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这就是很多人喜欢回忆童年时光的原因吧。
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
珠儿父母从田地里干活回来了。
这个时候他们俩才意识到原来太阳已经落山,暮色已经渐渐笼罩了大地。
珠儿的父母突然见到家里来了个陌生小男孩,穿着的却是大户人家的服饰,十分惊讶。
连忙问珠儿崔木是怎么来家里的。
珠儿把今天白天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告诉了父母。
夫妻两人商量着明天早上在把崔木送回县城去。
他们见崔木一点富贵人家的娇惯脾气都没有,倒也很喜欢他。
两个小孩相处得又很融洽,为这个破旧的房子添了不少欢乐。
吃完晚饭,夫妻俩开始为崔木的睡处苦恼。
他们的家本来就不大,夫妻俩一个房间,珠儿一个房间,这两个房间都是挤出来的,完全没有多余的地方让崔木睡。
哪知珠儿初交新朋友,恨不得无时无刻都腻在一起,吃完晚饭到了休息的时间,她就向父母说道:“爹爹妈妈,崔木今晚能跟我一起睡吗?”
夫妻二人怔了怔,心想他们两个都是孩子,同睡一晚也没什么,主要是没多余的地方按置,既然他们愿意,何不让他们睡一晚?
珠儿父亲问崔木道:“小木,你愿意跟珠儿一起睡一张床吗?”
崔木单纯天真,本也想和珠儿一起睡,听这么一问,连忙点头说:“愿意。”
就在两个孩子进了房,准备休息的时候,突然有人在院子外面敲门。
珠儿父亲向院门叫道:“谁呀,来了来了。”
走出去把院门打开。
珠儿和崔木在房间里正听得到外面的对话。
那敲门的说:“老朱,崔老爷家公子今天在这一带走丢了,你夫妻俩今天有见到过一个十岁左右、穿着华美的孩子么?”
老朱哎哟一声,道:“不会叫崔木的孩子吧?”
那敲门的人很激动,连忙答道:“是是,就是崔公子,你是看到了?”
老朱道:“哎呀,真是巧了,他今天走失了,正被我女儿带回了家,说等你们来找的,谁知道天黑了也没人来找,刚刚吃完晚饭准备休息呢,我呀打算明天早上把他送进城找家呢,谁知道是崔老爷的公子,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哟。”
那人道:“既然在你家,赶紧请出来呀。老爷太太可急死了,下人们都出来打着灯笼在这一带找。”
老朱道:“是是是,一激动,我给忘了。珠儿,小木,哦不,崔少爷,你家管家来找你咯,赶紧出来。”
崔木听到那敲门人的声音很熟悉,早就听出是管家的声音,连忙跳下床跑了出来,叫道:“李管家,我在这呢。”
李管家一见到崔木,高兴得不行,连忙迎上来抱住了他,问道:“你没事吧,老爷和太太听说你走丢了,差点吓晕过去,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崔木道:“爹爹妈妈也出来了?”
李管家道:“是呀,他二人正在下面那个村子里指挥下人挨家挨户问呢,我就带着几个下人先来这里了,谁知道你在老朱家里,真是老天保佑,你幸好没事。”说着向身后跟着的下人道:“赶紧去通知老爷说少爷找到了,就在这里呢。”
那小厮应了一声,赶紧赶去报喜!
崔老爷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平时不给他随意出门,就是怕出事。
谁知道今天一出门,果然出事了。
把那小厮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顿,要是找不到少爷,就要把他送官府去。
然后把全家几十号下人召集起来,出去找崔木。
崔家是地主,江城外方圆百里全是崔家的田地。
县城周边大大小小十几个村子都是租他们家的田,那李管家就是代为收租的,所以这一带的村民他最熟悉。
老朱更想不到,自己女儿带回来的一个小男孩居然是自己租主的公子。
崔老爷听得那小厮说少爷找到了,就在水灵村老朱家。
夫妻俩喜出望外,总算松了一口气,有惊无险。
来到老朱家,见到了儿子,崔母顾不得身份连忙扑上去抱住自己的儿子,好像深怕他突然飞走。
见到自己儿子安然无恙,崔老爷终于放下了心中一块大石,崔木以为自己爹爹会恼羞成怒,责骂自己一顿,谁知道他反而一脸疼爱的模样,走过来摸了摸他的头。
此刻崔家所有下人都围拢在这院子里,每个人手中几乎都拿着灯笼,把这小小的院子照得灯火通明,引得其他村民也都纷纷赶来观看。
崔母道:“木儿,你吓坏妈了,幸好你没事,吃饭了没有,有没有吓着你呀?”
崔木道:“妈,孩儿没事,让你担心了。我在朱伯伯家吃过饭了,正准备在他家住一晚呢,你们就找来了。”
崔父问道:“哪个朱伯伯?”
那李管家道:“老爷,就是这位朱安,他租着老爷几亩田地呢,每年都按时交够租粮,人也老实,这次少爷走丢,还真多亏了他。老朱,快上来见过老爷。”
朱安惶恐上前行礼。
崔老爷为人大方,一点也不摆架子,听说是他家收留了自己的儿子,心里反倒十分感激,那租田地什么的,压根不放在心上。
见朱安以下人身份给他行礼,连忙上去搀扶,道:“朱恩人莫要如此多礼,我儿今日承你收留,不然不知会出什么事呢,崔某才向你道谢为礼才是。”
朱安不想这崔老爷如此平易近人,一点高架子也没有,反而以平辈之礼对自己,一时竟不知所措。
崔木走过来道:“爹爹,这位朱伯伯人很好,你们今晚如果不找来,还说明天亲自把我送回家呢。”
崔母听儿子这么说,对朱安印象更好了。
他们本是大户人家,通情达理,为人端正,待人接物都十分谦卑有礼。
崔母更是名门千金,熟读诗经礼记,心胸非一般女子可比,连忙上前向朱安谢道:“幸亏我儿遇着你们家,我夫妻二人实是感激不尽。”
朱安虽然山野村夫,但也颇能识些大体,跟崔老爷夫妻二人客气了一番,自己终究租着他家的田地,一直以下人之礼相谈。
“崔老爷为人正直,乐善好施,心善性德,实是我们这一带村民之福,今日贵公子意外走失,不仅是小的,就是换做别的村民也应该如此相待崔公子,这实是无足挂齿之事,还望崔老爷崔太太千万莫要客气。”
他夫妻二人见朱安说出这一番话,暗道此人虽然生在草莽,但言行举止颇有些法度。
因天色渐晚,离家又远,不好细谈,当下说了几句客气话,崔老爷便带着一家老小打道回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