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李富生第一次去半岛的时候,确实跟我想的一样,他是去寻求支持的。他根本不在乎是国人还是邻邦帮助他完成心愿,只要目的能够达到就足够了。李富生差一点就成功了,很可惜,他遇到了一个非常厉害的人。他要寻求支持,就必须爆出一些猛料,所以李富生当时对半岛的统治者撒了谎,本来事情进行的很顺利,对方已经答应给李富生提供帮助,恰好,那个非常厉害的人远游回到了京都,他跟李富生接触了很多次之后,渐渐就识破了李富生的谎言和目的。

李富生将要行动的地点都已经找好了,就在圆头山地下,但那个厉害的朝鲜人从中插了一脚,不仅让李富生的计划泡汤,反而在具体的行动地点上压了一艘船。再厉害的人也要受时代背景的限制,所以朝鲜人认为,只要压上这艘船,就可以永远的镇压住地下的秘密。

“你不肯死心?所以在事后又到半岛去了几次?”

“不不不,当时已经死心了。”李富生道:“那个很厉害的朝鲜人可能活不过我,但是他留下了话,这些话是半岛统治者之间世代相传的铁律,没有人会违背,所以我无法在那边得到支持和援助了。”

那个很厉害的朝鲜人是个非常传奇的人物,在历史上名不见经传,但怎么说呢,他就好像是金庸笔下的黄药师,天文地理医卜星相奇门遁甲无一不精,据李富生说,隋朝的时候中国对高丽的几次远征,都是这个人在幕后调度军队进行抵抗的,李富生斗不过他。所以,李富生放弃了从半岛寻求帮助的念头。

“我之后去半岛,是为了取一件东西。”李富生给杯子倒满了酒,那些非常非常久远的记忆,都留在他的脑海里,就像储备在电脑中的资料一样,很短的时间就调出来了:“很重要的东西。”

“什么东西?”我赶紧就追着问,能从李富生嘴里掏出一点东西来真的是太难了,必须把握住机会,尽量让他多说一点情况。

“灵童。”李富生喝了口酒,道:“确切的说,是两具灵童的尸体。”

说到这里,一直坐在旁边默不作声的邝海阁朝我们这边望了过来,灵童这个词还是邝海阁第一次告诉我的,他找了很久,想抓灵童但是没能成功,那种地下生物的首领智商很高,而且很大一片区域之内,只可能存在一只灵童,抓到的机会微乎其微。

李富生突然把话题转到了灵童身上,后面肯定还有内容,我赶紧就给他倒酒,恨不得他喝上三四斤,把自己知道的事情一口气都给讲述出来。

“你手下的人抓到灵童了?所以你赶过去?”我问了一句,就觉得不对,李富生说是取一件东西,说明那东西就在一个固定的地点,并非临时捕获。

“没人抓到灵童。”李富生道:“都说了是尸体,是很多年前就杀掉的。”

“很多年前就杀死的?谁杀的?”

“我。”李富生指了指自己,道:“浪费了很多时间。”

我估计到目前为止,对于终极秘密,没有人比李富生知道的更多,他最大的优势就是时间,这个世界上没有时间搞不定的事情,人也好,物也罢,没有谁能熬得住时间的流逝煎熬。李富生锲而不舍的追寻这个秘密,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就是他第一个摸索出了以影子生物脑组织的粉末来读取记忆的办法,这绝对是个无上的机密。

“这个秘密,我告诉了孙万华,否则的话,你以为凭他那个年纪,能研究出这样的结果?”

可能李富生告诉孙万华这些也属于迫不得已,他们合作,就必须让孙万华知道相关的事情,而且孙万华通过这个研究成果进一步得到了孙老的重视和信任,为此,孙万华也取得了一些特权,总体来说,把秘密上报之后还是划算的。

“影子生物喜欢一种虫卵燃烧之后的味道,这也是我最先发现的。”

在半岛失败之后,李富生就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寻找虫卵,继而捕猎影子生物。但普通的影子生物的记忆不完整,只有灵童的记忆,才会承载更深入的秘密。

李富生用了差不多十年的时间,终于抓到了第一只灵童,在深山老林的地下深渊中守候那么长时间,普通人做不到,只有他这样坚忍而且信念不可动摇的极端分子才有这样的毅力。

当时的李富生有一个顾虑,他知道,读取影子生物记忆时,就像抽烟一样,大部分的烟雾都飘散在空气中了,被人吸取的只是很少一部分。尤其是灵通这样的东西,一大片地区内只可能有一个,如果浪费了就非常可惜,他想等等,想出更稳妥的办法能尽力的读取更多的记忆,但李富生已经把灵童捕杀了,没有先进的防腐技术,尸体很快就会腐烂。

“这么说,你把灵童的尸体保存下来了?怎么保存的?”

“说穿了不值一提。”李富生笑了笑:“那边的气候本来就冷,有些高峰的山顶积雪一千年都不会化,那是天然的冰柜。”

李富生把灵童的尸体藏到了积雪不化的山顶,之后,他没有离开,又过了七八年,他捕杀到了第二只灵童,尸体依旧被藏起来了。前后在这里滞留了差不多二十年,中原王朝也出现了权力更替,李富生暂时回到中国,看看有没有机会。

但没有机会,他一直等,却一直未能再取得当时最高统治者的信任和支持。李富生接着就在西北呆了很多年,继续想捕杀灵童,不过未能如愿。

对一件事情,人的忍耐限度是多大?这不好定论,人和人是不同的,但李富生的忍耐力超出了想象,这一忍就是几百年。他怕浪费那两只灵童的尸体,所以迟迟不肯下手。我很佩服他,如果放到我身上,可能早就忍不住了。

从那时候一直到抗日战争时期,李富生再没有什么很重要的实质性发现,当时的科技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藏放尸体的雪山是不可能有人去的,不过总是让他不放心。那是他最后一次去东北地区,取回了灵童的尸体,把脑组织完全烘干然后妥善的保存下来。

“后来呢?这些脑组织,你读取了吗?”

“没有,那是我很后悔的一件事。”李富生淡淡笑了笑,道:“孙万华把东西拿去了。”

李富生和孙万华合作之后,就感觉自己上了贼船,他是个很聪明的人,但是等了那么多年,再没有决策层的人物关注那个终极秘密,所以没有机会。西海河工程的启动是个契机,李富生没有办法,只能把大部分的希望寄托在孙万华身上。孙万华也就是抓住李富生这个软肋,不断的从他那里套问情况。当他知道李富生有两颗灵童脑组织的粉末时,就提出交给自己保管,因为李富生经常出事,他怕这些重要的东西会遗失。

“我考虑了很久,你不了解孙万华,那才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东西交给他,我就没有太大的价值了,但是他逼的很紧。”

李富生虽然不怕死,但把孙万华逼急了,他很可能会为了东西而杀掉李富生。这是个很让李富生为难的事情,所以一拖再拖,不断的在敷衍孙万华,他已经对孙万华产生了戒备,把东西放在任何地方都觉得不安全,贴身保管。孙万华暂时没有杀掉李富生的机会,两个人就这样拖了下去,一直拖到了那次沙尘暴覆灭物资车队的事情发生。

天玑档案》小说在线阅读_第26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外甥女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天玑档案第26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