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叶秋富就比较拘谨一些。我则故意插科打诨,佯疯做傻。说一些胡话让大家笑。
最后我坚持买单,我的理由是放长线钓大鱼,以后等他们结婚了我好吃回来。至于这个他们我并不直说。
经过这晚之后,很多事情大家心照不宣,默默地将各自的事情继续下去。
这种状态直到我接连不断的听课和赵英杰的调动,才又改变了一些节奏。
53如梦如幻4
那一天下着雨。
但气温很高。如蒸笼一样笼罩着我们。
吃午饭的时候居然见到杨丽环。杨丽环脸上似乎有淡淡的忧郁。当然,她是和林冰琴在一起的,而更出乎我的意料的是,她居然是叶秋富师范时候的同班同学。
世界很小。
我就端着我的饭盆,跟着他们三一起去到林冰琴宿舍。叶秋富一直说大家不要吃食堂这样难吃的饭了,大家一起出去吃一顿。但是杨丽环坚持不肯。
我问杨丽环来多久了。杨丽环说上完第一节课坐班车来的,到的时候刚好赶上食堂准备做饭。
那是快第三节课的时候。不过从我家到这里,坐班车大概一个小时,这倒差不多。
问她什么时候走,她说,下午末班车吧。她下午没课,但明天是第一节,不能过夜。
她的眼睛和我对视上了。只一会儿,但我已然明了,她是真的有心事,但不希望我问,她不想说,也不会说。她要的,就是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消解掉她心中的烦闷。
我果然就没问。倒是叶秋富问了几句,反而被林冰琴抢白了一下。
吃完后,林冰琴拿出牌来,大家杀一盘。
我抢话,说,我要和本家搭档。
叶秋富说,我还是和老同学来搭档比较好。
林冰琴则说,不行,我们女同胞一国比较好。
最后,杨丽环说,还是本家好吧。
哈哈,我笑了。
这个时候,张春博忽然出现在门口,当然还有形影不离的许秋志。许秋志说,杨坚冰,你还有心思打牌啊,你下午要死了。
我哈哈笑,谁有那个本事,不知道我今天来了本家吗?
许秋志和杨丽环也是认识的,她们师范时代是隔壁宿舍。虽然不同年级。
张春博很正经地说,林副教导让我通知你,下午听你的语文课。别人我不知道,我反正是要去学习的。
我淡淡地说,哦。
一面继续拿牌。
杨丽环停了下来,说,要不坚冰去准备一下。
许秋志起哄说,对,杨坚冰去准备,我来替你打。
我坐着,不动,说,少来,我才懒得去准备呢。我告诉你,我从不上没准备之课,也不上准备得虚假的课。还有,教学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能够随时随地接受听课和检查。
几个同事都不好意思反驳,倒是杨丽环说,你吹牛吧,杨坚冰。我待会也要去听课,你可不要死得很丢我们姓杨的脸。
我说,欢迎欢迎。
张春博笑道,说,坚冰,这个老师是隔壁学区的,她要是去听了,那就不是校级公开课了,是县级的。——一般而言,同学校听课叫校级,同学区不同学校听课叫区级,同县而不同学区听课,则是县级。虽然这个县级,是非官方,似乎戏谑似的。
我说,听到没有,本家,待会一定要出席,提高一下我公开课的规格。
53如梦似幻5
虽然很久没和杨丽环搭档了。但是天生的默契感,让我们在第三盘就立刻配合默契。虽然牌不是很占优势,但是往往能出奇制胜,杀得林冰琴和叶秋富连连败退。到一点半起床铃响起的时候,我们顺利地拿下了胜利。
这种胜利是会带来兴奋的。我此刻便觉得浑身精力弥漫,立刻投入上课都问题不大。
林冰琴收了扑克,冲上茶,大家喝完后,我说,待会见吧。我得去布置一下座位。
杨丽环真的来听课,她和林冰琴许秋志一起。
这节课上的是《月光曲》。在上课铃响起而所有人就绪的时候,我发出了上课的指令。
我先让学生听磁带盗版的《月光曲》,宁静,悠扬,暗含着不平情绪的曲子,在教室里轻轻的回荡。
我让学生们闭目凝神,用心聆听。我也垂下眼帘,偷偷闭目,心里迅速再把整个步骤理顺一遍。
一曲终了,我看到很多同学的脸色,不由自主露着平和的微笑。他们未必听得懂,可是却肯定受到了感染。
我没提问,直接在黑板上,板书:月光曲。
大家以为我会开始讲课,可是我没有。我飞速倒带,然后叫上一个女同学。在上完第一节预习课后,我已经对她进行了朗读训练,我需要她的帮助,再度把大家带入这种令人陶醉的状态。
好了,我再度让大家闭眼,一边听着音乐,一边仔细聆听女同学的朗读: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是的,我就是只让她读这段。
她没有辜负我的训练,读得舒缓自如,语气语调随着曲子和文字的节奏,高低起伏。她的声音本字清脆柔和,不大,但清晰。我认为她是读出了文字的味道。
一晃间,十分钟结束了。
我问,大家刚才听到的曲子叫什么?
月光曲。
你们觉得这首乐曲的特点是什么?或者,你听到你什么?
这个答案就比较五花八门,取巧的会直接从课文里面说月光啦,恬静啦,美妙啦这些。也有说清脆,悦耳,柔和的。
我一一把这些词语书写下来。
谁说,一定要是同一的呢?
然后我让全班齐读这段文字。就是刚才女同学配乐朗诵的部分。
——语文么,就是要训练,学习语文的美感的。此外所有所谓强加于其上的所有思想主题,不过是细枝末节罢了。
当然,这不代表就是可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所以我接下来让个小组代表提出他们在预习中曾经遇到的问题:
贝多芬是怎样的一个音乐家?
课文讲的主要是一件什么事情?说明了什么?
文章涉及几个人,都是些怎样的人?
······
大概四五个问题。
由于事先有给学生指点了查资料的方向甚至已经有学生找我借过书籍,所以关于这些背景故事的内容,很快就被学生们有条有理地回答完毕。
我的任务,不过是串联和记录,将相关关键词记录在黑板上,进行板书,系统化排列。
又二十多分钟过去了。
不得不总结的主题还是到来了。
大概有这些,我也不说对,也不说错,一一排列:
贝多芬是个有心人,能处处发现创作乐曲的地方,我们要学习他处处用心的精神。
贝多芬是个好人,肯为穷人弹琴,我们要学习他帮助穷人的好心。
贝多芬创造了好听的月光曲,为人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
转眼就剩下三分钟了。
我给学生的任务是,回去再好好熟读,同学们互相探讨,从这些里面,选出二到三个最符合的,下节课讨论。
最后,大家听着曲子,再来一次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
一曲终了,下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