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是吗?”我连忙凑过去仔细看,我甚至掏出手机打开了手电,果然在圆圈的周围有一些细小的痕迹,而且很明显看得出来,这痕迹是人为雕刻形成的,而不是天然形成或者磕碰造成的。
我看着圆圈和周围的痕迹组成的图案,似乎有些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总体看来好像是一个小乌龟!忽然间,我浑身就是一个激灵,我一下子想起来这个图案是从哪里见过了。我在震惊之余,忽然一下子就懵了!
我发现对于这个图案似乎完全超脱了我的认知,这个图案最初是二叔留在地下河道的岔路口的,当时的我以为这个图案的意义,只是二叔用来标示方向或者留下某种信息的图形。
第二次见到这种图案,是在单桓古国地下的通道里,当时的我意识到了这个图案似乎来历更为久远,似乎和单桓古国有着某种牵连。而第三次,见到这个图案,是在阿勒泰宾馆门口的墙上,而那个图案据我推测也是二叔留下的,似乎是为了向我传递一个他已经成功脱险的信号。
前几次图案的出现我都能理解,毕竟那是在单桓古国的事件中。但是这次这个图案竟然出现在了数千公里之外的贵州,这真的是让我难以理解,难道这里也和单桓古国有着某种联系吗?
元宵见我脸色变得有些难看,就赶紧问道:“哎,你没事吧?怎么了?”
我指着石碑四个角的图案说道:“这种图案我以前见过。”
“什么!”元宵有些吃惊,“你见过?在什么地方?”
我有些茫然的坐在椅子上,轻轻的说道:“古尔班通古特,单桓古国!”
“啊?怎么可能!”元宵吃惊的长大了嘴巴,“相隔那么远,那个时候又没有因特奈特!即便是某种文化传播,也不可能传播到沙漠深处!”
我摇了摇头,“这我也不知道,但是我肯定没有记错。在单桓古国地下的时候,因为觉得奇怪,我还特意留意过这个图案。”
元宵翻着眼睛回忆了一下,说道:“单桓古国地下王陵?在哪见的,我怎么没有见过?”
我瞥了他一眼说道:“你的眼里只有冥器,还能看到这些东西吗?”元宵点了点,倒也并不否认。
我和元宵分别坐在两张椅子上,面面相觑,没想到地上躺着的这块石碑我们还没来得及仔细研究,上来就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一个小乌龟一样的图案,就把我打击的茫然不错所错。
其实我除了茫然,还有一丝的恼怒和无奈。从古尔班通古特的无尽沙漠,到中国西南的层峦山区,已经跑了几千里还是逃不开这些神秘事件的漩涡吗?我心里暗骂,我们tm是不是被诅咒了!我们似乎被牢牢的困在了里面。事件也许根本不是从古尔班通古特开始的,向上追溯,也有可能是从海岛古墓,或者祁连山遗迹,就已经开始了,它们之间似乎有一条看不到的线,我们就被绑在这根线上无法挣脱。
就这样坐了一会儿,元宵先开口说道:“好了,咱们这样坐着也解决不了问题,发昏当不了死!走一步看一步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恩!”我叹了口气,用力的点了点头,“不过经过这几次之后,我也发现了一个问题。”
元宵好奇的问道:“什么问题?”
我看了看元宵说道:“我发现你这文化水平有长进!”
元宵嗤笑一声,“你少挤兑我,别忘了咱俩是同学,我文化水平低?你也好不到哪去!”
我也笑了,“那可不一定,小学生同班同学还有个语文成绩好,和语文成绩不及格的呢!”
元宵拍了拍我,“行了,语文成绩好的,看看这碑文上写的什么吧!”
我点了点头,蹲在石碑的边上,凑近了仔细去看。石碑上刻的都是篆字,从字体和磨损程度可以肯定是西汉时期的石碑,而且是早期的。篆书在秦汉时期流传最广,也比较统一,而到了西汉后期,隶书就开始盛行,一直到了东汉时期,隶书发展到了顶峰。
篆书这种字体,分为大篆和小篆,大篆多指金文,籀文,以及六国文,大篆保留看了古代象形文字的特点结构复杂。小篆则是秦始皇嬴政统一天下之后,设定的通用文字,小篆是大篆的简化体,它匀称整齐,更加便于书写。
但是尽管小篆相比于大篆已经做了相当的简化,但是对于我们这群看惯了简体字的现代人,如果没有专门的训练,看小篆犹如看天书,只能够从它字面上留下的一点点象形痕迹,来判断字意。
我看着石碑上一个个犹如图画一样的字,从头看到了尾,让我觉的有头绪猜一猜的字,不超过十个。
我抬头看了看元宵,元宵正坐在一边满脸戏谑的看着我,我冷哼一声,指了指石碑上的字说道:“看到没有这个字,是个‘石’字,这个两个字是‘土地’二字,而这个字是‘兴’字,兴建的兴......还有这两个字,‘北海’!”
我看到这这两个字,我不由得就是一愣,“北海?贵州这里有海吗?难道是指的北部湾,可北部湾在广西啊!”
听到我这么一说,元宵想了想说道:“虽然我地理不好,但是我知道广西北部有个地方就叫北海!”
我点了点头,“你说的没错,但是这个名字是在清朝的时候才确立的,最早出现也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那个时候已经是汉朝几百年之后了,而在秦汉时期,广西北部一代被称为百越。所以说,修建这块石碑的时候,还没有广西北海这个地名,因为当时它还是百越部落的一部分。”
元宵连连摆手,打断了我,“哎哎!这是玩填字游戏呢?愣猜啊!”
“谁说我是猜的了?”我指了指这几个字“我这不是给你讲历史事实呢吗!而且这几个字我绝对没有认错!”
元宵点了点头,“好好!就算你没有猜错,就算你历史讲的对,那你说说这几个字能说明什么问题?”
我挠了挠头,“这几个字大概就是表明,当年因为要兴建土地庙,所以立了这块石碑。”我看了看元宵接着说道:“道教在汉朝时期渐渐兴盛,于是各种土地庙一类的神社开始兴建,所以这块石碑大概也是这个意思。只不过这个北海,实在是不太明白,也许当初这里还有个地方北海!”
元宵叹了口气,“还北海?是不是有片水,水上有个岛,岛上有座山,山上有座白塔啊!”
我瞪了元宵一眼,“放屁!你说的是北京北海公园!乱七八糟的!”
元宵撇了撇嘴,“还说我乱七八糟,我也不知道你乱七八糟的说些什么!你认识了这些字,然后呢,还能知道什么,比如,你二叔为什么单单留下这块石碑?最起码说这块石碑是谁留下的?”
“哎!”元宵还真是提醒我了,我竟然忘记看落款了,我赶忙去看石碑的右下角,果然一列小字刻在那里,我不由得轻声念道:“丙辰年......福君房立。”
“福君房?”元宵听了微微一皱眉,“福君房是个什么房?”
我表示很无奈,“你有没有点文化,福君房很明显是个人名啊!就是立着块石碑的人的名字!”
“哦哦!”元宵点了点头,“但是谁知道福君房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