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艇员呼吸的氧气主要来自四个方面:通气管装置、空调装置、空气再生装置和空气净化装置。满载人数1人,最低编制人数1人。
动力系统,六台核动力主机,6×5000马力;水上最大航速6节;水下则为50节;最大续航力为无限,(由于核动力潜艇的燃料的补充更换通常在10年以上,相比于仅仅几周或几月的柴电动力潜艇要大大增加,所以也通常被视为无限续航)极限下潜深度1000米,安全下潜深度800米。
但核动力潜艇却有技术难度大,稳定性差,建造费用高,噪音大以及维护要求高的缺点,所以俄罗斯政府才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卖了的诺布。
因为建造时就以科考类原形建造,所以整艘潜艇没有任何攻击性武器,也没有安装声呐、无线电台、雷达及攻击性潜望境,所有的科考用具都需要在中国组装完成。诺布给乔东兵资金还剩下1千五百万,全整用来购买这些用品。乔东兵也同样非常上心地帮助诺布在组装这艘潜艇。
大部份高科技用品都是已成本价的卖给诺布,就是这样诺布还是在后期追加了五百万美金才让核潜艇装备完毕。
三个多月的培训宣告结束,虽然几人仍有很多不懂之处,但诺布还是强行结束了培训课程要求进行试航。
006年月4日,在潜艇首次试航之前,诺布亲自为潜艇命名“海神号”,乔东兵在基地内精挑细选出40名潜艇优秀人员任诺布挑选。诺布将乔东兵送来的个人资料扔在一旁,并没按这些资料挑选人员,而是直接走近人群高喊;“家有妻儿的请出列。”
唰——有1人离开队伍,诺布接着高喊;“上有高堂并家中没有兄弟者出列。”诺布话音刚落又有15人离开队伍。诺布最后高喊;“怕死者请出列。”这一回没有一人离开队伍,此时还在队伍中的人数已经锐减到1人。
诺布满意地对留下的人点了点头道;“事先声明,这次科考行动比你们预想的要危险得多,生还机率十分渺茫。而且这次科考于国家毫无关系,只是我个人行为,一切行动必须听从我的指挥。现在有退出的可以提出来,我不会怪你,我不想勉强任何人。当一但出航我决对不允许有胆小怕事者与不服从命令者存在。”
巡视一周,诺布见无人退出,高兴道;“现在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如果你们还有幸活着回来,你们将每人得到0万美元的奖励。一会每个人将自己的银行帐户交到乔处长那里,我会先给众人卡内打入10万美元。”
当听到可以拿到0万美元的奖励后,被诺布留下的潜艇工作人员每人眼中发出炙热光芒,而离开的众人却眼中暗淡无光。可反过来一想这次行动九死一生,心里平衡了不少。
除被选中的1名机组人员外,其它人员很快离开平台。诺布、水清、黛惜、艾伦与克罗吉五人也一同进入舱内,开始准备第一次试航。
经历了9天的试航,海神号成功地下潜到水下4900米,然后迅速上升返回小平岛潜艇基地。有了第一次成功经验,诺布高悬在空中的心终于放到了肚子里。最后诺布又出资10万美元,将一年的口粮堆满了海神号的各舱室之内。
给人一种不达目标誓不回头的架势。
006年月18日,海神号作好了最后出航准备,诺布众人也整装待发。1名机组人员已经到达各自工作岗位,临行前贺国祥特意从上海赶到大连为诺布几人送行,并告知诺布上海历史博物馆将在三个月后落成。
如果科考结束请诺布务必来上海一趟,参加博物馆的剪彩典礼。诺布用力地点了点头道;“时间允许的话,我一定会去参加。”说完与乔东兵、贺国祥挥手告辞。众人开始依次从顶舱盖进入潜艇。
就在诺布跳入艇舱准备封死舱盖时,平台上传来贺国祥的高喊声;“邱博士如果三个月后你没有回来,博物馆叫什么名字。”贺国祥犹豫再三,虽然感到有些不吉利但还是要问出口。
中华魂——嚓——舱口被封死的声音。
诺布进入指挥舱,拉出控制面板下达出航命令,海神号缓缓驶出掩体进入渤海湾。接着迅速下潜直奔东海而去,诺布原想从东海进入太平洋,直线通过巴拿马运河到达百慕大三角。
可拿马政府回应说;近期要在运河附近要进行军事演习,禁止任何船支通过。
诺布得到消息后没有办法只能改变航线,绕道白令海峡进入北冰洋,经楚科奇海、东西伯利亚海、拉普杰夫海、喀拉海、巴伦支海与挪威海进入大西洋。绕了整整一大圈,时间上要多航行出1个月的时间。
006年4月9日,诺布经过数次与俄方反复交涉后终于驶入大西洋,进入到亚速尔群岛附近。诺布命令迅速向海底下潜,打开声呐及图形扫描仪对海架进行分析。
放松下来的诺布这时才有机会通过外部摄像机观察海底底世界。当进入水下黑暗层时,诺布惊奇地发现有很大一部分鱼类都会发光,宛如一座奇妙的海底龙宫,鱼灯虾火通明。
船长前方50海里处,生物雷达有所反应,一只巨大的海洋正向我们迅速靠拢,怀疑是大王乌贼或者是抹香鲸,我们是否需要进行规避。
诺布看着前方的像影仪摆了摆手回答;“没有这个必要,据我所知深海之中只有两种大型生物,抹香鲸不会无故对陌生物体发起攻击,而大王乌贼对我们不会产生太大威胁,不必理会它接原航速继续下潜。”
是!
生物雷达员迅速返回自己的岗位。
50海里的距离并不算遥远,因为海神号在不断下潜正好与巨大深海生物,上下交错而过,可当诺布通过海神号顶部摄取像机观察巨大生物时,被眼前的生物惊呆了。
这——这tmd是什么?
在诺布说完,除了黛惜与水清以外,其它人都像看怪物一样望着诺布,心想难道科学家都是这样神经兮兮。
艾伦代表大家提出了质疑;“诺布就算你刚才所说全部都是事实,但你要如何解释为什么亚特兰蒂斯人不在陆地上兴建文明,而非要在水下呢?你不觉得这有些太不合情理了。”
诺布有些好笑地望着艾伦道;“亚特兰蒂斯人并不是不想在陆地上兴建文明,而是他们找不到大陆来兴建文明。你们忘记了一个重要问题,大家想一想;要在海面上建起这样一片庞大的土地需要多久,我可以给大家一个模糊的参考数字5亿年左右。这个时期也就是地球历的奥陶纪。
我们再想一想在很久以前地球上的陆地少得可怜,到处是海洋,而适合物种生存的土地就更少了。远古的亚特兰蒂斯人只能选择在比浅的海架上建立文明。随着历史推移,海上城市越建越大,当出现大陆时他们已经在大西洋中间扎了根,不想再迁移了。
艾伦依旧是无法相信诺布的话,并且从中找出很多不能解释的问题。质问诺布;既然亚特兰蒂斯文明经历了数亿年,难道数亿的历史中就从未就没发生过类似的地震,一直可以平稳地过渡到一万年前才发生惨剧。
我虽然对地球历不算了解,但我还是知道在这数亿年间地球上发生了数十次板块变动,难道没有一次可以波及到这里,这样他们会不会有点太幸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