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着村里的熟人和长辈,热情的招呼。
但村子的气氛,却显得很压抑。
而且好多家,都挂着白布。
好像有人过世……
并没有过节的喜悦,整个村子,显得很沉闷。
我也没太在意,毕竟村子里,现在老人多。
等到了家门口,春烟袅袅。
我迫不及待的大声喊道:
“奶奶!奶奶我回来了。”
我激动得很,很高兴。
很快的,就看到一道有些佝偻的声音,穿着围裙从屋里出来:
“泽娃儿、泽娃儿回来了!”
这是我的小名,也就是村子里的一些人在叫。
现在听着,异常亲切。
“奶奶,你看我给你买了什么。”
我笑嘻嘻的,迎了上去。
奶奶苍老了很多,但精气神还是不错的。
奶奶见我大包小包,嘴里骂骂咧咧的说了我几句“铺张浪费”。
但其实我看得出来,她还是很高兴的。
回到屋里,发现奶奶已经准备了好多菜。
腊肉香肠必不可少,还有我最爱吃的红烧肉,野蘑菇炖鸡。
奶奶是一个劲儿的给我夹菜。
心里又暖又感触。
“奶奶,你吃,你也吃!”
奶奶笑呵呵的:
“奶奶知道,你多吃点。争取年底,给奶奶带个孙媳妇回来。”
我笑了笑,搪塞得说了句“尽量”。
而我这话音刚落,屋外便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还有敲锣打鼓的声音。
我听这阵仗,不由的往外看了出去。
“奶奶,村子里谁家有喜事,敲锣打鼓的?”
可坐在我对面的奶奶,却是一脸惊色。
急忙放下碗筷,急匆匆的跑到门前,将大门迅速关好。
还扭头对我说道:
“吃你的饭,别多问。”
见奶奶的表情还挺严肃,我更是好奇起来。
这敲锣打鼓的,还放鞭炮,这是大好事儿啊?
能有什么不能问的?
“奶奶,这敲锣打鼓的,能有什么不能问的。
村子里,到底出了啥喜事儿啊?”
奶奶见我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也只能压低声音,开口回答道:
“不是什么喜事。
而是大丧事儿。
今晚你六叔娶妻!”
听到这话,我一口饭差点没喷出来。
我六叔是个傻子,小时候发烧烧坏了脑子。
智力只有五六岁的样子,说话都流口水。
这都能娶妻?不是祸害人家姑娘吗?
“奶奶,你是不是记错了。
六叔不是一傻子吗?
他还能讨老婆?
谁家姑娘,这不是毁了人家一辈子吗?”
我瞪大了眼睛,有些惊讶道。
奶奶听到这儿,却是叹了口气儿:
“姑娘!
要真是姑娘。
我也不会说是大丧事了。
小六娶的不是姑娘。
这是要送他去山里倒插门,奉老仙儿……”
屋外突然响起的鞭炮打鼓声,让我以为村子里有喜事。
可此时,奶奶却告诉我。
这是要将我村子里的那个傻子六叔。
送山里倒插门,奉老仙。
我整个人都懵了。
我们村子,背靠大山。
老一辈的人,也是靠山吃山。
对山里的一切,都很敬畏。
我还记得,小时候还会在村长的带领下供山神。
每年,都会将一些收成,甚至活鸡活鸭,放山里去供奉。
但也都是畜生和一些祭祀用的瓜果之类的。
但用活人去“倒插门”、“奉老仙”,还从来没有过。
说是“倒插门”,“奉老仙”。
一个活人进去怎么奉?怎么倒插门?
其实,就是送人进去死。
在古时候,叫做“活祭”。
所谓的祭山神。
六叔虽然是个傻子,但也活生生是条命啊?
这要是送山里奉老仙,他还能活着出来?
我一脸惊讶,村里多少年了,都没供过山神。
今年这又是抽了什么风,还要让活人去“奉老仙”了?
我很是不解,便对着奶奶开口问道:
“奶奶,到底怎么回事儿啊?
怎么还让六叔去山里倒插门,奉老仙?”
奶奶见我问个不停,也只能继续开口道:
“哎!
你在外头工作,不知道村子里最近发生的邪乎事儿。
你今天回来,都没见到村子里有狗对吧?
因为村子里的狗和家禽,全被山里的老仙咬死了。
不奉老仙,村子就不会太平……”
一听奶奶这么说,我还真想起。
刚才回村子的时候,甚至到现在,都没听到一声狗叫。
我就说,怎么回村子了,那么冷冷清清。
原来村子里的家禽和狗,全没了。
“老仙?
奶奶,是个什么老仙。
我看是妖怪吧!”
我挑起眉头,毫不客气的开口。
如今混到这行。
看了一些书,听过师父讲了一些他的经历。
对山里老仙的事儿,也有了一些了解。
山中,的确会出现一些成了气候的畜生。
这些畜生,在很多地方都被人叫做“仙儿”。
特别是在东北,更是有“狐黄白柳灰”之说。
甚至,还有老仙下山开堂口。
滚窍上身,帮人治病救人,驱除妖邪。
积功德,纳供奉的事儿……
在我们内地,野仙下山开堂口,虽然没那么盛行但也有。
更多的,则是独来独往。
大都安守本分,不会做伤天害理的事儿,甚至会帮助一些山中迷路的人引路。
因此,也被奉为“仙儿”。
我小时候,村里去山上供奉,就是供奉这些山里的野仙。
这有好的,也有坏的。
那些伤人食家畜的,则就不是仙儿了,而是用“妖怪”称之。
所以,我说奶奶口中说的“仙儿”,是妖怪。
结果吓得奶奶拧起筷子就要打我的嘴:
“你个娃娃,别乱说。
这个老仙儿凶着呢!
你马大爷、陈三叔等。
都是不敬仙儿,遭了意外。
前天晚上,村长还看见她了。
说是个黄大仙儿,会说人话的。
还说要保我们村子平安。
就得送人进山,和她娃结亲。
村子里就那么几个人,挑来挑去,就让你六叔做了新郎。
去山里倒插门,奉老仙。
我们每家,则给老六家添了些香火钱……”
奶奶一本正经,越往下说,听着越是触目惊心。
我实在是没有想到。
我们村子里,竟然还发生了这样的事儿。
我抽了口凉气,心里非常不淡定。
同时,感觉不能对此坐视不理。
师父说过,入了道,有了一身本事。
就得扛起身上的责任,对得起这一身道术。
如今让我遇见了,我自然不能让这些打着“老仙”名号的山精野怪,在我们村子里作祟。
再说,六叔好好的一条命,也不能让这些妖孽给祸害了。
特别是,小时候我们一群孩子捅了马蜂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