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我一边恋爱,一边准备高考。也许与女生相比,男生意志力更强,所以我并没有因为谈恋爱而影响学习成绩。高考结束,我以年级第三名的成绩被第一志愿录取。后来我的一个朋友和我一起喝酒时问我:“大刚,我一直没弄明白,你读书时和人打架,在体育队训练,泡妞,啥也没耽误,怎么成绩还是那么好呢?”我的回答非常与时俱进:“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传说。”

我和蓓蕾的热恋状态一直持续到了上大学。1994年的9月,蓓蕾在火车站送我,当开往北京的火车徐徐开动的时候,蓓蕾不停地流泪,还追逐着火车跑了很久,而我也是眼睛湿润,流了不少眼泪。

到了大学后,我们每星期都要写几封信。大一新生要参加一个月的军训,在北京的郊区昌平。军训是全封闭的,不能收发信件,也不能打电话。当军训结束回到校园,班里的通讯委员捧着一大摞信件给大家分发,其中有一小半信件都是我的,我数了一下,大概有二十几封。

除了写信,我们还通电话。

蓓蕾高考失利后先在另一所高中复读,只有周末的时候才回家。那时手机还没有像现在那么普及,只有极少数有钱人用砖头一样的大哥大,而且非常有派头。于是每到周末的晚上,我就到学校附近的邮电局给蓓蕾打长途。周末打长途的人特别多,我通常要排一个小时以上。邮电局规定每个人只能讲几分钟,一到规定时间,就有管理人员敲电话亭的门。有时为了多讲一会儿,放下电话后我会再排一轮。虽然辛苦,但是乐此不疲。

蓓蕾只复读了两个月,就在电话里哭着对我说她读不下去了。这时蓓蕾收到了市广播电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她说想去读电大。我虽然心里希望蓓蕾能继续复读,明年考一所正规本科学校,但是看她实在没心思复读,就同意了。

也许是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影响了我对蓓蕾的感情,从大二开始,我写给蓓蕾的信越来越少,信的内容越来越短,打给她电话也越来越少。蓓蕾虽然感觉到了,但还是一如既往地频繁给我写信,耐心等我的电话。她经常在信中写一些想我之类的话,有时也会怪我对她越来越冷淡,但是我都以学业忙做推脱。

到大二下学期,我给蓓蕾写信和打电话的频率更少了,有时要一两个月才回一封信或打一次电话,而且在信中和电话里也流露出想要分手的想法。以前我们在一起时蓓蕾很少哭,但是这一段时间蓓蕾变得非常敏感和脆弱,经常在电话里流泪。我现在也很恨自己,当时为什么那么铁石心肠。

大二结束的那年暑假,蓓蕾来北京找我,其实她是想再做最后一次努力,来挽救我们的感情。可以说,蓓蕾是那种让人第一眼就能喜欢上的女孩子。当曹阳第一次见到蓓蕾,趁蓓蕾去洗手间时,曹阳气得捶胸顿足,恨铁不成钢又有点气急败坏地对我说:“这么好的姑娘你不要!为什么呀,大刚!”

上一次见蓓蕾,还是大一上学期结束后的寒假,我回老家的时侯。时隔一年多,再次见到蓓蕾时,我心底的爱火复燃,很快我们又恢复到了热恋时的状态。蓓蕾在我们班女生宿舍住了一个月,我们一起去教室上自习,一起去图书馆看书,一起去校园里的千人大礼堂看两块钱一张票的电影。我还带蓓蕾去了北京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例如长城、故宫、颐和园、石景山游乐园等。蓓蕾的到来,既让我们和好如初,也让我度过了大学四年中最愉快的一个长假。

但是这种重燃的激情没能持续很久。也许正像很多人说的那样:“轻易得到的,所以不懂得珍惜。”到大三结束,也是蓓蕾电视大学毕业的时候,我正式向蓓蕾提出了分手。要与蓓蕾分手的主要原因是我认为我毕业后肯定不会回老家工作。我对两地分居的恋爱或者婚姻不是很有信心,那么长痛不如短痛。另外还有一个原因,那时我的心底有个很自私的想法,就是男人要经历两次以上恋爱才会真正成熟,初恋只是一个值得珍藏的美好回忆。我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间和她分手,是因为我幼稚的认为:蓓蕾刚好大专毕业,即将走上工作岗位,随着环境的改变,蓓蕾可能会更容易忘记这段感情。另外从良心上讲,我不想拖她太久,男的过了三十还可以找到好女孩,女的过了二十五就将成为剩女了。

我的冷酷无情深深地伤害了蓓蕾,不久后她就远嫁他乡。记得我大二结束蓓蕾来北京和我共度暑假,她曾幽怨地对我说:“如果有一天你不要我了,我就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就再也找不到我了。”当时我没在意,以为她是不是在说真的,没想到她真这样做了。

信都烧完了,我的思绪也回到了现实。把现场清理干净,我回到宿舍继续整理行李。

和蓓蕾分手多年以后,我时常反思我和蓓蕾持续三年的恋情。我开始意识到我对蓓蕾的伤害,也许我今生今世都无法祢补。当若干年后,我一个人在外地一边工作,一边苦苦寻觅我的另一半而不得的时候,我甚至想:这也许就是我的报应。我也才真正理解一部电影中的所说的:“上天曾经给了我一份真爱,可是我没有去珍惜。如果上天能够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对她说,我爱你。如果要对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

5告别校园

学校联系了铁路部门统一安排托运。我在已经用封箱带封的严严实实的箱子外面写好深圳的地址,在室友的帮助下用自行车运到了校体育馆。体育馆的地上已经堆满了毕业生的行李和纸箱,正等待着被发往全国各地。眼前的场景真真切切地告诉我,不管你是否留恋,大学生活已经结束了。

七月的校园有许多行色匆匆的路人,也有许多依依不舍,正在和这熟悉的大楼、草坪、树木,花草合影的毕业生。走在校园里,不时能遇到熟悉的其他系和专业的同学,免不了互相打听一下去向,说一些“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后会有期”之类的话,并留下彼此的通讯地址。那时手机和网络还不是那么普及,所以大都留的是家里电话。

该办的事都办完了,离去新单位报道还有十几天时间,于是我回了一趟家。父母免不了一番唠叨和叮嘱,主要内容不外乎是到了新单位要努力工作,别怕吃苦,要听领导的话,灵活处事(用我们那边的话就是“会来事儿”),别像个书呆子等等。

通常我们这一代人对父母的唠叨都嗤之以鼻,不屑一顾,甚至讥讽和嘲笑父母的观点落伍。等到了社会上,被现实撞的鼻青脸肿,所有的棱角都被磨平时,才发现父母当初的叮嘱是几十年人生经验和智慧的浓缩,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6十字路口

从家里回来后,班里的同学已经走的差不多了,只剩下几个北京的同学或将要留在北京工作和读研的同学。我一个人背着一个大旅行包,踏上了北京开往深圳的火车。这样也好,避免了一场场酸不溜丢,让人不忍目睹的火车站送别。我这个人很怪,有时候很冷血,最讨厌哭哭啼啼的场面,有时候又感情特别丰富,会为了电视上的一个镜头,或小说里某一段情节而伤心落泪。

火车驶出了北京西站,窗外的北京城一点点倒退,想到正在和这个生活了四年的城市告别,我的那部分伤感细胞开始活跃起来。我很想吸一支烟,虽然我并没有烟瘾。读大学时觉得吸烟的人显得更加成熟和稳重,所以身边也会长备一盒烟,偶尔会来一支。

于是我摸出一盒中南海,来到车箱连接处的吸烟区。在烟雾缭绕中,我开始思考我的新工作和我的将来。人在一生中要经过很多十字路口,很多时候,在某个路口应该向左走,向右走,或者直走完全凭运气。大学毕业的第一份工作无疑是人生中一个很重要的十字路口,就如同当年高考填报志愿一样,没有人能给我指明一个清晰的方向,只能自己凭感觉选择。我不能确定深圳这家公司是否是我的最佳选择,但是内心还是有隐隐的憧憬和兴奋。

大四下学期开始,就陆续有用人单位到学校来做校园招聘。竞争最激烈的就是世界五百强中的跨国公司,例如宝洁、壳牌、雀巢等。这些公司的宣讲会每次都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那时外企都没有留京指标,所以这些公司一般只招北京户口的毕业生,而且是特别优秀的,但是大多数毕业生都抱着“有枣没枣,先打它一竿子”的心态投一份简历。当然也有一些非常牛X的人,非常爱惜自己的简历,只拣最牛X的公司投简历。

毕业十年》小说在线阅读_第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醉看人间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毕业十年第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