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其实,手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视觉语言,它不仅包括手的动作,还包括了面部表情、体态语言、视觉空间位置等等。所以,马月儿的表情,因为跟我聊得兴起,而异常丰富,惹得石刻公园里其他游人,不断地往我们这里打量,当然,主要是贼溜溜地悄悄瞟马月儿的身材,毕竟是初夏了,即便穿得保守,那呼之欲出的e罩巨奶,依然随着她走路而颤颤地摇曳,竟令很多男人忘记了看古代的石刻,目光只顾追逐她的身体。

而黄助理,每遇这种情况,立即拿出对马家的忠诚,像看门恶犬一样,狠狠朝着那些意淫的男人盯去,直到那些男人讪讪地收回目光,才肯罢休。

不过,马月儿却压根没在乎那些淫邪的目光,她显得很高兴,因为终于有人可以如此流畅地和她用手语交谈了。有这样的故事:花果山的一只石猴,下山找同伴,他跑到豺狼身边,豺狼不跟它打招呼;他跑到虎豹身边,虎豹也不答理它;它又去跟獐鹿说话,但獐鹿看见它却箭一般跑掉了;它刚朝一对仙鹤走去,仙鹤瞟它一眼,拍拍翅膀飞走了……

石猴觉得很奇怪,跑到溪边去喝水,在水影中看见自己的模样,原来跟豺狼、虎豹、鹿茸不是一类。它恍然大悟,最后找到了一群猴子,大家欢迎它入伙……“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故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每个人,其实一生都在找寻着自己的同类。尤其聋哑人更是如此,他们在人群中属于少数的残缺者,被多数健康人排斥在圈子之外,但他们也是人,有着人类最敏感的心,渴望友谊,渴望爱情,渴望被一个相似的群体接纳。

然而,马月儿虽然生在富贵之家,但正因为太过于富贵了,所以反而无法自由地到聋哑人群体中去,于是,遇到我这个通晓聋人手语的人,她自然就把我当成了同类,对着我滔滔不绝,欣喜不已。自从得知我懂手语后,她就已经喊我“雷大哥”了,如今更是连“大”字也去掉,更亲切地称呼我为“雷哥”。

连黄助理似乎也看出了马月儿对我特殊的好感,他似乎忽然意识到,万一我这个穷小子被马家小姐看中,鲤鱼跳龙门,成了马府的乘龙快婿,身价自然将会陡然不同。于是,黄助理未雨绸缪,提前打感情牌,对我更为尊敬有加,竟然要亲手给我们在太阳下打伞。

弄得我非常不好意思,怎能让“上海梅林”的主力操盘手为我打伞,我赶紧对黄助理推让一番,马月儿接受我的意见,打着手势,并辅以我的转述,告诉黄助理,她也不需要打伞。她不无骄傲地表示说:“我反正是晒不黑的,有时夏天实在晒多了,会变黑些,但只要过一个冬天,就又白回去了!”

接着,一边看着石刻,马月儿一边和我聊着各个朝代的雕刻艺术风格差异。一般说来,聋人因为听不见,所以视觉往往比常人敏锐,想象力尤其丰富,善于形象思维,擅长发现生活美和自然美。

聋人自编自演哑剧、舞蹈、滑稽小品、魔术等以自娱,已是很平常的事了,各大城市都有这样的聋人演出团体,只不过我们健康人一般压根不会注意到。

马月儿告诉我,她从小就喜欢聋人的哑剧。聋人哑剧大多根据京剧或历史故事改编,如:《三岔口》、《武松打虎》、《闹天宫》等。聋人哑剧,好看易懂,不但为聋人所喜爱,就是健全人,亦能从中体味出这它的节奏、气质、风格之美,也是显未了聋人相当高的领悟力,以及不乏表现细腻感情的艺术才能。

除了哑剧,聋人还普遍爱好文学、绘画、摄影、集邮、旅行……这既是生活的需要,也是他们孤独心灵的寻求。马月儿也同样如此,她说,她非常喜欢在网络上看小说,对许多网络写手的风格,都很了解。对我的小说,她几乎每篇都看过。

“所以,这次能亲眼见到你,我真的很开心,尤其开心的是,你竟然会手语!”说完,她的脸似乎微微一红,令我心里一荡,我简直难以相信,自己这种37岁又老又丑的剩男,竟然还会有如此际遇!

不过,毕竟一生中,我早已饱尝了种种艰难,深知命运的无常,已经懂得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太去奢望过于美好的东西,所以,我反而异常冷静。心想,能和这样的佳人一起欣赏大足石刻,已经是三生有幸,我应该学会满足,回成都后,我要把这里的一切统统忘掉,因为那才是我真实而平凡的生活。

大足石刻的造型与许多摩崖石刻风格不同

23

四分之一爱尔兰血统

我正在沉思,忽然,马月儿激动地拍了一下我的肩膀,用手语兴奋地说:“你看,你快看,前面那幅石刻里,有个人,他表情也特别诡异,而且悄悄地在打那个手势!”

我顺着她雪白修长的手指看过去,果然,只见一个模样怪异的人,一边斜睨着右上角的一团烈火,一边将手放在不起眼的位置,似乎不想太多人注意到他的手,那他的那只手,却又分明做出了与那只断手相同的手势!

我在那一瞬间,仿佛也被电流击中,他那怪异的面部表情、那特别的姿体语言,配以这神秘的手势,分明仿佛在说:“我有着一个秘密!”

可是,究竟是什么秘密呢?!

于是,我和马月儿更仔细地在石刻之间仔细观察起各种手的造型。但大足石刻里的人物实现太多,看着看着竟然看花了眼。

在中国,更著名的石刻是龙门石刻和云冈石刻,对于偏远的大足石刻,人们往往只是耳闻,石刻所在区域非常偏僻,而且山路崎岖,直到1980年才修通公路,所以幸免了历代战争的浩劫和人为破坏,甚至连当年的外国侵略者和文丨革丨时期的红卫兵,也未能有机会染指这一区域,近千年来,大足石刻里大大小小的雕像都保存得十分完好。

大足石刻开凿于晚唐,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至南宋,于1162年完成,整个雕刻过程历时250多年。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中的优秀代表。

大足石刻真正大盛是在宋代,据传宋徽宗曾大力宣扬大足石刻。石刻以佛教造像为主,儒、道造像并存。并突破了一些宗教的约束,使造像更具人性化。雕刻形式有圆雕、高浮雕、浅浮雕、凸浮雕、阴雕五种,但主要以高浮雕为主,很难想象先人巧匠在一千多年前,便有如此之高的技术和造诣!

大足石刻的最大特色,是石刻极为贴近生活,即便是佛像,也带有凡人的影子,同时隐约表现了中国宗教由“相互对抗”走向“相互融合”的趋势。同时,石刻中还有不计其数的各阶层人物形象,以及众多的社会生活场面,而且还配有大量的文字记载,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其中的石刻“牧牛图”,长达30余米,刻出林泉山涧,穿插“十牛、十牧”,抒情诗般地再现了牧牛生活。并罕见地表现了村民们在醉酒之后,“父子不识”、“夫妻不识”、“兄弟不识”、“姐妹不识”的可掬憨态,十分有趣。

1999年12月1日,在摩洛哥历史文化名城马拉喀什,举行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3届会议,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ⅰ)(ⅱ)(ⅵ),表决通过,将我国大足石刻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那一届会议里,中国申报的世界遗产只有一项获得批准,便是“大足石刻”。这也是我国的洞窟石刻类遗产在1987年莫高窟之后的第二次入选。

世界遗产委员会给予的获批理由是:大足地区的险峻山崖上保存着绝无仅有的系列石刻,时间跨度从9世纪到13世纪。这些石刻以其艺术品质极高、题材丰富多变而闻名遐迩,从世俗到宗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这一时期的日常社会生活,并充分证明了这一时期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和谐相处局面。

大足石刻其实分散在100余处,但以宝顶山和北山最为集中。我们当时所进去的,是宝顶山石刻公园,但光是这一处的面积,已经比我们想象中大许多,加之我们要观察手势,自然走得比较慢,奇怪的是,看了好久,竟再看不到相同的手势了。

探险夺宝之宋徽宗的暗语》小说在线阅读_第1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雷立刚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探险夺宝之宋徽宗的暗语第1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