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我正想开口,就看见黄悦翎坐在角落里一个劲儿的给我打手势,我回想着昨天她鬼鬼祟祟的样子,就猜到她是不想让我把昨晚的事说出来。

我有些好奇,黄悦翎究竟是不想让我把她半夜三更进我房间的事说出来呢,还是不想让我把她给我熬药的事说出来,不过,我本来就不想提这茬,我也不想让邱妍知道有另外的女人进过我房间。

“呵呵,昨天医生都说了,我没事,就是这几天在水上有些水土不服,离开水就没事儿了!”

几个人笑呵呵地聊了会儿天,我发现他们的心情挺好的,跟刚才他们坐在马路牙子上时完全两个样子。

“好了,说回正事吧,你们找到报社要干嘛啊?”

我话音刚落,邱妍马上变了脸,“你先看看这个吧!”邱妍摊开那张旧报纸,指着里面的一则报导对我说道。

我将报纸挪到面前,把那则报导看了一遍。

报导里讲的是一个考古现场被盗的事:在南昌的古城墙旁边,有人发现了一个元明时期的小型墓葬群,当地考古专家马上将现场围了起来并开始勘探挖掘,可谁知道挖到一半的时候,有人竟然趁现场无人看守的时候偷盗了几个刚发掘出来的文物。

本来,我还没怎么当回事,心想南昌毕竟是当年陈友谅朱元璋之战的分水岭,有几个坟墓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当我看见报导里列出的那几个文物的名字时,顿时就惊呆了。

原来,在几个文物名字中,赫然列着“刻文龟甲”这四个字!

报导写得很简洁,只是提到文物被盗以及警方立案调查就没了,至于文物后来有没有被追回,我们根本不知道。

看完报导后,我又看了眼报纸的日期,上面写着二月七号,是去年年末的时候,距现在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

现在,我终于明白邱妍找来报社是要干嘛了。

“后来的事情呢?你们问过没?”我急切地问道。

“因为这个事儿是在南昌发生的,所以我们找公丨安丨局也没问到什么,后来,我就想去报社问问,可一问才知道,这个报导出了之后,不知道什么原因,报社领导竟然下命令不许继续跟踪报导了,你当时打电话来的时候,我正跟他们吵呢!”

我听完便陷入了思考,要说这事儿在别人看来也算不上个大事儿,毕竟元明时期,离现在不是太远,那个时候的一片龟甲,估计也值不了什么大价钱,而且考古这事儿本来就是个冷门行业,不是专业的人根本不会关注,那为什么报社领导会对这么件不是大事儿的事儿而下特殊命令呢?

再有,这种案件,跟踪报导后是很长脸的事儿,九江晚报怎么说也是官方单位,这么一件普通的案子,干嘛不追踪报道?难不成,他们也知道这里面有隐情?

想到这里,我心里渐渐的不安起来。

以往的事情,只是牵扯到民间,查来查去,也只是几百年前的一些事,现在,事情似乎在向上发展,牵扯的人的级别也越来越高,结合我在那片黑暗中看到的画面,这件事似乎在越扯越大。

我看了看眼前这三个人,他们虽然多少有点担心,可看得出来,他们还是在为目前的处境担心,而这件事背后的隐情,他们还一点没发现。

“那你现在打算怎么办?”我对邱妍问道。

邱妍笑了一下,“我本来还担心你没恢复的,现在好了,既然你恢复了,那咱们干脆去南昌,找当地的人问个究竟!”

我点点头,本来按照我们的计划就应该去南昌的,现在既然多了一个理由,那就没必要再等了。

于是,我们匆匆喝了几口茶,便回酒店退了房,然后回到码头上,乘坐曾大哥的船往南昌出发。

曾大哥可能也是了解了一些事态的严重性,开船的速度明显加快,我们沿着鄱阳湖的右岸向前走,经由细洲进入了赣江。

在赣江上行驶了几个小时,快要天黑的时候,曾大哥指着前面的一片灯火说道:“到了!”

曾大哥说,南昌市距离赣江还有点路程,但是古时候的南昌却距离赣江不远,只不过现在的人们大多都在南昌市,而古南昌其实已经在郊区了。

我仔细思考了下,曾大哥的说法跟我了解的不谋而合,当年陈友谅围攻洪都,靠的就是坚船利炮,如果洪都离赣江远了,那陈友谅的优势不就发挥不出来吗?

正说着,曾大哥指着旁边一个小码头说道:“咱们就从这里上岸吧,上岸之后,这里有直达南昌的公交车。”

我点点头,“这水上我们也不熟,都听你的!”

于是,我们一行四个人就上了岸。

上岸之后,邱妍翻出报纸,指着上面的报导说道:“这里面提到的古城墙应该不在南昌市内,不知道曾大哥对这里了不了解?”

曾大哥摸了摸后脑勺,笑道:“要说了解还是了解一些的,就是你们说的那些古时候的事情,我是一窍不通,比如说,南昌市内就有古城墙,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你们要找的古城墙!”

听完我和邱妍面面相觑,最后邱妍一摊手,决定道:“那咱们先就近住下,明天找本地的人问问!”

找好宾馆下榻之后,我们闲来无事,便邀约出去吃夜宵。

我们住的地方不是市中心,所以人流量不是很大,再加上现在还不是旅游旺季,诺大的夜宵摊只有寥寥几个人。

夜宵摊老板是个大肚子光头大汉,看来是个豪爽之人,我见他做好了我们的食物之后也没什么事,便用一杯啤酒把他哄到了桌边。

几杯啤酒下肚,大家也就聊开了,聊着聊着我便问起了古城墙的事。

据老板所说,这南昌的城墙根本没有古今之分,现在的城墙就是以前的城墙,只不过城墙在民国时期已经被拆除,现在南昌城内只有遗址,没有城墙。

我又问当年陈友谅攻打洪都的事,老板拍拍肚皮说,这事没他不知道的,他说他当年就是听着这个故事长大的。

原来,陈友谅当年攻打的洪都城墙就是现在南昌的古城墙,根本不是我想象的停在湖边用船攻打城墙,也就是说,当年陈友谅放弃了他坚船的优势,而是把大军屯在地势狭窄而且城坚强固的洪都城外,跟洪都守军耗了一个多月后,最后被赶来的朱元璋援军围歼。

听到这里我就纳闷了,这陈友谅能在众多起义军中脱颖而出,最后成为跟朱元璋逐鹿天下的霸主,怎么说也应该有点文韬武略,而且他还曾是元廷的水师将领,按理来说,是不会犯这种以己之短攻彼之长的战略错误的,为什么这么简单的缓兵之计我都能看出来,而他却看不出来呢?

老板此时已经不拿自己当外人了,他大口吃着菜大杯喝着酒,看见盘子里的东西少了,便扭头朝店内喊了一声,于是,他的老婆便钻了出来又给我们炒了几盘菜。

“听说不久前,城墙边上发现了一个古墓群,还失窃了,这事儿大哥您知道吗?”我给老板倒了杯酒,问道。

“哦,这事儿啊,我知道,嗨,哪有什么古墓群啊,就是发掘城墙古砖的时候在墙根脚下挖出来几具骸骨,从骸骨堆里发现了一些古器,听说是元明时期的,我估计啊,就是当年陈友谅攻城时死在那儿的人!”

木面具、古符书——土家古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16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那辰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面具、古符书——土家古事第16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