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不仅仅是友们好评如潮,在络刷屏,第一期节目之后,跳广场舞的大妈们都有了新话题,是谈论《爸爸去哪儿》里面的那些可爱的孩子们,事实,最疯狂的才是这群阿姨粉。
《爸爸去哪儿》在ZJ卫视的首播聚集了超高的人气,创下了收视率第一的佳绩,空前的成功!
前所未有的新综艺节目形式,贴近生活的亲子题材,摒弃了传统亲子节目的说教方式,节目甚至没有那种一贯刻意的煽情,也没有一味的说教,与其他国内的综艺节目相少了很多刻意的设计,有的只是五个明星爸爸与他们的子女在乡村里的真实记录。
记录的,也都是生活里很平常的小细节,因为真实所以感动,因为真情所以温馨。
真实性和生活化引起了广大观众的集体共鸣,如同一剂空气清新剂,给观众们带来全新感受,让人眼前一亮。
新颖的娱乐的形式,让观众产生情感连接和现实共鸣,并且引发了家庭教育和亲子关怀的讨论热潮。
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从来都是国人永恒的话题,《爸爸去哪儿》火了之后,教育专家们也纷纷出来狠狠的蹭了一把热度,
“周博太溺爱孩子了,典型的逃避型,舟舟一哭他没办法,这样对舟舟成长不太好。”
“老李对斌斌太严厉,条条框框把斌斌限制得死死的,斌斌其实是个很懂事很有主见的孩子,心思细腻,有担当,老李若是能再放宽一点,或许更好。”
话题不断。
当然,对粉丝们来说,最直接的感受是,看了这档节目后觉得孩子们无敌萌,明星爸爸超级接地气!
或者说,以前的明星都被神化了,高高在,而其实,明星也是普通人罢了,也会有这样那样的烦恼。
在大众化全面占领化市场的时候,大众其实才是市场的主角,在这样的环境和趋势之下,明星在这样的环境和趋势之下,应该不断地放低姿态、贴近大众才能够获得更加长久的生命。
率先这么做的,其实是苏落,他在娱乐圈是个绝对的异类,一出来别人说他是清新的泥石流。
刚开始还被其他明星鄙视,羞于为伍,而事实,这样的人在当前的环境下,才是最受欢迎的。
大众想要看到的,其实是获得明星光环的“自己”,希望看到作为普通人的明星的愿望而不是那些站在神坛、用来供奉的明星。
这是为什么苏落总是做出许多其他明星难以理解的“掉粉”举动,但粉丝总是不减反增,还都爱他爱的要死的,除了惊才绝艳,这个是主要原因了。
一如他的音乐理念,越单纯,越动人。
他的出现,满足了大众希望看到作为普通人的明星的愿望。
事后诸葛亮,其实谁都会,当这些明星们都领悟到这点之后,人家早走到了最前头。
半年里,梦工厂的逆天表现,闪瞎了所有娱乐公司的眼睛。
新推出的综艺节目再成现象级,让人感叹不已。
曾经友们们津津乐道的新鼎盛娱乐,大喊着龙神系要统治娱乐圈了,现在看来,都是笑话。
反而是那个当初没人看在眼里的小小工作室,已经成了真正的娱乐圈神秘力量,一举一动,都引领着新潮流。
做节目节目火,拍电视剧电视剧火,跨界做动画,都能成为国漫良心,这是神秘力量梦家的威力。
说梦工厂是娱乐产业巨头,还早了一点,但是娱乐帝国的雏形已经出来了,并且在茁壮成长。
炮哥在喜滋滋的看着反馈回来的各种数据,《爸爸去哪儿》的推出,又是一场大胜,高口碑零差评,还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
据说第一期的拍摄地,那个偏僻的小村庄都火了,游客们蜂拥而至,“苏落效应”展示的淋漓尽致,去到哪,那个地方必火。
想去第一个拍摄地看萌娃的粉丝们是想多了,现在第二个景点估计都拍完了,也不知道那家伙玩得开不开心。
老大带着大师姐出去浪了,但是梦工厂还在有条不紊的运转。
动画部在《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爆火之后,除了《米老鼠和唐老鸭》、《猫和老鼠》的火热连载,接下来还会推出《四月是你的谎言》的动画版,江小贤全程负责,忙得不可开交。
影视部的电影《闪光少女》在努力拍摄,粉丝们的关注度非常高,让贺东泽抖得一,真的要自己挑起大梁时,才发现拍一部好电影真的很难。
最难搞得是夏子涵大魔王,让贺东泽一点脾气都没有,
“导演!怎么把老子拍得辣么丑,一点都不霸气,再来一遍!”
“导演导演,老子辣么霸气的时刻,怎么一个镜头划过了......”
小贺欲哭无泪的和炮哥诉苦,请求制裁大魔王,都不知道谁才是导演了,现在无想念苏落。
炮哥一脚把他踢了出去,自己想办法去。
美滋滋的点一根烟,坐在窗外眺望着,远方似乎不远了,全面开花的梦工厂势不可挡。
络关于《爸爸去哪儿》的话题还在持续发酵,与此同时,大洋彼岸,国内没人关注的奥斯卡动画短片展,也悄悄的拉开了帷幕。
奥斯卡是这个世界影响力最大的电影奖项,没有之一,电影迷的狂欢派对。
电影,才是最受关注的主题,动画片,还是动画短片,还是外围的动画短片展,可想而知关注度会有多低。
奥斯卡动画短片展开始的通知,杨宝贝已经收到,只是没有太放在心了,而之前对没被送选参赛奥斯卡而耿耿于怀的动画部成员们,也都已经基本死心了,公司甚至都没法派人过去,机会渺茫。
事实,决定要去这个外围赛冲击奥斯卡,苏落仔细的思考过,把自己的优势劣势全总结了一遍,得出的结论是要在那里杀出重围非常困难。
哪怕《猫和老鼠》在前世拿过金像奖,也不能说明什么,这是那个动画短片展里的各种因素决定的。
时代变了,随着电影和动画技术的发展,动画短片已经进入了业余者时代,非专业的创作者也可以用丰富的动画手法来表达自我,创作手法无拘无束,更强调形式感的独创性和极致化。
如果说商业动画是主流动画,那动画短片的主流是艺术短片,尤其是参赛作品,注重的是实验性,更多的是创作者为了获得更多资金支持、制作动画影院长片的敲门砖。
强烈的个人化的特性导致了动画短片题材包罗万象,对梦想的追求、对温暖亲情的珍爱、对爱情的思考、对人类发展的思考、对战争的思考、对常规认识的颠覆性思考、对人性的讨论等,短小精悍,内涵深刻,面向的只是成年人,受众非常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