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个答案后,郭明义当场石化。
莫陵怒不可遏地上前揪住鉴印大师喝道:“老头,你是来涮我们的吗?”
鉴印大师一脸镇定地道:“这么大的事情,谁敢开玩笑?退一万步说,除了姜子牙,谁又有这份功力能够将如此可怕的仙器封禁?”
莫陵这下子真是哭笑不得:“你是要我们拿把刀子抹了,然后上天庭去找他吗?”
鉴印大师冷静地分析道:“据我收集到的史料所知,姜子牙同志并未能封神,而是一直留在人间,最后不知所踪,成仙有可能,轮回也有可能。”
“封神?”这两个字触动了莫陵的一些回忆,他突然想起鉴印大师有个宝物可以时光倒流,不由得身形一凛:“等等,老头你莫非是要我们回去封神时代?你的宝物能够倒流这么长的时光?”
鉴印大师意味深长地看着他道:“老衲此宝并非因时间长短而决定是否倒流,而是看机缘有没有到。”
郭明义和莫陵两人顿时都惊呆了,毕竟回去封神时代可是前所未有简直石破天惊的策划。这样疯狂的举动也真的只有鉴印大师这种非人非妖的怪物能够想出。
郭明义颤抖着声音问道:“大师确定这个法子可行?且不说封神时代英雄辈出,几乎人人都有比菩提强上百倍的神级功力,就算我们拼死见到了姜子牙,你能担保他一定愿意教给我们破除的符咒?”
鉴印大师道:“当然不确定,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你们已经面临最坏的境地,与其被菩提杀死,还不如被封神杀死,倒还光荣得多。”
这番惊天骇地的理论让郭明义顿时哑口无言,反倒是旁边的莫陵突然莫名兴奋起来:“对了,我想起来了,封神演义里说姜子牙可是元始天尊的徒弟啊,这是不是意味着我甚至有可能见到三清?”
鉴印大师含笑道:“理论上有这种可能。”
莫陵当场激动了:“我去。”能够见到自己毕生烧香崇拜的神灵,那是一种多么无上的荣耀,是一种多么彻底的精神满足,可以胜过所有的恐惧和惆怅。
莫陵一口应允,郭明义就变成毫无退路了,他对见三清毫无兴趣,就连如来亲临也勾不起他半点兴奋,他考虑的是姜子牙当年既然不惜动用这么厉害的法术封禁仙器,说明他认为这个仙器存在巨大的危害,那么他们俩有什么理由可以说服姜子牙把解禁的咒语交出来呢?
这老头太过牛逼,打是肯定打不赢的,唯有智取。
郭明义终于也松口了:“好吧,我也去,但我有一个条件,给我三天,三天后出发。”
莫陵奇怪地道:“你要三天做什么?”
郭明义瞪了他一眼:“我要通读封神演义,最好每一个字都能背下来!”
鉴印大师道:“老衲忘了提醒你们了,此次你们回去,还是跟上次一样,不能改变任何历史,除了姜子牙,不能跟任何人交谈,也不能给任何人看到,否则乾坤逆转,所有的后果都将降临在你们身上。”
两人齐齐答应,能够从封神时代尽快脱身是共同的梦想,谁愿意在那个恐怖的年代呆久一点呢?
三天后,郭明义和莫陵如约前来找鉴印大师,鉴印大师也早就拿出了那个宝物,三人约定以三个小时为限,三个小时之后不管姜子牙是否同意传授咒语,也不管二人是死是活,就算是尸体也必须传送回来。
这一次传送的痛苦比上次却要小很多,郭明义和莫陵只感觉眼前一花,再定神细看时,就发现眼前的风景变了模样。
鉴印大师和他的小院落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广阔无垠的荒壁,褐色的岩石上裂缝嶙峋,连青苔都没有长一点,四周静悄悄的毫无声息,唯一可以说明这里还是人间的就是远处立着的两根高高的竹篙,在竹篙的顶端悬挂着两个已经风干的头颅,有几只苍蝇还盯在上面,让人看不清头颅的面容。
郭明义皱了皱眉:“完了,我好像忘记问大师应该如何找到姜子牙了。”
莫陵蹲下身来仔细辨别地形:“不急,看这样子,当时周武王伐纣时期,军队人数众多,很容易可以发现,只要找到周军就可以了。姜子牙是军师,肯定在中军大帐。”
郭明义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就是这样才麻烦,我们怎么进大帐?大师告诫过不能和任何人碰面,再说,你能打得赢哪吒?”
正在两人冥思苦想之间,后面突然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两位小哥蹲在此处意欲何为?”
莫陵吓得当场就跳了起来,此人能够悄无声息来到自己身后而不被察觉,功力非同一般,更重要的是破了鉴印大师“不得碰见任何人”的告诫,还不知要承受什么后果。
回头一看,却是一位身材矮小面白短须的老头,身穿粗布衣裳,手里拿着一根破木头削成的拐杖,神情和蔼。
郭明义心想,反正已经碰见了人,干脆就不忌讳了,于是开口问道:“阁下可知姜子牙在何处?”
老头呵呵一笑:“老朽正是。”
莫陵的推测被证明全错,周武王已经取得天下,而姜子牙辞去了所有官职,来到了这片荒芜之地,一意潜修,不理世事。至于他们所看到的竹篙上的人头,则是由于附近村民行祭神仪式留下的痕迹。
商周时代,民风偏于粗犷血腥,不少村落盛行活祭之法,或是抓来敌对的他村人,或是在自己村里选一两个,杀掉祭祀上天,好保佑这一年风调雨顺。
姜子牙将郭明义和莫陵迎进了自己简陋的草屋,拿出珍藏已久的佳酿款待,态度之热情让郭莫二人心里不停打鼓,根本不敢尝一口。
郭明义实在忍不住问道:“姜……姜……姜太公为何不问我二人因何而来?”他实在不知道应该称呼姜子牙什么。
姜子牙微微一笑,安然落座:“老朽何必相问,早在伐纣军中,便曾卜得一卦,言千年后有贵客相访,想必就是二位。二位远道而来,只怕对老朽是有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