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认识。”孩子天真的摇了摇头,孩子的话总是没有谎言的。
“那他现在还在这里吗?”我又是一问,我担心自己的能力会受到某种限制,所以我有必要先确认一下。
“不在。”孩子回答的非常肯定,将他抱在怀里的母亲却是一脸惊恐,病因查了怎么久,她可事先没有了解过这样的事情。
“谁?儿子你看到了谁在家里走来走去?在什么时候?”阿姨敏感的感觉到了一些什么,但她还是不敢相信。
“不认识,一个大娘,她每天晚上都在家里走来走去,我很难受,头昏昏的。”提到委屈,男孩的头又往母亲的怀里蹭了蹭,他时刻需要母亲的关怀。
“恕我冒昧,阿姨你们家里最近可有人过世?”思来想去,我还是唐突的问起。
“没啊?”阿姨显然一愣,但她还是尽力给出了回答。
“我想我说的应该不够清楚,我是想问,在你的亲朋好友之中,是否有人在这段时间里过世的,远在他乡的也在其列。”我补充完整,再一次问道。
“应该…没吧?如果有亲朋好友离世最起码我应该会得到通知的。”尽管阿姨回答的不是很肯定,但她的逻辑不错,亲朋友好如果有人离世她一定会得到亲友的通知。
刚有的推测得到否定,我冥思苦想,思绪局限一隅,难道我的推测错了?这难道不是鬼魂作祟?
孩子的话不可能有假,据我所知,小孩天生就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既然那个每晚在家里游荡的人不在家人当中,那么她很可能就是鬼魂一类的东西。
但话又说回来,能在家里出现的鬼魂一定是与这个家庭有着关系的,而男孩的怪病从这段时间才开始的,那就说明了这个鬼魂也是在这段时间里诞生的,有些人死后会阴魂不散,他们对家还有留恋,死后依然还会留在这里,但鬼魂天生晦气,活人遇见轻则头疼脑热,重则一病不起。
我知道了病因,所需的就是开药治病。
对于这种事情我还是有经验的,只要找到这个罪魁祸首是谁,之后只需在她的坟前烧上几张纸钱,悼念一下,病人的怪病即可不药而愈。
鬼神之事从来都没有科学依据,为什么这种方法可行我说不出理由,也许是因为这种做法得到了死人的宽恕,小时候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所以一切追本溯源,我首先得知道这个鬼魂是谁,能够出现在这间屋子里的鬼魂如果不是户主的家人,那么这个鬼魂又是谁呢?
刚才阿姨的回答已经阻断了我的推测,她们家并没有亲友离世,这说明另有他人。
“云州礼县,阿姨的老家一定离这里很远吧!”我突然记起一点细节,或许可以从中找到线索。
“是啊,很远呢,到这里坐火车也得两天一夜。”阿姨不知道我问这个些的特别原因,但她总会有问必答。
“那这栋房子应该是你们租住的吧?”我顺着自己的线索慢慢延伸。
“可不是,家里人都在这里工作,没必要在这里买房子住下,我们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回老家了,况且这买房也不便宜。”关于这个话题,阿姨有一堆牢骚,但她知道我不是来陪她闲聊的,所以她只得简明扼要的回答。
“你们在这里住了多久?”我来了一点兴致,发现推测的想法在和结果慢慢靠拢。
“一年多了吧!”阿姨回忆了一下,虽然还不肯定,但这并没关系。
“那你知不知道之前有没有租客死在这里,哦,我知道这样问可能让人难以接受,但阿姨要相信我并无恶意。”我发觉自己的问话方式欠妥,因此急忙澄清。
“这个…?”阿姨显露出一丝为难。
“怎么,不方便说吗?”我能理解对方的难处,所以我不会强求。
“不…不是,这个我也没听说过,我得问一下房东。”阿姨悻然开口,陡然我尴尬不已,感情我好像在说人坏话。
我不好再说什么,这点事情阿姨自然还得咨询一下房东,不过阿姨无缘无故的在今天向房东问及此事,阿姨会不会为难,房东会不会生气。
我只得耐心的等待着阿姨与她的房东通话,阿姨在电话这头表情变幻莫测,短短一会,我在她脸上看到的讪笑,惊诧,难过,悲伤。
终于,她挂断了电话,而我等待着与她确认。
“你说这人怎么说没就没了,如果我不打这个电话过去,我也不能知道房东的老婆死了,哎,可惜啊!”她说。
我恍然大悟,原来这死者真的是另有其人,不过我怎么也没想过会是在房东那里,不过既然病因找到了,那么接下来的治疗就水到渠成的事了。
几天之后,刘阿婆专程来到我的诊所向我道谢,她的宝贝孙子已经安然无事。
“哥,我在这。”
莲三中的大门处响起一个熟悉的声音,我移动目光,看到了等候已久的妹妹。
妹妹之前一直都在家照顾爷爷,但自从由我接替爷爷的事业后妹妹也就闲暇下来,于是之后她重新回到母校任职,她成为了一名幼师,这是她一生都想坚持的职业。
今天我来县城办事,完成后正好可与妹妹一道回家。
我们在早晨出门的时候就约好了在她校门口碰面,如今碰面时已经是夜色如墨。
这时早就过了下班的时间,因为我的事情棘手才耽搁到了现在,直到看到路灯下的那道倩影,我才冷静下来。
“抱歉,我来晚了。”对她我满是愧疚,因为事情耽搁,我一路奔跑而来就是为了弥补一些。
“没关系,哥哥很忙吧。”她依旧还挂着笑脸,在我的印象里,妹妹似乎从未对人有过抱怨。
“嗯,饿了吧,要不我们先在附近吃点东西在回家吧。”我总想对这个仅有的妹妹好一点,这是作为哥哥我的职责,但妹妹从来都是拒绝。
“不了,外面的东西贵,况且爷爷在家还在等着我们呢!”她是个勤俭持家的女孩,任何的铺张浪费在她这里都要被杜绝。
这时我仍然会坚持一下,但通常都是败下阵来。
莲三中离林家村有着一段或近或远的距离,这段路程让我想起了我和妹妹小时候上学的经历。
驾着妹妹的白色自行车,妹妹这次只能坐在后座,我们行驶过一段平坦的马路,很快就在这个路口转向。
之后的道路坎坷颠簸,夜路危险,所以我们不得不改为步行,这段路一直通往村里,好在并不是很长,因此我们有着足够的耐心。
通往村里的道路坑坑洼洼,两旁不是稻田就是坟包,如果没有人的陪伴或者是足够的胆量,一般这个时间里胆小的人是不敢由此经过的。
妹妹的胆量很大,而我的也是不小,这或许是家庭遗传的因素。
我推着车子,与妹妹一路闲聊,偶尔说一两句笑话,引得妹妹咯咯大笑。
在这段道路上曾经也是装过几盏路灯的,但多数年久失修,只有着个别幸存的路灯还在苟延残喘,但即便这样,路灯看上去不是摇摇欲坠,就是忽明忽暗。
前面的路灯下站在一个人,这么晚了,他好像在等人,站在灯光下至少可以减少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