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舞弄了半天,却丝毫没起任何作用,栓子还是疯疯癫癫的。赵晨新说,那女尸,怕不是鬼,而是解尸成了神仙了。他给大家讲了一个传说故事。说的就是古代杰出的书法大家颜真卿。颜真卿本是唐朝名臣,四任监察御史,因受权臣杨国忠排斥,被贬黜到太原任太守。建中四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奸相卢杞上本给德宗皇帝出了个馊主意,派颜真卿前往劝降。这卢杞是意欲借李希烈之手除掉颜真卿。颜真卿去后果然被李希烈缢杀。一年后,判军被扫平,欲将颜真卿的灵柩护送回京安葬。传说迁坟时,却见棺木虽朽,尸体却保存完整,如同活人一样,手足柔软,髭发青黑,双手握拳。族人把颜真卿的尸身移入新棺木中送往偃师北山安葬。后来,有个商人到罗浮经商,路遇两个道士在树下下棋。其中一个道士问商人来自哪里,商人答说洛阳。道士便烦请他帮自己捎封家信。信的地址是“偃师北山颜家。”商人按地址送去,却发现那里是一片坟。守坟的老人接过信来一看,吃惊地说:“这是我家老太师的亲笔信!”真卿的子孙选了个好日子破坟开棺,竟是一个空棺材。于是派人前往罗浮寻找真卿公的下落,但踪迹皆无。又有人传说,颜氏派家中仆人前往郑州征收田租,回来的路上,在同德寺看见颜真卿穿着白衫坐在佛殿上。家仆刚想下拜,真卿公却转身走了,左右的神像跟在左右,出了佛殿,仆人尾随在他们身后,来到了城东北角一处荒废的园中,见有两间破屋,门上卦着箔。真卿公揭箔入内,仆人隔着箔行礼。真卿公问他叫什么名字,仆人通报了自己的姓名。真卿公说:“你进来。”仆人入内,真卿公取出十两金子,让仆人转交后人。真卿公的后人见了金子,即随仆人去寻找真卿公。到了那个院子,满眼荒芜,哪有什么房子。后人便说颜真卿是解尸成了神仙,当了北极驱邪院的左判官。

村民们都问,那真卿公成了神仙,还为子孙后代造福,这女尸成了神仙,咋就害人呢?

赵新晨颇有赵瘸子的遗风,当下叹息了两声,说,仙不害人,人自害己。贪欲啊贪欲。叹息着,摇着头,倒背着手,踱着方步,悠然自去。

栓子的爹娘又去找豆娃。豆娃说:他们,来了。

栓子的爹娘问,谁来了?

2

一支身穿迷彩服的勘探队进驻了牛头村。勘探队开来了两辆大卡车,车上拉着钻机等设备。勘探队除了队长高翔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汉子,其余十七名队员都是些青瓜蛋子后生。冰雪消融的初春,大地刚刚苏醒,麦苗伸伸懒腰,开始吐绿了。队员们在野地里支起塔架,竖起钻塔。村里男女老少都跑来看热闹了。豆娃也来了。春寒料峭,旷野里,一伙村民袖着手,缩着脖子,围在钻塔四周,看队员们下钻。

咱这里还有矿?除了土坷拉子就是泥巴蛋子,还有啥矿?矿在哪儿?

在地底下,很深很深。

莫非,莫非豆娃说的宝就是铁矿?怪不得啊。村民们恍然大悟。

德发老汉眯着老花眼,一脸狐疑地问高翔,你们打这点小孔,就能把铁挖出来?

高翔说:“大爷,打这个孔不是挖矿,是探矿。是把地下的岩芯打上来,检测一下是不是含铁成分。”

“哦,”德发老汉乐了,一摆手说,“那甭探了,甭费那个事了,神娃子早就说了,地下有宝,俺们50年前就知道了,错不了。”

“神娃子?50年前?”

50年前,地质部航测大队在在山东半岛进行航磁探测时,在济宁地区发现了巨大的磁异常。异常面积有150平方公里之广。牛头村的南部,则是异常的高峰点。省地质局派出勘探队在兖州地区做了多次地表路线踏勘,采集了大量的数据,层层测量,定量计算,最后一致认为磁异常为铁矿引起,大约埋深1300米。

高翔问哪个神娃子,村民们把豆娃推到了他面前。高翔弯下腰,和善地问他:“小朋友,几岁了?”村民们哄地一声笑了。高翔莫名其妙地看看大家。德发老汉说:“论理,你该叫他叔。别看他小,50多啦。”高翔说:“哦,人小辈大。”“不是辈大,是年纪大,五十多啦。”德发老汉伸出一张布满老茧的大巴掌。

高翔笑着,打量着眼前的豆娃,全当听了笑话。有村民问,你们打这个小眼,得多少钱啊。高翔两根食指交叉,比划了个十字,又右手比划了个八。

“一百八十万。”

“一百八十万?娘哎。”村民们咂舌,啧啧连声。

德发老汉连连摆手,说:“甭打了甭打了,甭浪费那个钱了。神娃早就说了,地下有宝,他比你们仪器灵一万倍。打一个眼就一百八十万?不值。”

有人问豆娃:“你说有没有大铁矿?”

豆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人们的问话充耳不闻,他懵懵懂懂的,驴唇不对马嘴地吐出几个字:“利莫利亚。利莫利亚”

打到120米深时,塌方了。当时高翔正和休班的队员们在村子里吃午饭,接到甲值班长王远东打来的电话,骂了声娘,扔下碗,带着几名队员去了工地。

为防止温度过热钻头会烧化,刚开始一天只能打四五十米。这一塌方,3天的工作量就白费了。

“挪开1米,重新打。”高翔下了令。

钻机轰鸣着,钻头高速旋转着,向大地腹部深入。130米处,是第四纪沉积物,中间是厚厚的沙层,为防止塌陷,一边打一边往钻头上套铁管。

高翔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和队员们白天黑夜地靠在工地,片刻不敢松懈。打到340米的时候,又卡钻了。

栓子自打疯癫了,没事就爱拖着把大笤帚四处逛荡,这会他游荡到了工地上,正见一辆灰色的面包车从远处驶来,停在了钻塔旁。最先从车上下来的,是一位铁塔一般的大汉。大汉黑红的脸膛,眉目舒朗,头发花白,一米八五的大块头,往那一站,器宇轩昂。紧跟着他下来的,是一位中等个子的中年人,也是黝黑的脸膛,鬓角微霜,敏捷干练。最后下来的,是位长发披肩的窈窕淑女。高翔一见他两人来了,心里立时踏实了。他上前招呼道:“金院长、李主任。”栓子一见那女子,竟举起手中的大笤帚,像扑蜻蜓一样,冲着那女子劈头盖脸地扑了下来。幸亏那个叫李主任的中年男子眼疾手快,一把把她拉到了一旁。栓子喊着:“鬼,鬼,她是鬼。”又举起了大笤帚。吓得那女子东躲西藏。副机长孟兆霖从钻台上跳了下来,挥起把铁锨,将他大笤帚磕飞,骂道:“靠,我看谁都像大闺女,你个疯子,看谁都像鬼。”

德发老汉赶着一群羊,从山上下来,看见了,连忙呵斥他:“去,还不赶快家去!在这疯什么疯!”

栓子拾起大笤帚,用袖子一抹鼻涕,拖着他的武器晃晃悠悠地走了。

李主任问,文老师,你没事吧?

那女子回过神来,说,没事,这是个疯子啊?

孟兆霖笑道:这疯子,就爱扑长头发的女人。看来他也不疯啊,也爱大姑娘。

高翔说:“去,什么大姑娘,这是林院长请来的大作家文静老师,来咱这体验生活的。这是咱院的副院长、高级工程师金忠奎,这是高级技师兼项目主任李国义,大家都认识吧?”

孟兆霖、王子斌、徐波都说认识认识,目光不住地往文静身上瞟。文静微一笑,伸出一只白皙的手,与他们轻轻一握,说:“我比你们都大,就喊我文姐吧。”

钻机又飞快的旋转起来。高翔让孟兆霖带几人去村里。村里人听说来了个女作家,都跑出来看稀罕。朴实憨厚的庄户人,对文化人有着一种近乎崇拜的敬重。婆姨们打量着文静,嘴里夸赞着,好奇地问这问那。文静很快就感觉有点不大对劲了,有个人一直在盯着她。寻着感觉望去,发现盯着自己的是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这个小男孩就是豆娃。

豆娃在离她几步远的地方,眼珠不错地盯着她。豆娃的眼神,不再懵懵懂懂,迷离飘渺了。他那一双乌黑清亮的眼睛,精光四射,犀利幽深,如果单看这一双眼睛,这眼神,文静怎么也不会相信这是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文静走到他面前,弯下腰来,微笑着问:“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豆娃伸出一只脏兮兮的小手,一把攥住了她胸前的一个项链挂坠。他这个出人意料的动作,让几个大娘大婶过意不去了,她们怕冲撞了城里来的作家。赵大娘说:“你这娃子,快松手。听话,松手……你说这娃子,今儿怪吧。”

豆娃死死攥着,就是不撒手。豆娃娘也来了,豆娃娘已经快80岁了,白发苍苍,老态龙钟,柱了根拐棍子。豆娃娘举一下拐棍子,作势要打。

文静依然笑着说:“没关系,别吓着他。小孩子好奇而已。”她从颈后松一下绳扣,把挂坠摘了下来。豆娃把拳头举到了眼前,张开了手。这是一块灰绿色的像玻璃一样的挂坠,不规则形状,未经雕饰,只用银子镶了个边框,很随意的穿了根红绳子。

赵大娘问这是个啥?文静说是块陨石,他喜欢,就让他拿着玩吧。赵大娘问陨石是啥?孟兆霖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石头。

豆娃凝视着挂坠,眼神又迷离飘渺起来,他懵懵懂懂的,嘴里咕哝着:“利莫利亚,利莫利亚,利莫利亚。”

豆娃》小说在线阅读_第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千江月wq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豆娃第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