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匈奴一直是中原民族的心腹之患。
中原民族以耕种稼穑为生,匈奴以游牧劫掠为生。中原土壤肥沃,物产丰富,经济繁茂,筑城建寨,而匈奴所在的草原土层浅薄,无法耕种,经济单一,搭帐暂居。那些年,每到草肥马壮的季节,匈奴就骑马南下,在华北平原抢掠一番后,逃往辽阔广袤的北方。而中原民族集结重兵,想要寻找匈奴复仇,而匈奴早已呼啸而去,飘忽无踪。
中原民族和匈奴是一对宿敌,它们之间的战争绵延了很多年。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作战方式,决定了中原民族常常处于下风。匈奴可以拆开营帐,跨马瞬间逃逸,而中原民族却无法迅速掩埋家产,逃离险地。草原盛产丰富的良马,而中原只提供数量众多的耕牛。
在与匈奴的争斗中,中原民族一直寻找着最佳方法。
司马迁认为,匈奴的祖先是暴君夏桀的后代。夏桀流放三年而死,他的儿子淳维带着父亲的妻妾离开中原,来到辽阔荒凉的北方草原,他们的后代繁衍生育,先后征服各个草原部落,后来创建了一个强大的匈奴帝国。
匈奴帝国,成为了中原民族的死敌。
秦朝之前,北方各诸侯国几乎都采取守势,构筑长城,希望能够阻挡匈奴的铁蹄。但黄土垒成的长城,却无法拦住匈奴的劫掠,中原民族不得不选择反击,燕国将领秦开、赵国将领李牧,都在出击草原的战争中,获得胜利。
秦统一中国后,为了对抗匈奴的侵扰,就将原有的北部长城连成一片,这便是万里长城。
然而,长城纵有万里,也无法阻拦游牧民族南下。
秦朝戍边大将蒙恬选择了反击,越过长城,将匈奴向北追赶了七百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此后,北部边境一片平静。
可是,纵然拥有装备精良的庞大军队,纵然击败了闪电战鼻祖的游牧民族,而依靠严刑苛法治国失去民心的秦朝,却只在短短的十五年后就轰然倒塌。
秦朝之后是汉朝,汉朝依然遭受匈奴的侵袭。
汉高祖刘邦即位不久,匈奴南下,攻占太原。刘邦亲自挂帅出征,率众三十二万,连战连捷,将匈奴赶到雁北。然而,当刘邦带着大军赶到大同的时候,匈奴却将汉军包围,刘邦被围于白登山上,长达七天七夜,最后通过贿赂匈奴单于的妻妾,才得以逃脱。
此为“白登之围”。
白登之围后,刘邦不得不采取和亲,让公主远嫁匈奴单于,并岁岁纳贡,以保北部边境平安。
几十年后,汉朝的第七位皇帝刘彻,决心替祖先复仇,将北方的匈奴彻底剿灭。
汉武帝有这么大的雄心壮志,是因为他有两员不世出的战将:卫青、霍去病。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
卫青出击匈奴,七战七捷,消灭匈奴主力。而少年将军霍去病,带着一干少年勇士,更是将匈奴追赶到了今天的贝加尔湖边,如果不是一望无际的贝加尔湖挡住了去路,他还会向北追赶。在贝加尔湖边的狼居胥山,他勒石铭记:这里的天是我们大汉的,这里的地是我们大汉的,这里的一切都是我们大汉的。
然而,只要北温带北部丰沛的降雨量存在,草原就存在。只要草原存在,对中原民族的威胁就存在。即使没有了匈奴,还有鲜卑;即使没有了鲜卑,还有突厥;即使没有了突厥,还有契丹;即使没有了契丹,还有女真;即使没有了女真,还有蒙古;即使没有了蒙古,还有后金……在冷兵器时代,游牧民族拥有强大的战斗力。
蒙古和后金,更是入主中原,建立了元帝国和清王朝。
又过了几十年,大臣王莽篡汉自立,中国历史进入了更为短暂的新朝。
西汉王朝最后的几十年里,匈奴不敢节外生枝,因为他们被汉王朝打疼了。然而,王莽愚蠢无知,却又好大喜功,他一厢情愿地想把匈奴驯化为新朝的属国,将匈奴单于称谓改为“降奴服于”,并分化瓦解匈奴,将匈奴所居地的十五个部落首领,都封为单于。
匈奴单于怒不可遏,和他的祖宗一样,又开始兴兵南下,中原的绿林赤眉揭竿而起,新朝仅仅存活了十四年,就改朝换代。
新的王朝叫东汉。
汉光武帝对匈奴采取防御避让的政策,尽管他拥有当世最强大的军队,但却没有胆量像他的祖先汉武帝那样向匈奴进攻,他让北部边境的背百姓大举搬迁,让匈奴抢无可抢。
匈奴大举南下,如入无人之境,势力波及山西甘肃一带。
朝堂震惊,举国震恐。
就在这时候,苍天开始惩罚匈奴。
公元四十六年,草原发生瘟疫,牲畜人口死亡大半。匈奴发生内讧,有四万人南下投奔东汉,东汉将他们安置在河套地区。而更多的匈奴继续留在漠北。
离开漠北的,叫南匈奴;留居漠北的,叫北匈奴。
北匈奴势单力孤,就向东汉提出和亲。东汉没有答应,你现在都穷成这样了,还想让我把女子嫁给你,门都没有!
受到羞辱的北匈奴开始了不间断的侵扰。
公元七十三年,东汉派遣大将窦固出击匈奴。窦固初战告捷,攻占新疆哈密。此战中,下级军官班超表现突出,窦固就让他代理司马的职务,和军中幕僚郭恂,率领三十四人,出使西域。
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让西域各国和东汉修好,共同对付匈奴。
西域,有五十五国,匈奴赶在东汉之前,已将它的魔爪伸向这里。
队伍一过阳关,每个人的神色都变得凝重,这里飞沙走石,荒凉破败,寒风像鞭子一样抽打在身上,让人颤抖不已。
阳关向西,便是西域五十五国。由于山阻水隔,沙漠绵延,戈壁纵横,各个国家大小不等,不相来往,大者十万户,小者百余户。唐代有人写过“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即使七百年后的唐朝,即使此时西域已经属于唐朝,对于中原民族来说,这个地方仍然是荒凉的不毛之地。
队伍在风沙中行走一日,黄昏时分来到了一片沙棘林边,风沙骤停,天地之间一片橙黄,鲜红的落日大如车轮,正渐渐地沉入远处的地平线。
班超说:“今晚就在这里歇息。”
大家从马背上跳下来,松开马肚带,解下鞍鞯,奔跑了一天的马踮着碎步,轻拂着尾巴,跑进沙棘林中,寻找青草。人们坐在地上,掏出水囊。
雍宸说:“此地为楼兰国地盘,乃我大汉通往西域第一国。”
一名汉子抱着一壶箭放在地上,并从背上卸下长弓,他回头问雍宸:“军师,楼兰和匈奴关系如何?”
雍宸说:“飞廉,楼兰此前于我大汉匈奴之间,摇摆不定。匈奴强,则依附匈奴;匈奴弱,则向我大汉示好。此时,西域五十五国,大半已成匈奴傀儡。”
班超说:“这次在西域各国,倘若遇到匈奴,见一个杀一个,断绝他们所有念想。”
大家听到这里,有人跃跃欲试,而更多人惶恐不安。班超的眼睛掠过这群人的脸庞,一言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