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我在医院里溜达了一天,果然,昨天晚上生出来一块玉这件事情,知道的人不多,也没有引起别人关注。”
得,这老货现在还不放心,亲自去打听去了。
两个人正说着话,步行街街口,两个和尚阔步走了过来。
于文剑看了一眼这两个和尚,并没有放在心上,只是调笑道:“不知道他们是开着跑车来的,还是开着大奔大马来的?”
得,现在谁都知道和尚有钱。
张青云也没放在心上,现在寺院遍地,见到和尚并不为怪。
两个和尚一个大约五十来岁,白白嫩嫩,大腹便便。
一个三十来岁的和尚,身材高大,足有一米九多,双手老茧很是明显,而且手掌明显比一般人厚了一倍不止。
像是肿胀一样。
“这两个和尚,一个掌上功夫不错,另一个和尚文文静静,应该会念经。”
看到两个和尚靠近,于文剑多看了两眼:“可惜,当年挑战小王子去了嵩山,没有人敢应战。”
张青云双眼微眯:“恐怕是来者非善,直奔着贫道来了。”
于文剑笑道:“这是来拜师的?”
张青云很是无语,拜师不可能,这是和尚不知道哪里知道他的名声,来辩法论道来了。
果然不出张青云所料,两个和尚直奔青云观,看到张青云还有于文剑的时候,那个白胖和尚,冲着于文剑双手合十:“阿弥陀佛,贫僧延辩,延悟,见过青云子居士...”
于文剑差点笑喷,这俩和尚还真像模像样。
和尚称道士为居士也不为过,只是,你们认错了人好不好?
于文剑憋着笑,伸手一引:“你们找错人了...”
延辩与延悟俩和尚微微一愣,于文剑头发花白,现在也留了胡须,修剪的很是漂亮。虽然贼眉鼠眼,但是入道之后,气质大变。
再者,于文剑的年龄,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得道高人。
张青云...年龄虽然已经三十六岁,留着长须,蓄着长发,但是眉宇之间,不过像是二十七八岁年纪,两个人误以为张青云是于文剑的弟子。
“这里可是青云观?”
于文剑指了指头顶。
青云观三个大字很大。
自己看。
延辩与延悟看了一眼,脸色不变,显然修养极高。
“居士不是青云子居士?”
于文剑摇头,伸手一引:“这位是青云上人!”
原来认错了人!
延辩与延悟面面相觑,随即满脸尴尬:“阿弥陀佛,青云子居士年岁轻轻,贫僧眼拙,恕罪。”
张青云笑了笑:“有志不在年高,得道不分年龄,两位大师来找贫道有事?”
于文剑微微一愣,张青云这一刻锐气毕露!
盘坐不动!
两个和尚,反倒是晚辈一般,向张青云见礼。
这样,多少有不礼貌的行为。
然而...这是身份使然,两个人不对等!
随即,于文剑恍然,张青云如今身份,代表的是整个道门!
锐气,必然毕露!
延辩微微一笑,颇有一种我见花开的洒脱。
于文剑却撇了撇嘴,境界不够,靠着长时间的装,养出来的一种虚假境界,只会闹笑话。
境界,不是装出来的,而是修出来的。
延辩却感觉,自己此时就是佛门高僧,双手合十,再次见礼:“听闻道门出了高人,恰巧路过,前来瞻仰一番。”
张青云脸皮一抖,满脸不悦。
瞻仰...
这是把贫道,当成了死人了。
“噗...”
于文剑则是脸色古怪,直接没忍住笑了:“上人,这两个和尚骂你呢。”
张青云脸色有些黑,贫道也听出来了。
延辩与延悟皱眉,我们什么时候骂人了?
于文剑冷笑:“呵,两个和尚也真有意思,见面就要诅咒人。”
这两个和尚,可能是要恭维一下,但是用词不当。
瞻仰,虽然意思是敬仰的意思,但是现在瞻仰这个词大多都是用在遗容观看上,是敬仰死人用的。
瞻仰仪容,那是最后送别。
这两个和尚,是故意的,还是无心的?
这个就需要他们自己本人才明白吧。
但是给人的意思,已经很明显。
“贫道就在这里坐着,你们瞻仰完了吧。要不,贫道躺在神堂中去,你们好好瞻仰?”
张青云抬了抬眼皮,被人如此无缘无故当成死人,张青云也是不高兴:“你们可以离开了。”
“居士,贫僧不是这意思。”
延辩脸色一变,瞬间明悟。
瞻仰是表达敬仰好不好,是仰视好不好?
咋就成了骂人的话了?
但是他们也明白,这个词汇,真不是好词...但是以前,这样恭维人的时候,别人也没见不高兴啊...
得,他们这不是第一次使用这个词汇,在活人身上。
“呵,你都说出来了,别人也都这么理解了,你还能是啥意思?”
于文剑撇了撇嘴:“等着我们去嵩山,也直接说我们是要瞻仰如来好不好?或者说,去瞻仰你们方丈行不?”
瞻仰如来...亏得于文剑能说得出来。
“有何不可?”
然而,延悟笑了笑:“万缘皆罢,诸法皆空,只要素素纯纯寡欲爱,生死无非一念中。”
啥意思?
于文剑有些懵,这是强行辩解吗?
关键是,没听懂!
于文剑没有研究过佛经,就算是当时科学尽头,开始研究多维空间,也只是读了读道经。
果然,说法开始。
和尚道士这边碰面,似乎还在论道,瞬间吸引了不少人。对面的许多店主,路过的行人,虽然没有靠近,但还是不少人围观。
而且越聚越多。
“贫道修道,骨之清秀,神之最明,才天地灵气,得日月之华精。”
张青云眉毛一抖:“是以,贫道虽无长生,亦要爱惜性命。”
你们一见面,就要瞻仰我,我现在告诉你们了,我爱惜生命的。
我生气了。
延悟双手合十,向四周一弯身:“为僧者,三界空则百端治,六根静而千种穷,心静则光明普照,心诚则万境皆空。”
于文剑懂了,听懂了一些,论道说法,这和尚要转移注意力,听到这些话,于文剑没忍住:“请问,你的六根清净了吗?”
延悟一愕,霎时间声音戛然而止。
于文剑又问:“中原大水,到了嵩山脚下,你们捐款了吗?”
“额...”
延辩与延悟顿时哑口无言。
关键是,他们没捐。
口口声声说着,佛爱世人,但是人间灾难,作为佛门弟子,却守着山门,没有出人出力,也没有出钱。
张青云满脸赞赏的看着于文剑,这货莫非是他肚子里的蛔虫,这些话他本来就想要问的。
于文剑既然开口,张青云就不多说。
要是论道说法,张青云自然有反击,于文剑直截了当,效果最好。
“请问,为什么三武灭佛而不灭道?”
“请问,你们口口声声说清心寡欲,六根清净,清规戒律约束,嵩山上市了啊...”
于文剑言语犀利,两个和尚眼睛睁大,面面相觑:“我们论法论道,不说这些。”
这是直接把他们的遮羞布都揭开了,还怎么论道说法?
这套路不对,你是来打脸的吧。
“那就只说你们的长处呗,你们的短处就直接藏着掖着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