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既要赴入冥界,那么就不再是阴间中人,既不是阴间中人,那么他们的命运又与我何干?还是由你自己定夺吧,说不定有朝一日,还能再成为你一方世界中的子民呢!”
彼岸本是高高在上的至高神,早已习惯了屹立金字塔顶端的感觉,对于芸芸众生早已习惯了漠视。
“可他们终究还是有着自己的所求,我当时以弱水淹河,也是意气行事,既然如此,还是成全他们的所求吧。”
说罢,我直接收回了弱水之中一半的死亡力量。
随着这一半死亡力量的收回,许多原本困禁于弱水之中,在生死之间轮回往复的亡魂们,顿时挣脱了束缚,从流水之中站起。
他们看了一眼岸边的我和彼岸,躬身深深施以一礼,随即头也不回就朝对岸涉水而去。
“哼,无知的凡人,殊不知冥界之中强者为尊,若是没有足够的实力,即便赴入了冥界,依旧只能当永世的囚徒。”
看着越来越多的亡魂挣脱束缚抵达对岸,就要奔赴他们心之所向的冥界乐土,彼岸却是发出了一声嘲笑。
“媳妇,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这次与你出行,除了拜访地藏王之外,更多的目的是带你去往一趟冥界,到时候你自然就知道了。”
这一刻,彼岸又跟我卖起了关子。
而我对她的这一风格早已习惯,只是点了点头,不曾再有多言。
“好了,咱们也别顾着这些凡人了。地藏王既然不愿亲临你我的婚礼,你我就亲赴轮回之地中,给足他这尊极乐菩萨的面子。”
最后,彼岸朝我这么说道,却也无视了忘川河中苦苦挣扎的芸芸众生,与我也到踏上了奈何桥。
忘川河是阴间的尽头,涉水度过忘川,亡魂便能赴入冥界,获得所谓的永生。
喝下一碗来自孟婆的孟婆汤,便可以无视忘川河水噬体之苦,安然踏上奈何桥,进而赴入轮回之地转世投胎。
冥界有冥王,而轮回之地的掌权者则为地藏王菩萨。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彼岸之前说过,地藏王是她在极乐净土三顾茅庐请入阴间的,并且让他坐拥轮回之地一方世界。
地藏王在阴间之中,大概率是和彼岸平起平坐的,以至于在彼岸大婚之日,地藏王都敢轻易扫了她的面子。
而彼岸不仅不曾怪罪,甚至还和我一道专程前来拜访于他,其中地位不言而喻。
彼岸告诉我,在最开始的时候,阴阳之间是没有轮回的。
亡魂从人间赴入阴间之后,最终的归处便是冥界。
如此一来,冥界的力量便会愈加壮大,最终威胁到阴间的存在。
只能因为如此,她才会三顾茅庐,前往极乐净土邀请地藏王赴入阴间,只因她想打通一条阴间与人间沟通的桥梁。
而这一道桥梁,名为轮回。
有了轮回,来自人间的亡魂便有了其他的选择,他们不必再一昧的赴入冥界,更能通过轮回之地转世投胎于人间。
而之后,彼岸又在通往冥界的通途中划下一道忘川河,又在通往轮回之地的通途中架起一座奈何桥。
如此一来,通往冥界的通途充满坎坷,奔赴轮回的通途畅通无阻。
经过数千年的经营,彼岸不仅保全了阴阳两间的平衡,更遏制了冥界的壮大,不可谓两全其美之策。
如今阴间、冥界、轮回之地的格局,三方势力说白了也是彼岸的一手布局。
冥界之中,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其中的丛林法则之残酷,比阴间更甚百倍。
赴往冥界的众生自以为冥界是为乐土,可在上位者的眼中,却是比地狱更加残酷的恶土。
地藏王菩萨见证过冥界众生之苦,亦感同身受。
在彼岸的三度邀请下,他才得以答应赴入阴间,遂发愿普渡修罗众生,于是便在阴间之中冥界之外,开辟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轮回之地。
自此之后,阳间众生死后步入阴间,可不受冥界疾恶之苦,进入轮回之地,转世获新生。而阳间所说的投胎做人,也从这一刻真正开始。
善业为招乐果之因缘,恶业为招苦果之因缘。一切有情尽由业缘而生。
步入轮回者,转世后去往何处由自己,由自己的业缘决定。所谓的业缘,便是人在阳间时的善恶因果。
修得乐果者,可转世好人家,世代平安,福及三生;修得恶果者,则转世困苦地,一生波折,英年夭折。这一切,皆因业缘使然。
修得乐果者,修得苦果者,如今一个个步入轮回周而复始。
可是,人心非圣贤,皆有所欲有所求,有所善亦有所恶。
人心善恶难辨,故而地狱人满依旧,地藏王菩萨虽有于阴间普度众生之宏愿,但依旧无法渡化众生心中恶念。
地狱之中人来人往,可恶念之徒不甚其多,以至于时至今日,地藏王菩萨虽已在菩萨之境修行数千载,却依旧未能成佛……
关于地藏王菩萨的过往,彼岸已与我娓娓道来。
轮回之地与阴间,虽出自同一方世界,但又独立于一方世界。
这是彼岸给予地藏王最大的权力,也是彼岸安插在阴间与冥界之间的一根楔子,把控着两方世界的平衡。
上位者谋,果然不同凡人之料想。
在彼岸的这番讲述间,我们不知觉已来到了奈何桥的尽头。
奈何桥的尽头,有着一道金色的漩涡,而这儿就是阴间通往轮回之地的入口。
步入漩涡,一片广袤而又祥和的世界随即出现在了我的眼前。
只见此间并不像阴间一般阴气纵横尸水横流,相反却是有高山流水,绿荫葱葱。
群山与平原连绵,江河与湖泽相错,一棵棵巍峨挺拔的菩提树随处可见,在阵阵佛光的萦绕下,整个世界都被镀上了一层金色,犹如世外桃源,给人一种心神空灵分外平静的感觉。
而此地,正是轮回之地,是为转世重生的亡魂们的归地,同时也是他们在阴间的最后一站。
一条由众多菩提树左右拱卫的康庄大道,从金色漩涡处一直延伸到轮回之地的远方,众多鬼灵也沐浴着佛光,沿着大道前往了轮回的尽头。
轮回之地的尽头有一座还魂崖,鬼灵跃入还魂崖后,便可投胎人间。
还魂崖的旁边,一座巍峨的佛塔赫然耸立。
这座佛塔名为轮回塔,是地藏王菩萨所在之禅寺。
不一会,我和彼岸便来到了还魂崖前。
还魂崖下,是一片深不见底的深渊,悬崖下方云雾缭绕,而透过层层云烟,可以看到整个人间。
而在还魂崖的周围,驻守着诸多高僧,此时他们正端坐蒲团上,手持念珠敲击木鱼,阵阵梵音不断从口中响彻而起,超度着每一个赴入轮回的凡人终生。
“俞弘济,前生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生活简朴秉性纯良,于人间修得善果,经十殿转轮王及轮回塔共议,由其投胎商贾之家,来生再为富贵人。”
“秦永安,前生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穷不思变生性庸碌,于人间无功德亦无业报,经十殿转轮王及轮回塔共议,由其投胎穷苦中,来世一生赤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