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明日,我们去一趟北栅。”
刘亚峰立刻明白了对方的打算:
“也好,北栅是整个乌镇唯一还没有完全开发过的地方,本地居民多,鱼龙混杂,我们也好下手。”
此时,空桑等人自然是不清楚巫女的真实身份。
踏入密室隧道中的他们,一路走去,也并未遇到什么危险。
刘正业有些疑惑:
“有点奇怪,按道理来说,这里是密室。可是为何空气中,没有半点封闭空间的霉味?”
“难道,另外一头连接的,是一处通风的地方?并非密闭暗阁?”
空桑却不曾言语,作为打更人的他,本身对怪力乱神的感知就要远在众人之上。
此时,他的耳边却似乎传来了一阵诗韵唱词:“花落江南酒市春,逢君归骑带京尘。一杯相属成知己,何必平生是故人。”
此番唱词,腔调有些类似那云鹤先生,但却似乎是个外行人强行模仿,并无太多戏曲根基。
空桑细细听来,反倒觉得,对方应该是个声音略有些浑厚的青年。
虽然不是云鹤先生,但很有可能就是在邮局幻境之中所听到的那位刘家公子。
“嗯?”
空桑看着尽头的一堵石门不禁愕然:“到头了?这怎么可能?”
众人也是困惑,如果一个密室只是一条什么都没有的隧道,那建造这个又有什么意义?
疑问间,众人脚下的砖石忽然碎裂开来,猝不及防之下,众人纷纷摔下。
“砰!”
撞击没有想象当中的痛,空桑揉了揉肩膀,站起身看着上方的窟窿,约莫两层楼的高度。
“没想到,真正的密室竟然在这下面!”
转身看向身后,空桑瞳孔微缩。
因为眼前竟然是一处书房?
与此同时,刘正业四人也纷纷起身,在看到周围的布局之后,不禁更加困惑。
刘正业不禁道:“一个书房,建造在密室之中?”
旋即,他又取出一枚十字架,如同放置一个灵摆一样,却见十字架没有任何的反应。
“这里......似乎没有鬼魅,真的只是一个空荡荡的书房吗?”
此时的空桑却已经来到了书柜前,却见满目蛛网落灰书柜上放的满满当当的,不是什么书籍孤本,而是一个个精美的信封。
每一个信封上的邮戳都有着当时的年月日。
空桑细细看去,发现最早一封定格在一九二二年。
当空桑拆开时,里面的信瓤,用钢笔书写着大气磅礴的字体:
映入眼帘的依旧是:“花落江南酒市春,逢君归骑带京尘。一杯相属成知己,何必平生是故人。”
同时,信封之中还掉下一张照片。
然而当空桑看到那照片的时候,眼中满是震惊。
只因那黑白的画面之中,是一名登台唱戏的戏子。戏子下方,则是鼓掌叫好的一名身穿军装的青年。
虽然黑白照片的清晰度不算高,但空桑依旧能看出那军装青年的面容,竟是和刘正业,有着七八分的相似!
“正业,你快过来!”
空桑惊诧的语气,让在场众人都吓了一跳。
但是当他们都看到了黑白照片上那和刘正业酷似的面容之后,纷纷面露愕然之色。
“正业,你和照片上这位十分相似。而且,你姓刘,对方也姓刘。”
刘正业也是一脸莫名之色:“不是,等等。这里不是徐家吗?那他也应该是姓徐,怎么会姓刘呢?”
这一点,的确也是一开始空桑就很困惑的地方。
念及至此,空桑开始打开书架上一个又一个的信封。
几乎每一个信封里,都有一张黑白照片。有拍摄戏子的,也有酷似刘正业本人的独立照片,但更多的,还是两人的合照。
“云鹤好友,如今战事凶险,军阀混战,大帅似乎要和其它军阀开战了。乌镇地处要势,你要当心......”
“云鹤好友,如今战火纷飞,梨园行当更是江河日下,若再身陷于此,恐风波不断,还是尽快脱身为好......”
“云鹤好友,不日我将回归,接大帅之令镇守乌镇,回归之后,定要与你把酒言欢......”
“云鹤好友,我刚刚接到消息,大帅病故,我要立刻前往杭州。看来,这天下又要不太平了......”
“云鹤好友,我们接到消息,日寇已经出现在浙江境内。也许要不了多久就会来到乌镇,你不要再固执了,等我这次回来,你就离开梨园,和我立即离开......”
一封封书信中的内容,字字句句,都是和云鹤先生友情的见证。
然而阅读书信内容的同时,空桑也确定了两件事情。
第一,手书之人,定然就是刘公子。
第二,云鹤先生的魂魄指引自己等人前来,十有八九,恐怕就是关于这处书房密室。
空桑开口道:
“现在我们姑且认为对方就是刘公子好了。”
“那么,这些书信给我们传达了一些很重要的信息。”
“刘公子本身应该是参军之人。而按照书信最开始的内容和年份来说,那个时候,九州还是军阀割据的时期。”
“按照历史背景来看,当时整个浙江地区的大军阀,名为卢永祥。”
“至于这位刘公子,既然没有在历史当中留下姓名,也许本身的军衔并不是很高。”
“而根据书信后面的内容,虽然并未言明抗日。但是上面有写,大帅病故。”
“我记得,卢永祥本身是一九三三年去世的。”
“三七年,便是日寇烧杀抢掠乌镇的时间段。”
“虽然这些书信上并没有对当年的事情有具体的解释,但大概的时间线还是能够捋出来的。”
刘正业点点头:
“可是,我有个问题。按照这些书信内容,大部分情况下,这个刘公子其实是在乌镇的。”
“而云鹤先生本身就是在乌镇唱戏。”
“如果,他真的那么担心云鹤先生的话,完全可以当面说清楚利弊,为何每次都要用书信的形势呢?”
“而且,仔细看这些信封,虽然有邮戳,但上面没有任何寄送地址以及署名。显然,这书信并没有寄出去的情况。”
“也就是说,这些书信在被写上去之后,应该就没有转交到云鹤手中。”
空桑一愣,这个问题他倒是没有想到。
现在看来,这的确不符合人和人之间的沟通惯性。
思考之中,空桑下意识地瞥了一眼被数多书柜环绕在中间的书桌上。
落满灰尘的书桌上,放置的是一些款式陈旧,甚至有些风化的纸笔。
但有一件东西,却吸引了空桑的视线。
那是一枚拇指长度的印章。
空桑快步走去,只见那印章呈长方体,底部刻着三个字——刘龟年。
印章通体是玉质结构,顶端上方,还雕刻着一只玄武,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