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小胖遭遇下岗
W的洁癖刚刚开始爆发的那段时间,是小胖比较难熬的一段时间,家里面不太平,家外又遭遇公司里面的不顺。
如果读过经管的人大概都知道“进口替代”这个概念,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在无力制造某个产品的时候,它又需要这个产品,他只能选择国外产品,但是一个大国是不能长期依赖外企的产品的,小胖公司生产的产品逐步在国内有了竞争对手,一开始国内的产品还不稳定,在国内也只能在一些偏远省份占据一些市场,随着国内研发水平的提高,一些发达省份也开始考虑国内公司生产的产品,一是价格便宜;二是售后服务好,外企由于成本高,不可能靠近每一个客户设立维修点或者售后服务点;三是从客户的角度,在国内产品能用的情况下,总是优先考虑国内产品的。
其实早在小胖在美国的时候,小胖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国内的同事也跟小胖发邮件说,说现在市场越来越不好做了,但是小胖所在的公司是国际大公司,大公司要迅速掉头是很困难的,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小胖的公司是眼睁睁地看着国内的市场被竞争对手一步步蚕食。
小胖所在的部门开始压缩预算,出差或者出国开始受到逐步限制,也就是外企经常讲的“budgetcontrol”,小胖有一次出差去郑州两天,本来一直住在中州宾馆(郑州的一家五星级宾馆)的一号楼,现在在出差的hotellist上,开始住到中州宾馆的二号楼,二号楼要比一号楼便宜很多。
终于,小胖在香港的一个上司一次在电话上,跟小胖隐晦地提到部门要裁员的消息,并且暗示小胖不要主动辞职,因为公司的裁员补偿比较丰厚,如果主动辞职,那是一分钱也拿不到的,如果被公司裁掉,就可以拿到一笔比较丰厚的补偿金,上司还跟小胖说,他之前一个同事,在三年之内被裁员两次,每次几乎都能拿到接近一年的工资补偿,下岗了两次,倒是舒服得很,拿了补偿金,跑到欧洲玩了1个月,才施施然回到香港找工作。
小胖跟W说了自己有可能被裁员的事情,W说也无所谓,家里的经济条件不错,但是按照公司的政策,小胖被裁掉,起码可以拿到5个月的工资,这个挺合算啊,索性就两眼一闭,等它裁员好了。
于是小胖就两眼一闭,真得等公司把自己裁掉!工作事情少了,倒也乐得清闲,出差也少,反正小胖出差出国早已经厌倦了,也无所谓。
在小胖的上司跟小胖暗示的两个月之后,人事部的人找小胖谈话,说由于部门现在不能盈利,现在需要大幅度裁员,小胖也在被裁员之列,希望小胖能够理解,小胖很平静,问补偿的事情怎么办,人事部的人说补偿数字都已经算好了,算下来小胖可以拿到5.5个月工资的补偿,另外,公司帮小胖买的保险等,等到到期后,再折算成现金给小胖。
小胖离职的手续办得很快,前后也就一周的时间,人事部门还为小胖准备好了上海相关猎头的联系方式,打印好给小胖,小胖收拾了自己的个人物品,跟关系好的同事吃了顿饭,离开了公司。
小胖离开公司的那天,公司承诺的补偿金并没有到位,按照公司规定,补偿金要在一个月之内打到小胖的工资卡,不过小胖一点都不担心,公司在这方面肯定会信守承诺!
小胖是在下午离开公司的,在跟一些熟识的同事握手道别后,小胖拿着自己的物品下了楼,到了公司楼下,小胖抬头看看公司大楼,突然感到一丝伤感,毕竟这是小胖第一次被裁员,虽然有着比较丰厚的补偿,虽然小胖并不担心之后找工作,但是毕竟这是第一次小胖以一个下岗人员的方式离开公司。
那一天,小胖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是小胖在外企工作的最后一天,从那天开始,小胖就一直在私营企业里面混饭吃了。
(145)小胖遭遇下岗-1
小胖下岗后的第二天早上,还是一如既往地早上6:30分起床,突然发现自己已经不用上班了,小胖跟W说,我已经下岗了,经理大人,以后我要靠老婆养活了,W哈哈大笑,说没问题没问题,然后说你不要心里难受,你总归要结束这种一直出差出国的生活,而且外企里面工作有天花板,工资虽高,但是升不上去,难道老板一直要给你加工资吗?
总体来说,对待小胖下岗问题,小胖和W一点都不紧张,这跟家庭经济条件有很大关系,上海那时的房价已经上涨了不少,小胖和W的第二套房子已经升值不少,同时两个人还有比较多的存款,生活根本无忧。
在刚刚下岗的日子里面,小胖就买菜做饭、在小区里面跑步锻炼身体,在网上下下围棋,简历也投了一些,但是小胖也不着急,那个时候,W的洁癖虽然已经开始爆发,但是远远没到严重的地步,两个人虽然有矛盾,但是矛盾还没到激化的时候,因此生活总体还算过得去。
下岗没几天,小胖就到一家外资公司面试,那次面试给小胖的感觉很不舒服,面试的人说你们公司最近裁掉很多人啊,小胖说是,小胖感觉那个人有点居高临下,在面试的时候也不大愿意多说,小胖想想自己现在可不是个穷人,说不定我比你还有钱呢,想想就算这家公司要自己,自己也不愿意到那个人手下感觉,感觉那个人比较傲慢。当然,那次面试也没什么下文。
小胖又去另外一家公司面试,公司的老板是个上海人,到美国去呆了一些年,在那边拿了些风投资金,自己也出了点钱,搞了这家公司,公司很小,只有30多个人,但是老板对小胖很客气,说小胖是个人才,说幸亏你们部门效益不好,一些人才到了市场上,我们也有这个机会,后来的经历证明了这个上海老板不但会说话,而且人也不错。
小胖回到家里跟W说这次面试的情况,W说公司太小了,不稳定,说还是找大一点的稳定一点的吧,反正也不急,于是小胖就继续找工作。大概过了两周左右时间吧,小胖突然接到那个上海老板的电话,说再约小胖去公司谈谈,小胖本来想拒绝,但是上海老板挺客气的,小胖不好意思,加上下岗工人在家也没事可做,权当出去聊聊天吧。
那次谈话给小胖很深的印象,老板首先向小胖表示道歉,说过了两周才给小胖电话,并且解释了原因,因为小胖原来的工资很高,这家公司本来无法开出如此高的工资,而且老板只占一部分股份,因此老板要给美国的股东发邮件说明这件事情,美国股东那边邮件回复得比较慢,因此时间就耽误下来了。
老板和小胖就公司产品、小胖的职位、薪资福利等方面进行了沟通,老板要让小胖当技术总监,但是薪资只是小胖原来工资的70%左右,小胖说回去再考虑考虑。
小胖回去跟W商量,W说你原来一直是外企工作,外企就是工资高,但是如果一直升不上去,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旦遭遇下岗,也是麻烦,而且你原来是亚太区的人,中国区的人可拿不到你这个工资,现在你工资减少了30%,其实还是高工资,你原来能拿到那样的工资,有一定的运气的成分。
小胖很犹豫,担心到了这家非外企,以后就跟外企无缘了,W倒无所谓,W说你在外企干了这么多年,出国都出烦了,五星级酒店也住得没感觉了,外企其实不会给你更多的东西了,除非你以后可以到外企谋求一个管理职位,说你现在应该考虑的是你以后的发展空间,而不是留恋你那些著名外企的名头。
小胖在到底去不去那家公司的问题上磨蹭了一个星期,W在这个问题上比较开明,她说你愿意去就去,不去就继续找,W说你下岗一年都行,反正家里也不缺钱。
大约一周后,上海老板又给小胖打来了电话,再次邀请小胖到他的公司去,小胖真是不好意思了,想想人家也是美国混过多年的硕士,这样诚心对自己,也算礼贤下士了,于是也就答应了。
于是,小胖在下岗一个月之后,重新上岗,并且到目前为止,应该是永远告别了外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