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主家安排人掌管一些事情,那也是应有之意。
正准备让这位道长巡视一下宅邸各处,外面又传来一阵喧嚣:“天使到了!”
亚伦信步来到府外,就见得天锣奏响,净鞭开道,果然是有宫里的太监到了。
领头的一身青服,乃是见过一面的马公公,手持一卷明黄色的圣旨:“请通灵元妙真人接旨!”
亚伦略微躬身,行了一个道礼。
马公公脸上肌肉一抽,但也知道这虚灵子正是得圣宠之时,也不计较,只准备日后官家问起,如实禀告就是,当即摊开三尺长,一尺宽,两边有盘龙纹饰的圣旨:“朕膺昊天之眷命……赐以紫服、朱砂、钱帛、湖笔、贡纸……”
宣读完圣旨之后,马公公就笑着对亚伦道:“官家知真人今日乔迁之喜,特派老奴来相贺!”
“多谢官家恩典。”
亚伦也不是什么人情世故都不懂,塞了马公公一张银票。
“那真人……老奴就先回皇宫复命了。”
马公公让身后之侍卫、太监、宫女将一箱箱赏赐搬进府中,交割清楚之后,就告辞离去。
“道长……不……真人?”
珍珠望着那一箱箱财货,眼睛有些发直。
“寇三,全部记账,送入库房。”
亚伦却摆摆手,心中暗道官家小气。
真要赏赐,哪怕封号中加个字,提升下品级,乃至册封为真君、国师……这才有气数啊。
寇三答应一声,心中却是无比振奋。
这位真人看起来颇得官家宠信,那是要鸡犬升天的节奏啊!
亚伦不以为意,让厨子先去做了午饭。
这府邸中的厨娘厨师,为了在新主家面前表现,也是拿出了压箱底的功夫,一桌宴席荤素皆有,香气扑鼻。
正在亚伦吃得开心之时,门外又有人传信:“启禀真人……天使又来了。”
“哦。”
亚伦施施然喝了一口茶,这才起身,来到正门。
依旧是马公公,脸上挂着笑容:“官家有旨意……赐予真人沉香、犀角、象牙、金银……”
当即又是数十个壮汉力士,将一箱箱药材金银搬了进来。
‘这皇帝……是暗示我要开始炼金丹了么?’
亚伦眨了眨眼,看向马公公。
马公公则是面容沉静,没有丝毫暗示。
到了傍晚,接近黄昏之时。
马公公带着诡异的表情,第三次来到亚伦府中。
与此同时,在他身后,还跟着八个千娇百媚的宫女。
“官家口谕……特选八名宫女,侍奉真人起居。”
宣完口谕之后,马公公也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感慨道:“一日三旨三赐……真人所得恩赐之厚,实乃百年罕见呐!”
“官家厚赐……虚灵子实乃心中有愧。”
亚伦叹息一声。
这时候,就听马公公问道:“官家还有一言……那交梨火枣的仙木……为何后来宫人乃至官家亲自采摘,却没有效果?”
‘搞了半天,还是惦记这个……’
亚伦心中暗笑,一脸正色地忽悠起来。
大体就是官家乃天子,鬼神回避,而普通宫女太监乃卑贱之人,都与仙果无缘。
唯一真正有缘的,自然是他这个大真人了。
反正解释权在亚伦手中,随便怎么说。
当然,光嘴上说还是不行的,亚伦就笑道:“贫道明日便该去拜见官家,并亲手摘果献之……”
“这就好,这就好啊。”
得到准信的马公公脸上堆满笑容。
这时候,亚伦也趁机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马公公将亚伦拉到一边,低声说了:“这都是那些文官逼的……真人可是未曾见到,今日早朝满朝文武,不少都以辞官威胁,实乃罪大恶极……让咱们这些奴婢看了,都为官家委屈呢!”
“原来如此……”
亚伦点点头,终于恍然了。
原来是百官反扑,搞不好还有人叫嚣要赐死自己这个妖道的。
而官家为了延年益寿的仙果也是发了狠,奈何不得那么多文官,只能不断给自己增加赏赐,以示决心了。
明白这点之后,亚伦都不由感慨:“官家也不容易啊……”
送走马公公之后,亚伦看向那八个宫女,果然一个个都才豆蔻年华,或娇憨可爱、或苗条如玉……春兰秋菊,各擅胜场,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官家实在贴心……’
‘这样下来……搞得我都要不太好意思了。’
‘若是日后真有不忍言之事,难道我还要帮他一把?嗯……御剑术之后,接下来便该是撒豆成兵了吧?倒也不是不行……’
‘搞了半天,到最后原来我拿得是郭京的剧本?!’
郭京,北宋末年一尤卫小卒。
金兵围攻京城之时,同知枢密院孙傅读丘濬《感事诗》,其中有郭京、杨适、刘无忌之语,于是就四下寻访。
郭京趁机称自己身怀道术,能施展‘六甲法’,若召集数千‘六甲神兵’,必能退敌,钦宗及孙傅等均深信不疑,乃授以官职,并赐以金帛数万……
结果么……自然是一地鸡毛,全是笑话。
现在轮到亚伦,也不知道别人还笑不笑得出来。
翌日。
荒唐一宿的亚伦来到了艮岳行园。
在入口亮明身份之后,他立即就被马公公请了进去,由此可见官家长生之心是多么急迫。
行走在园林之中,几个文官似乎刚刚结束召见,正在往回走。
见到亚伦,一个个脸上都浮现出怒火。
“妖道!”
一名官员愤恨骂了一句。
亚伦表情不变,只是问道:“此人是谁?”
不等马公公回答,那文官就直接道:“本官侍御史钱天如!你待如何?”
“不错不错,甚是刚烈啊。”
亚伦点点头,径自走了。
剩下几个文官则是道:“天如兄……你一身是胆,我等佩服!”
“妖道就是妖道,还不学无术,不读史书……本官昨日听闻官家赐予宫女,这妖道竟然直接就淫乱宫女……若他是真道人,便该自宫才是!”
钱天如愤恨道。
周围人面色各异,也不知是羡慕还是嫉妒,乃至嘲笑。
皇帝赐道人女子,这事前朝大朙就有。
朙太祖起家之时,十分宠信一位道士,后来得了天下,开始刻薄寡恩,对臣子多有试探——‘以二宫人赐之,道士遂自宫’!
更前朝的大圆,同样也有例子,甚至主角还是一位丘姓的道脉之主!
《弇州山人续稿》记载——‘圆太祖以宫嫱赐,逼使污之,道士乃自刃其势,以示不得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