谁都没想到的,他最尊重最钦佩的老领导老朋友却因为儿子和小岭煤矿矿难事件受到影响而被迫辞职,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成为一名退居二线的干部。
辞职之后的刘一夫一直在家待业。
在家等待组织重新安排工作那阵子,刘一夫非常失落。
刘一夫之所以失落,并不是因为手中权利的失去而失落,也不是因为不到站就退居二线成了落入平阳的虎而失落,而是因为他将在一段时间里没有什么事可干而失落。
当然,他也知道刘世昌和华中崇对他不感兴趣,什么时候给他安排工作,恐怕是个未知数。
于是,他找到市委书记王庆民和市长韦清哲,含蓄地向自己的授业恩师和老领导老同事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他们看在过去的情谊上,给他安排一个去处,找一份工作,打发寂寞无聊的时间。
也许王庆民和韦清哲都意识到对刘一夫处理有些不公,感觉愧对于刘一夫,于是,两个人私下里做了一番交流,最后决定,把刘一夫从河阳县调到了榆阳市,安排到市人大调研室,做一下政策研究工作。
前一阵子,由于全县防汛形势严峻,周成林几乎每天都奔波在抗洪第一线,平常有点时间,还要处理政府日常工作事务,所以,也没能抽出时间来榆阳看望刘一夫。
为此,周成林一直为没能给刘一夫送行和没能探望刘一夫耿耿于怀。
现在既然来到了榆阳,他打算趁机探望一下刘一夫,同时,也向刘一夫讨教一下问题,无论怎么样,在周成林的心目中,刘一夫永远是他的良师益友。
挂断梅景阳的电话之后,他又拨通了刘一夫的电话,告诉刘一夫,自己正在榆阳,想去刘一夫的家中看看,问刘一夫有没有时间。
听说周成林要来看自己,刘一夫非常高兴,立即应允道:“好啊,我正午正好没有事,我在家等你,到时候,我们哥俩好好的喝上一盅。”
周成林道:“是啊,我们哥俩有阵子没在一起喝酒了,今天,我们哥俩是得好好的喝上两盅,我先声明一下,今天哪也不去,就在您家喝,您让嫂子先给我们准备两个小菜。”
刘一夫笑着答应了周成林,并不无调侃地说:“周成林啊,我现在想**也**不成了,已经没有那份能力和权力了,所以,我只能在家让你嫂子准备几个小菜招待你,希望到时候你不要笑话老哥哥我抠门。”
周成林道:“到老哥您家,吃什么都香。”
刘一夫道:“那好,我就在家里设宴招待兄弟你了。”
周成林道:“好,中午之前我一定赶到,您先和嫂子一起准备小菜吧。”
挂断刘一夫的电话之后,周成林又给梅景阳打了一个电话,让梅景阳帮他到烟酒专卖店买两盒软包中华烟和两瓶茅台专供,准备送给刘一夫。
刘一夫在位置上时,唯有的嗜好就是抽烟和喝酒。
那时候,对于烟酒这些东西,根本不用刘一夫自己掏钱买,但现在不行了,现在刘一夫已经退下去了,根本没有人再送烟送酒给他。
所以,周成林让梅景阳给刘一夫买了两盒软包中华烟和两盒茅台专供。
刘一夫接到周成林的电话后,心情非常激动,他万万没有想到周成林还会记住自己的恩情,来探望自己。说实话,他当初在位置上,家中每天都是门庭若市,全是来求他帮忙办事的亲戚朋友或者下级,自从他辞去县长职务之后,过去受过他恩惠,踏破他们家门槛不长草的那些下级、朋友和亲戚都对他们敬而远之,再也不踏入他们家门半步,唯恐受到什么株连或者引起其他人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