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我的隐居生涯在后来也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危机,尽管此时毫无苗头,也根本料不到。并且那件危机,促使我做了一件极为不正常的事情,现在想想,当时可能已经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甚至就是在精神病状态下去做的。

那是一件特别危险的事情,对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人而言都是,但算我先卖个关子,等把隐居初期的一些情况简单说一下后,再讲那件事。

因为长途火车很累人,尤其还带着这么多行李。所以吃完晚饭没多久,我便倒下睡过去了。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自然醒了,可起床拉开窗帘朝外面一看,天却还没亮。于是重新躺下接着睡,但又死活睡不着,只好靠在床头抽烟,寻思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才好。

刹那间彻底没工作的束缚了,说真的,竟然还有点不适应,或者说是有点不知所措。甚至有那么一瞬间,大脑里边一片空白,因为想不到干嘛。

打游戏?我从大学毕业后就彻底不爱游戏了,那之前倒是玩传奇玩得上瘾。打扑克打麻将?天生不爱玩棋牌。找人下围棋下象棋?不说这山村里谁陪你玩,关键是我自己就不好这口……

看小说看电影?诶,这个可以有。看小说手机可以,买书也行;看电影嘛,镇子上有网吧,这个能做。

巡山看风景、越野跑锻炼?诶,这个也可以。

我靠在床头足足想到天色大亮,许云开家里人全都起来做好早饭了,才想到自己唯二愿意干、爱干的事情,就是上面说的两个。

也许有人会笑话我说,你这人真没劲,怎么爱好这么少的啊?活该你无聊。但这些年我也一直在想,能选择或者心里向往隐居的,性格其实应该相像,用罗维森的话来形容就是——心如水。

倒不一定是止水,反正心里是像水一样,这种人比较偏好清净,那么你偏好清净的话,就一定爱好不会多。尤其是当你阅历足够深,或者被社会伤得足够深,又或者你其实处于看透红尘幻象、即将大悟之前,你真的会突然之间发现自己什么都不爱了。因为你什么都看透了。

所以我能找到两个爱好,这还算是不错的。

但心如水的同时,外在就因人而异。有些人仍旧愿意与社会来往,而不是隐匿以泥水自蔽,与世隔绝,那么这种人用罗维森的话来说,就是水火相济,也即内水外火。因为内心是水,所以这种人也是喜好隐居的,比如前面提到的白居易写的那首诗《中隐》,便是描述的典型的这种情况。罗维森将这类隐士称为野客,他也自称野客,野客虽隐居,但不厌世不避世,也不非得独居,他们互相之间有往来,有的仍旧出入社会,甚至一部分人在社会上还照常经营着自己的事业、买卖、营生。

这类隐居的人,就叫做野客。

有些朋友可能很奇怪,觉得不就隐个居吗?还分这样那样的不同类型?

这其实很正常,因为隐居生活方式的历史很悠久,隐居的人也是千奇百怪,那么不同的人做同一件事自然会有不同的方法与观点,所以古人才有——“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的说法。但我觉得这样区分大中小是不对的。比如我有一个朋友,他特别向往隐居,但又因为种种原因没法辞职,所以便信奉“大隐隐于朝”。但真开始后,发现隐于朝的难度特别大,因为这种方式要求你必须心隐,但一个人要整天上班加班,忙于应酬,还怎么心隐呢?一般人要是这样就弃了,但这哥们特有悟性,他后来往家里狂买奇石雅石、花木盆景,尤其是石头,家里几乎摆满了带有精美木底座的各式奇石,然后有一天,他跟我说,他的心渐渐能够隐下来了。我问为什么?他说虽然在外面、在单位根本不可能隐,但只要一回到家里,看到这些奇石和盆景,就会产生一种脱离固有社会关系和现实的感觉,他觉得那就是一种隐感。

从他身上可以知道,自然是帮助心隐的重要条件,这位朋友,就是最终在石头和花木的帮助下,逐渐找到了心隐的感觉,而只有心隐,才能实现隐于朝。那么自然是什么?就是“野”,石头、花木这些,就是属于“野”。要“野”的帮助,才能实现隐于朝,那怎么能说隐于野是小隐呢?

我还有个朋友,他也学着这样,想不辞职就能隐居,但发现这个方法对他而言行不通,不管家里摆多少石头或者盆景,就是找不到感觉。但他也是个想真心归隐的人,可同样也不能辞职,最后硬生生逼出个办法——这哥们每年利用休假时间,去一趟自己在外地某处选定的僻静之所(是一个冷门风景区的民宿酒店,那家民宿就在山里,风景很好,人又不多),在那里,他真正过上了隐居生活。虽然只是阶段性的,但他对这种方式特别推崇,因为既能在真正的隐居产生的绝对心静中悟出工作生活时根本不可能感悟到的东西,又能适时回归,对他而言,很好。

所以,“隐居”一方面可分为“隐于野、隐于市、隐于朝”,另一方面可以分为“不辞职(在朝)隐居、阶段性(休假)隐居、自由职业隐居、辞职隐居”,还可分为“避世(不与社会往来)隐居、出入世(仍旧与社会往来)隐居”。虽然我觉得它们不分大中小,但同时我却认为,不管哪种隐居方式,都不可或缺“野”,也即“自然”这一重要元素。越是隐于市、越是隐于朝,越是如此。

另外还想说一下隐于市,隐于市其实就是城市隐居。最简单最明显的例子,那就是中国的古典园林。园林就是古人为了城市隐居而造的,造园林,就是在造“野”,与上面说的那个哥们往家里买石头和盆景的原理是一样的,因为确确实实“野”可以助人心隐。

于是那天吃完早饭后,我就准备进山。正在收拾东西的时候,许云开的老婆过来问:“你要去哪儿?”那语气很亲切,就像邻居大妈的古道热肠。

我说:“当然是进山啊。我来旅游的呀。”我暂时没把想在这里长期隐居的想法说出来。

她让我小心点,别迷路了,还说山里经常有人迷路和失踪的。我随口问:“也是来旅游的吗?”

她摇摇头,说是进山采药的村民,本地村庄里的两个妇女。我就奇了怪了,问,本地村民也能失踪?她说何止是本地村民啊,连省里来的森林资源考察队都失踪了;还有外国来考察野生动物的科考队,也迷在里面;特别是两三年前有个中国的熊猫专家,叫郑明全,才33岁,也是在山上迷了路,最后被找到时已经死了……【注:此处许云开老婆所说的迷路失踪等事件,经我事后查证,确实都有据可考,并非胡说八道。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在网上搜索“瓦屋山迷魂凼”,浏览相关信息。】

我靠,这下真的吓着我了。但还是有点怀疑,问:“那难道你们村里人都不上山的?”我指着厨房里堆着的那些柴火,“不上山,这些柴火到哪里砍?”

隐居异闻录》小说在线阅读_第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二郎神犬马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隐居异闻录第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