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三十年之后,夺天妖女再次出现,疯狂猎杀当初参与过围剿她的借命人,那时候,她已经成为了鬼神。”
“于是,天下借命人广邀高手二次联手,再度围剿沈幽幽。那一次,整个术道聚集了上千名好手,其中借命人就占了五成。”
“那次大战本该惊天动地,最后变成了无声无息。围剿沈幽幽的术士全部失踪,沈幽幽也再没出过江湖。”
我不由得一愣:“那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二百多年之前吧!”陈疏雨道:“这件事想要查证并不困难。因为,地府在曾经重新组建了一次借命人,其原因,就是因为九成以上的借命人与沈幽幽一起失踪。”
我沉声道:“你说,沈幽幽有没有可能就在云林山里?”
“这个……”陈疏雨道:“这个很难说。毕竟当年那场大战并没有见证者。不过……”
陈疏雨话锋一转道:“如果沈幽幽真在云林山的话,魏雪松就一定会来。”
“根据我的调查,魏雪松跟借命人之间有生死大仇。”
“魏雪松的妻儿就是死在了借命人的手里。而且,死状极为惨烈。当年,借命人在追捕一只天级地魂的时候,为了引蛇出洞,干出了用活人去做诱饵的事情。魏雪松的妻儿就是被借命人抓捕的诱饵之一。”
“魏雪松当年在盗门虽然身为长老,却只是占了辈分上的优势,修为和影响力都不算高。盗门不愿意出手替他报仇。借命人那边,也只是轻描淡写的给了他一些补偿,就想揭过这段血案。”
“魏雪松拿到补偿之后,一言不发的离开了盗门,那之后不久就发生了魏雪松盗走盗门至宝,深入云林山不出的事情。”
“如果,从这个角度推断的话。云林山里说不定真藏着夺天妖女。”
我轻轻敲着驾驶台道:“你的意思是说:当年魏雪松深入林云山,是为了放出夺天妖女,报复借命人?”
陈疏雨道:“只有这个答案才能解释,抓捕魏雪松的密令为什么会成为飞帖。因为,凡是进入云林山的借命人都已经死在了沈幽幽的手里。”
我反问道:“那你怎么解释盗门聚集云隐村的事情?盗门,虽然以门派自称,实际上却是一盘散沙,各有传承。仅凭一件信物,就能让盗门臣服?”
陈疏雨无奈道:“盗门对镇门之宝一直讳莫如深,除了极少数的几个人,谁也不知道盗门至宝究竟是什么东西?”
“但是,我敢肯定,魏雪松带走盗门至宝,并不仅仅是为了报复盗门。”
“世上能让盗门疯狂的东西除了惊天的宝藏,就是他们的性命。盗门至宝,肯定跟这两件事有关。”
我沉默了片刻道:“我现在关心的是,那只红鞋是不是属于沈幽幽?”
“如果追杀我们的人就是沈幽幽,那就代表着有人放出了沈幽幽!沈幽幽早不出来,晚不出来。偏偏在这个时候出来,未免有些太巧合了吧?”
陈疏雨道:“可惜,第三间房里的人全都死光了。不然,我们也能问出他在什么地方遇上了那只红鞋?”
叶阳忽然开口道:“当年的借命人,用了什么办法打败了沈幽幽?”
陈疏雨道:“不知道!我只知道,他们第一次围杀沈幽幽,是用人命堆出了战果。至于第二次用了什么办法就不得而知了。”
陈疏雨话锋一转道:“我们还去找钻山豹么?”
“去,一定要去!”我沉声道:“我想知道,老一代钻山豹究竟得到了什么秘密?如果,他真的打穿过云林第九山的话,我们的生路就在他的身上了。”
“我不知道,你刚才遭遇沈幽幽的时候是什么感觉?我却有一种无法与之对敌的无力感,这一次,我们怕是要栽了。”
叶阳沉声道:“没到最后,胜负言之过早。这不像你!”
我再次摇头道:“术士的直觉有时候比天命师的推算还要准确,不信不行!先走吧!现在,咱们就算是想跑也已经来不及了。”
叶阳一言不发的加快了速度,快到傍晚的时候,我们才赶到了钻山豹的老家清河镇。
陈疏雨在后座上坐直了身子:“叶阳,你慢点开。顺着镇子外面的河走。”
“清河镇有句老话:清河路,草河行,清河不见草,有草又是河!我们找找另外一条河在什么地方?”
我转头道:“你的意思是:这个地方还有一条河?”
“对!”陈疏雨道:“这里不仅还有一条看不见的河,那条河还直通阴间。钻山豹的太爷黄柏,就被葬在了那条河里。他爷爷黄信,也是淹死在了草河入口的地方。”
钻山豹顿时瞪大了眼睛:“我都不知道的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
陈疏雨道:“我找天机社买的消息。”
钻山豹被吓了一跳:“咱们两界堂还能跟天机社做买卖?”
在术道上,找风门买消息彰显不出身份,但是能跟天机社合作,却代表着江湖地位。因为,天机社从不理会泛泛之辈。
这就好比,同样是一碗面条,你坐在路边吃,谁都不会多看你一眼。但是,你坐在国际酒店里,哪怕只是点了一碗面条,你也得衣冠整齐才能坐进人家的大堂。
陈疏雨笑了笑没去接话,继续说道:“黄柏那一代钻山豹,攒下了不少家业。日子过的也最是滋润。不过,黄柏却在自己下葬的那天化掉了大半家财。”
“这件事儿,还得从黄柏画棺材那天开始说!”
在东北这边,有囤棺材的说法。
上了岁数的人,都得让子女先把棺材给自己备好,扔在仓房里囤起来。
老辈人看见了自己将来的容身之所,才会觉得安心,村里人也只会认为老人的儿女孝顺,绝不认为这是在咒老人快点死。
棺材囤上了,其实并不算完。
在正式用上棺材之前,其实还有一步要完成,那就是“画棺材”。
东北有些地方的棺材并不是像电视里面演的那样,只有一层单色油漆。或者是只有个寿字花,而是转圈都得画上“二十四孝图”。
棺材盖上,还得用蓝底白字给上三话:“雷公电母要听真,此人阳间有功德,打雷莫要惊他身。”
清河镇一带画棺材,关键就在这三句上。
这三句话不能一次写完,必须把“功德”和“莫要”两个字空出来,专门请先生往上写。传说,打雷劈不劈棺材,全看“功德”那两个字能不能写上去。
可是,老黄家的棺材出事儿就出在了这句话上。
据说,当年黄家老爷子花了重金,请来一位有名的先生给他写“功德”。
当时那排场也是异常的隆重,黄家老爷子那是拿着八抬大轿抬来的先生,这边抬着人走,那边还得有人黄土垫道,清水洒街,那大道收拾得落脚都不见起灰。
看热闹的人都说这个先生的谱摆得太大了。但是,他们也听说过,这个先生,真就当得起这么大的谱。
一心等着看热闹的人,谁都没想到自己真就看着了一个大热闹——摆了那么大的谱的先生,竟然怎么也落不下去“功德”那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