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仍是犹豫,“这个……这个……”
“怎么?”老板瞪着一双惊讶的眼睛看着她:“你连一碗面钱都没有呀?”
女子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
老板道:“你没钱那你来吃什么面,好啊,你原来存心是来吃霸王餐的,以为我好欺负是不是?”
女子连忙摆手道:“不是不是,老板我真没有那意思,我只是真的饿得受不了啦,才厚着脸皮进来要面吃的。”
老板更是又气又好笑,想起这姑娘刚进来那会儿,理直气壮,抢人面吃的模样,更觉得得好笑,暗道没钱吃面你还这么蛮横,哪里来的底气。
嘴上说道:“像你这样的姑娘不应该没钱啊,你是不是跟家里人出来玩走散了?”
女子摇摇头道:“不是。”
老板道:“那你是一个人出来玩迷路了?”
女子摇头道:“不是。”
老板道:“那你是哪里人?”
女子摇摇头道:“不能说。”
“嚯!”老板被这女子的态度弄得没了脾气,他活了这大的年纪,还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事,简直让人无语。
这朗朗乾坤,光天化日之下,他又不能拿人家小姑娘怎么样,可是她这态度又让人莫名很气,实在是没辙了。
女子一脸天真的道:“老板,你放心,等我有钱了一定还你,就给我记这一次账吧。”
老板苦笑道:“我的大小姐,我都不知道你是谁,更不知道你是哪里人,你这一走,无凭无据的,我找谁要钱去?”
女子连忙摆手道:“不不不,不用你去找,等我有钱了我会自己把钱带来还你的。”
老板道:“那你什么时候有钱?”
女子突然低下头,用一种几乎蚊子叫的声音说道:“我不知道……”
老板又是一阵苦笑表情。
萧月见这女子好像有什么苦衷,出于好心,上前向老板求情道:“老板,这位女施主好像真的有什么困难,依贫道之见,这两碗面的钱,我看还是算了吧,贫道另外送你几道灵符,以便驱邪之用,就抵那两碗面钱吧,你看如何?”
老板见萧月起来帮这姑娘求情,感到很意外,既然他开话了,自己怎么能不答应?
他本就苦恼无法报答萧月给自己妻子治病的恩情,如今有机会还,也就欣然答应:“既然道长给这小姑娘求情,那我也不好说什么啦,道长如此宅心仁厚,我实是尊敬不已,两碗面算不了什么。”
萧月向老板施礼道:“那就多谢了。”
老板连忙道:“道长不必客气,我应该谢你才是。”
他又向那女子道:“这道长帮你说了情,两碗面的钱我也就不要你的了,你应该谢谢这位道长。”
女子对于萧月突然帮她求情的事也很感到意外,连忙站起来向萧月道:“多谢这么师父。”她这才正眼向萧月打量起来。
但见他面相清秀,目光湛然,嘴角微微显出笑意,让人有一种容易亲近的感觉。
二人素昧平生,不想他如此好心,帮自己求情,女子对萧月登时生出好感。
萧月道:“女施主不用客气。”
女子道:“请问道长如何称呼,师出何门,也好让小女子记住今日恩情,他时好还。”
萧月道:“女施主严重了,两碗面钱而已,何足挂齿,贫道法号一梦,师出茅山,不过女施主叫我俗名萧月就好。”
女子点头道:“那多谢萧道长今日解围了。”
萧月见她如此多礼,不觉好心,当下也不跟她多说,只应了一声,然后他向老板道:“时候不早,老板,贫道要赶路了,有缘再见。”
老板殷勤相送,萧月阻止道:“老板不用如此客气,还请回去。”
那女子突然问道:“萧道长要去何处?”
萧月暗道她真多管闲事,嘴上却随便回了一句:“一直北上,并没有定处。”
女子沉默了一会儿,好像想说什么却又不好说出口似的。
就在这时,街道尽头处突然有一堆人在那簇拥,好像是围观什么有趣的事,但萧月他们又能听到那边的哭声。
老板突然唉声叹气的道:“看来又是因为那栋宅子闹出人命了。”
萧月和那女子听了老板的话,一齐转头过来向老板问道:“什么宅子?”
二人异口同声,不约而同,萧月和女子都感到有些奇妙,那女子一下子脸红了。
萧月却没有想什么,暗道没想到她和我想的一样。
那老板道:“道长,不瞒你说,在你还没来这里之前,镇上就闹一些怪异灵谲的事情,这些事情都来自于那栋凶宅,那边围观着的肯定是一个死人,说不定就是误闯入那栋宅子撞到什么妖魔怪鬼被害死了。”
萧月皱眉道:“那是一栋什么样的宅子?”
女子也忍不住问道:“宅子里为什么会有妖魔鬼怪,那宅子的主人呢?”
老板叹了口气道:“这事说来话长,你们先进来坐着,我把这事情原委给你们仔细说一遍。”
萧月心想反正前往首都的任务不是很紧急,如今又遇到这等祸害民众的事,其中必定有什么妖魔怪鬼作祟,岂能袖手旁观?
当下和那女子一起坐下,听老板讲那宅子的故事。
明朝时期,一位书生姓孔,名世文,他是孔圣人的后裔,为人宽厚老实又有涵养,在作诗方面破有造诣。
他有一位挚友因在某地当上了县令,来信请他去。
孔世文应招前往,但是谁也想不到自己才到半路,他这位挚友便因病去世了。
这下可好,自己带的盘缠又不够回去的路费,结果落得个漂泊无依,穷困潦倒的境地。
因回不了家,盘缠又用尽,只好找一个寺庙寄居下来。
这寺庙名为菩陀寺,加上方丈,也有十来个和尚。
方丈知道他是一个落难的人,但又不能随他在寺庙中白吃白住,于是问他有什么才艺。
孔世文答道:“小生自幼读书,除了能够写几首诗和文章之外,再无其他技艺。”
老方丈想了想,道:“你不如给寺中僧人抄抄经文吧。”
于是他便被寺庙中的僧人雇佣抄录经文。
经文不多,一天也就抄几个小时便能完成。
抄完之后他就无所事事,时不时外出走走,散散心。
在寺庙的西面一公里左右,有一栋宅院,宅院主人姓单,单先生是世家子弟,因为打了一场大官司,导致家境败落,人口少了许多,便迁移到乡下居住,这座宅子从此空闲起来。
这一天,正值下雪,但见雪花飘飘,大地银装素裹,白茫茫一片,道上静悄悄的没有一个行人。
孔世文这天偶然经过单先生宅第门口,看见一个长相俊秀的少年人从里面走出来。
但见他容貌英俊,仪态风雅不俗。
他看见孔世文匆匆赶路,连忙过来行礼。
孔世文见这少年很有风度,而且礼貌待人,也就停下脚步,与他还礼。
那少年道:“不知先生何往,以至行色匆匆。”
孔世文道:“因天下大雪,忙着赶回去,不然大雪掩路,难寻回家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