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151)准博士同学们

其中称为那些人为小胖的准博士同学是相当不准确的,因为他们只是小胖的英语辅导班和政治辅导班的同学,考博士的淘汰率比较高,小胖报考的学校大致上是7-8个取一个,当时报考小胖导师的人有30多个,最后来考的人有27个,导师手里只有三个指标。因此,小胖碰到的这些考博辅导班的同学,相当多数在当年是考不上的,应该称之为“考友”比较准确吧。

考博人群应该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首先是他们的年龄级差比较大,有的人已经超过40岁,孩子都10多岁了,有的人还是应届硕士生,相对要稚嫩很多;第二是他们的身份差别很大,小胖认识的上海一个军校的中层干部,开着名车来上辅导班,抽烟都是中华烟,而且看起来很豪爽,经常给大家发中华烟;但是穷困潦倒的也有,小胖知道有的学员真得很穷很穷,他们辞了工作来考博士,往往住到离学校很远的市郊结合部,住那种一个月房租只有200-300元的没有窗户的地下室,中午吃饭也是吃得很节约,另外,考博人群中还不乏那种“官博”,就是已经是什么总什么董事长之类的,到高校来混个博士学位,他们似乎有那种“绿色通道”,学校会给他们设立一个单独考试,不用和千军万马一起争夺指标;最后,考博的目的也是五花八门,很多外地有工作的人辞职来上海考博,就是为了博士毕业后留在上海,有的应届毕业生是因为硕士毕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好来考个博士,有的是为了将来混一个上海户口,好把孩子的户口弄到上海来参加高考,因为在上海参加高考要容易很多。

如果说参加高考的人群是统一的高中生,报考硕士的人群已经有点复杂,那么报考博士的人群就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小胖参加的辅导班里面还有几个大着肚子的孕妇。

小胖还碰到几个从山东过来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小胖问他们,说你们博士考试结束后回山东吗,他们回答说,不回去啊,就呆在上海,说我们几个一起租了一套房子,小胖说你们在上海等成绩出来啊,他们笑,说我们是去找工作,小胖说你们万一考上了怎么办?他们说如果能考上博士就读博,考不上就去工作,反正就扎在上海了。

辅导班里面还有1-2个漂亮的女生,是上海其他高校过来考博的,每次漂亮的女硕士走进教室的时候,就受到很多男生或者男人的注目礼,看来男人都是喜欢漂亮女人的,但是虽然大家从暑假到寒假上了半年的辅导班,但是好像没有人去试图套磁、搭讪或者追求的,来考博的男生或者男人都已经有点年纪了,他们不再浪漫或者冲动,他们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或者背负着沉重的生活压力,对于美女,他们会看几眼,但是已经没有实际行动的心思了。

曾经有几个老是坐在一起的同学,时间长了,大家就混熟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小胖就邀请他们一起去,小胖买单,小胖买了两次单,再后来下课的时候,他们都借故溜走了,自己吃饭去了,那几个都是外地来的,小胖慢慢明白了,他们经济上比较拮据,对于当时的小胖,几个人吃顿饭花个100多块钱,小胖一点感觉都没有,但是他们就很心疼,后来他们也不怎么跟小胖坐在一起了,只是碰到还笑笑打打招呼。

冬天的教室里面很冷,尤其是脚,到了晚上都冻麻了,小胖经常听到有人在跺脚取暖,但是声音也不是太大,大概怕影响老师上课或者其他人听课。因为老师弯着腰低着脑袋记笔记,一天下来真是腰酸背疼,其实读书是很辛苦的,这中间的滋味只有有过经历的人才能体会到。

最后上政治课辅导班的时候,老师在上面讲,大家一个劲地起哄,让老师讲考试的题目,老师说这个好像不好说吧,大家就说这个有啥不能说的了,说老师你说吧,我们肯定严格保密的,不会到外面去讲的。最后搞得老师没办法,还是透了一些题目,大家埋头拼命记录,到考试的时候,大家发现老师也只是讲了部分考题,不过这些考题已经足以让大家拿到60分了,只要60分就够了,因为政治分数只是作为参考,不计入总分的。

不惑之年,郁闷,想写点》小说在线阅读_第8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不惑之年想写点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不惑之年,郁闷,想写点第8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