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我隔空对阵的两个人先后被巫咒和命数反噬当场暴毙,傀儡上传来一声怒吼:“蔡文彦,你派出的都是废物吗?三个蜕凡,领着十多个先天高手,不到五分钟就全都没了吗?”
文一了的声音也随之而起:“李魄那边有古怪……”
我还想再听对方说些什么,地上的傀儡就已经燃起了火光。
傀儡没了,我的咒术加持轻易就被人破解了。
我和风若行对视了一眼,立刻往叶阳的方向狂奔而去。
那人说,蔡文彦派出了三个蜕凡高手,我和风若行却连一个像样的人都没看见,那不是说,三个蜕凡都在围攻叶阳?
我俩刚从山顶扑落,就看见叶阳提着长剑站在路边,一动不动的看着远处树林的方向。
我和风若行分作左右,悄然接近叶阳之后也都愣住了。
我看见了三具并排挂在树上的尸体。
这肯定不是叶阳的杀人手法,他从来就没有杀了人,还要悬尸示众的习惯。
我再三确定了那三个人已经断气,才靠近尸体,挨着个检查了一遍:“这就是那三个蜕凡高手?”
风若行也带着不敢相信的语气道:“应该是,蜕凡高手筋骨如铁,刀剑难伤。这三个就是……他们是怎么死的?就算是高上一级的地煞境术士,也不可能悄无声息的杀了三个蜕凡术士。”
叶阳摇头道:“我也不知道,我下来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挂在这儿了。”
我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从轮回司的人出现,到我们战斗结束,前后只有五分钟左右,叶阳追杀十名剑客的时间,甚至比这还短。
这三个人,应该是一开始就在后方压阵,只是他们还没来得及救援属下,就成了挂在树上的尸体。
我从兜里掏出一枚硬币,弹向树梢打断了悬尸的绳索,又重新检查了一遍尸体。
可我却没找到对方的死因。
三个蜕凡高手,就像是被死神的镰刀划过了脖子,没有留下任何伤痕,却被带走了生命。
风若行低声道:“这不会是鬼神之力吧?只有鬼神才能这样无声无息的带走三个蜕凡高手。你说,会不会是神谕诅咒在他们身上应验了?”
“老刘把神谕诅咒送到轮回司去了?”我自言自语道:“那个老货倒是能干出这种事来。可是,不对啊!神谕诅咒既然应验了,也该先找我们才对,怎么先找上轮回司了?”
“难道同样是神谕诅咒,老刘就能在上面做点什么手脚不成?”
叶阳摇头道:“这不是神谕诅咒。”
“神谕诅咒,往往血腥无比,而且发作缓慢,即是在折磨被诅咒的人,也是在震慑其他心怀不轨之辈。绝不会这样无声无息的发作。”
我脑海中的思维连续转动之间,人也站起了身来:“搭把手,帮我把尸体重新挂上去。”
风若行去挂尸体的时候,我顺手接过叶阳手里的长剑削掉树皮,又在尸体上扎了两剑,用血写下一行字来:“我在青岩村等你们。”
青岩村就在距离我们落脚处十几里之外的地方,用上神行秘术,天黑之前就能赶到地方。
青岩村实际上就已经可以算是葬神雪山的外围了,如果我们不计阻碍的话,从青岩村背面就能直插葬神雪山。
老刘给我画下的路线,却是在青岩村落下一脚之后,再绕过雪山边境,赶往下一个地方。这就等于是让我绕着雪山边境转上大半圈,再进雪山。
我没弄明白老刘要干什么,但是,老刘千叮万嘱的让我一定要在这几个固定的地方落脚,我也只能先往那边走上一趟。
我们越是往山里走就越觉得不对劲。
风若行实在忍不住道:“我听赶山人说过,山里有住死人的地方。咱们去的地方,是不是死人村子?”
我也听过这样的传说:
东北除了出马仙之外,还有几个藏龙卧虎的行当,赶山人就是其中之一。
赶山人里藏着术士,却不接术道上的生意,只是凭着一身本事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挖人参,采草药,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帮着熟人山上找人,或者是送死人下山。
在赶山人的传说里,就有很多误入鬼村的传说。
所谓的鬼村,可能是被困在山里的鬼魂自发组成的村子。
可能是因为被邪祟困死,消失在深山中的小村。
或者是,一片山里的荒坟。
甚至,有可能是山中精怪在像人一样建村过活。
总之,就是活人进去,再也出不来的地方。
赶山人,判断自己是不是正在往死人村里走的办法,就是看路。
人迹难至的地方,一般不会有路可言,地上所谓的山路,只不过是被山水冲开的地方。
那些山水冲开的小道上,不到雨季多少也会长些植物。但是,鬼魂常走的地方却是寸草不生,因为那里被鬼魂带过的阴气浸透了地面,野草长不起来。
我们几个脚下面的山路正是如此!
风若行边走边说道:“老刘说没说过,青岩村是什么地方?”
我回应道:“按照老刘给我的资料,那应该是在一夜之间消失的鬼村。”
“很久以前,青岩村就是靠着赶山跟外界交易。每个月都会在固定的时候,把东西交到老客的手里。”
东北讲的老客,可不是常客,熟客的意思。而是常年在山外收人参,收皮子的人。这些人眼光独到,交友广阔,跟赶山人之间交情不浅。
一些关系比较熟悉的老客,甚至会先给定金,定下老山参。
这种交易,可能是需要几年之后,才能从赶山人那里拿到上了年份的老山参。而交易双方,凭借的就是信誉。
山里的生意,赶山人和老客缺一不可。
青岩村的传说,起因就是因为一个老客。
有一年,山外来了一个老客,特意找到了青岩村,跟他们谈了一笔交易。
一开始,村长并不同意接下老客的生意,那个老客也不着急,就在青岩村里住了下来,没事儿就跟青岩村的人套套近乎。
这家缺了什么,那家钱不凑手,他都能及时给弄来。
山里人心思都很淳朴,一来二去个个觉得不好意思,觉着欠了人家的情义,可是村长说什么都不同意老客的那笔买卖。
村里人也只能把山货送给老客作为补偿,老客也不推辞,给了就收,转过眼,就把山货做熟了,打上酒请村里人吃饭。
一来二去,老客跟村里人越混越熟悉,加上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村里人遇上难事儿,还都找他出主意,老客在村里的威望也就越来越高,赫然就是第二个村长。
村长把这些看在眼里,却是一言不发,甚至连那老客的面儿都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