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他要帮着海亮成全梦想,帮着他成为人中之龙,一代商业大亨。

即便是一败涂地,那也是无怨无悔。

王海亮感激不尽,这种四两拨千斤的办法,也只有张喜来这样的人才想的出来。

二十年的商场摸爬滚打,早已把张喜来从一个山村小农民,锻造成为了一个目光远大的成功商人。

“来叔……谢谢,谢谢你……我代表大梁山千百群众,感谢你的大恩大德,我王海亮上跪天,下跪地,铁骨铮铮的汉子,没跪过人,今天,我给你下跪了……”

王海亮扑通一声冲张喜来跪了下去,张喜来赶紧过来搀扶他。

这就是自己的半个儿子,这就是他的门婿,自己女儿的丈夫。有志气,有魄力,敢担当,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啊。

我张喜来哪辈子修来的福气,咋就碰到了这么个好女婿呢?

到现在为止,海亮也不知道张喜来帮助他的原因,只是觉得张喜来是个商人,商人看中的是利益。

大梁山的大路修通,是有利可图的。

这天晚上,张喜来跟海亮都没有睡,一晚的时间,他们拟定了一个合同。

合同的大概意思,就是张喜来拿钱帮着大梁山修路,山里的所有生意,全都揽在了张喜来的麾下。

有天大路修通,张喜来跟大梁山的人共同开发山区的经济,五十年不变。

王海亮是有胆识的,这份合同也不单单是签给疙瘩坡一个大队,而是签给了大梁山所有的村庄。

回到家以后,几个大队的村长都要按手印,盖公章。

大梁山其他几个大队的村长大多是饭桶,他们全都以王海亮马首是瞻,海亮怎么做,他们就怎么跟。

当初海亮成立了柳编队,修路队,采药队还有运输队,那些人也只会跟风,加入进来,让队伍壮大。

可以说,现在的大梁上表面上是五个村子,却只有一个大队长,就是王海亮。其他的村长等于是小队长。

合同拟好以后,张喜来拿出了公司的公章,啪嗒按了下去,两份合同一起交给了海亮,说道:“你回家,跟其他村长商讨一下,全部按下手印,给我一份就可以了。”

这一晚,王海亮拿着合同睡不着了,欣喜异常。

张喜来的合同,等于是给了大梁山群众一张无限额的支票。

以后的五十年,大梁山的山果,药材,包括柳编,全都有着落了,张喜来全部收购。

大路的资金也有了着落,王海亮只管修路,钱的事儿,就是张喜来发愁,这等于减轻了他的负担,他可以全力以赴了。

再一个,以后大梁山的开发也有了眉目,大路修通,一旦张喜来踏进大梁山,大梁山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五十年长约,五十年的铁饭碗,将会把所有人从贫穷领向富裕,以后村子里还会有电灯,电视,摩托,汽车……等等等,家家户户都可以住上小洋楼。

那样的话,大梁山该是一翻什么景象?……直到天明时分,海亮才抱着合同睡着。

第二天起来,他就连夜赶回了大梁山,召集所有村子的村长开了一个会。

会议一致通过了这个合同,其他村子的四个村长,也在合同上按下了手印,跟各自大队部的公章。

1984年的初冬,李老板那伙人跟大梁山的合同到期了,海亮没有跟他们续约。

因为那时候,张喜来已经接手了大梁山所有的生意,几乎垄断了这一代所有的药材生意,柳编生意,跟山果生意。

李老板那伙人成为了大梁山的二级销售商,想要进货,只能从张喜来哪儿弄了。

其中的利润也全部归在了张喜来的钱包里,张喜来垄断了市场,价格由他说了算。

而所得到的利润,除了用来修路,竟然还有剩余。这种以山养路的长远计划,也就张喜来那核桃脑袋能想得出来。

李老板那伙人后悔不跌,这才意识到自己错过了机会,不但白白丢掉了眼前的生意,也把宝藏拱手送人,让张喜来捡了个大便宜。

可后悔也晚了,当初海亮苦苦哀求他们的时候,那种十足的神气也看不到了,全都蔫不拉几,跟霜打的茄子差不多。

卖掉山货得来的利润,很快成为了修路的第一笔资金,打进了大梁山的账号。王海亮的腰杆子更硬了。

一声吆喝:“开炮啰——————!”大梁山的山坡上就传来一阵欢呼。

随着惊天动地的一声爆响,一个个炮眼开始爆炸,滚滚的山石飞流直下。

等待硝烟散尽,排除险石的队伍就一扑而上,山石被排除以后,下面就是钻机跟铁夯的声音。

其他的民工撬石头的撬石头,整平的整平,刨光的刨光,身后留下的是笔直平整的大路。

这条大路绵绵延延,宽阔平整,从村子里一直延伸到了黑风岭,足足三十多里。并排过两辆汽车不是问题。

而且悬崖的旁边垒砌了护栏,至少这段路上,再也不会出现有人失足掉下去的情景了。

当然,活够了自杀的除外……。

每个人都是激动高涨,道路延伸一段,运输队的人就等于少攀爬一段悬崖,山货走出大山就缩短了一段时间。

一向冷清的大梁山变得热闹起来,山路上已经出现了穿梭的人流,人们下地干活也方便了不少。

因为修路队的人太多,暂时排不开,堆积在一块,这样很容易出现危险。也容易窝工。

再后来海亮决定,调集一部分人出去,分做两队。一队从山外向里修,一队从山里向外修。

什么时候两支队伍碰头的一天,就是大路修通的一天。

而且从山外修,有一定的好处,那就是便于大型机器的展开。大型机器进不到山里头,但是可以走到山外。

这样的话,修路的时间至少可以缩短一倍。

张喜来发现海亮将修路队分做了两拨,大为惊喜,赞叹海亮的脑瓜子灵光,他又帮了海亮一个忙,专门从城里找了两辆铲车跟一辆起重机,参与了进来。

起重机跟铲车都是庞然大物,而且工作量巨大,短短几天的时间,山外的路向着山里延伸了好几公里。

王海亮看着热火朝天的人群,看着这轰轰烈烈的场面,他的心再一次醉迷了。

这条路已经修了两年半,剩下的路再有十二三年才能修通,现在的情形转变,海亮估计,最多五年,人们就可以跟外面的世界融合了。

他期盼着这一天,心里充满的憧憬。

家里的柳编队还在继续,山上的采药队也在继续,秋天以后,成熟的山果队迎来了新的一笔收入。

这一年,大梁山没有因为暗病的横行而消沉,反而因为人们的勤劳,所有人的收入翻了一倍。

过年的时候,村子里拆账,人人拿到了应有的报偿,每个人的脸上都笑开了花。

拿着渣渣响的票子,大家的心里都在嘀咕,娘的,发愁啊,这么多钱,该咋花啊?

山里人没见过那么多钱,出现了很多的万元户,劳力少的也分到了七八千。

当第一场雪降下以后,大梁山再一次被染白,修路的民工停止了,大家准备回家过年。

王海亮拿了一部分钱,准备给喜凤嫂送过去。

山里的漂亮老板娘》小说在线阅读_第17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纸心纸肺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山里的漂亮老板娘第17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