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自此以后,红珊没有再回‘虚无岛’,而是留在这里帮忙料理那许多病患。

这里的乡民得红珊的翠色昆布相助,不出半月已然全部痊愈,这片海滩更是生机一片。

众人敬重红珊方铮二人,更是礼遇,不时将那打得的鱼虾送到县衙,虽不是什么贵重的物事,但众乡民拳拳之心可见一斑。

虽然疫情已解,但民生依旧困苦,由于当地土地大多泥泛白霜,根本无法耕种,所以村民所吃的粮食百分之八十是拿打得的鱼虾到邻县兑换。

而潮信有期,并非全年都有丰足的收获,尤其是到了寒冬腊月,更是难熬,唯有趁天气好的时候多多撒网,贩卖所得银钱留着过冬只用。

可是拿钱去买粮食,也抵不住商家哄抬米价,若是遇上大荒年,三吊钱都不见得可以换回一袋米粮。

方铮虽到任不久,但翻阅县衙中历代县志,隐隐也为即将到来的下半年生计而忧心忡忡。

红珊见方铮时常愁眉不展,也时常劝慰,偶尔陪同方铮去渔村查看,两人朝夕相对,日久生情。

一日红珊外出半日,突然快步奔回县衙,满面欣喜,拉了方铮一同去往海边。

方铮到得海边,远远看到岸边一大块平面礁石在烈日下泛着白光,走近一看,却是礁石表面细密的覆盖了一层白花花的细粒!

“这是?”方铮迟疑的伸出手指蘸了些许,只觉得颗粒细致均匀,放在口中一尝,只觉得入口咸鲜,竟然是上好的盐粒,却是潮水退却,遗留在礁石上的海水蒸发结晶所得!

正在惊诧之际,又见红珊招收示意,只见礁石后几个顽童正架起一口铁锅煮水,锅边早凝结了一层白霜,红珊取过锅铲就着锅边一刮,铲里依然多了一撮黄白之物,赫然是熬煮而成的盐晶!

红珊笑道:“都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里海岸辽阔,日照充沛,海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便是天然的一片上佳盐田。若是善加利用,纵然暂时不比的四川井盐、山西池盐名声赫赫,假以时日,也可为天下珍馐一味。”

其实当地乡民也曾用过小锅煮熬海盐用在日常饮食之中,但如此颇费柴火精力,需的多次熬煮,去除杂质,而到最后反而所得不多,也就更没有人想过利用当地环境大量晒制海盐,而今听得红珊言语,方铮心头豁然开朗!

想这片海岸辽阔,若是在沙地设石潮滞留海水,即可坐等海水蒸发结晶,这么一来倒是省去了之前的一番劳碌,只需再加筛选过滤,最后熬煮所得便是上好的精盐!

有大量精盐出产,则可以此改善当地民生!

方铮拍手叹道:“好个靠海吃海,若是取得官盐置办,这里的乡民也不不必饱受风浪之苦出海渔鱼,更不必畏惧寒冬缺衣少食!”言罢欣然握住红珊手掌:“红珊,若是没有你,也不知道还要多久才能解我之惑……”

红珊任他握住手掌,心头自是甜蜜,莞尔一笑:“那我们还等什么呢?”

方铮哈哈大笑:“不错不错,立刻回县衙写折子去!”

两人相视一笑,心中俱是温馨一片,一路携手而行,周围乡民见到,都微笑目送,皆叹好一对璧人。

方铮依红珊之法,亲手晒制海盐,精心筛选煎煮所得约半斤之多,盐色雪白,颗粒细致均匀,成色上佳。将这半斤精盐置于锦囊之中,外面重重包裹油布防潮,交由专人连带上书的奏折一起快马上京,直接交付盐铁司。

此番奏折未经层层上报,直接由盐铁司转陈徽宗皇帝。奏折中字肯意切,字字珠玑,徽宗本是爱才之人,自然大加赞赏,更见得随折附上的精盐的确品质上佳,岂有不准之意?

很快批示的文书就下达到方铮手上,对于方铮而言已是天大的惠赐,从此便可着手建设盐田的工作。

有知县大人的号召,当地乡民自然响应,纷纷奔走相告,出人出力。

人多好办事,不出一个月,海滩的盐田初具规模,上千个石凿盐槽,大的宽如澡盆,小的也有脸盆大小,当地乡民数百,除去老弱病残,都致力其中,虽烈日曝晒,人们也依旧兢兢业业。

方铮身为父母官,也自然不落人后,这般辛劳下来,楞是把个白面书生晒成了紫面汉子。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样一个月下来产量居然有十万斤之多!

精盐由就近盐茶司派专人押送,而朝廷支付给盐工们的工钱口粮也颇为丰厚,比之从前,实有天渊之别,自此方可养妻活儿,解决一家老小的生计。

这般巨变,更使得当地名声在外,不少邻县的姑娘也纷纷嫁入此地,一时间喜事频传,该地人丁更是旺盛许多。

方铮见得这等改观,心中自是欣喜,上表户部,请求将那不毛乡的名号改为盐田乡,这等政绩通达,自然得以应允。

半年后,一块新界碑立于海滩盐田之侧,上书“盐田乡”三字,字迹飞扬挺拔,却是方铮亲手所书。

这般忙碌之后,盐田事务已然步入正轨,以盐产抵偿赋税,换取工钱,盐田乡已然富裕不少。

而红珊与方铮朝夕相对,情谊更深,方铮也觉应当再进一步,成就两人的终身姻缘,于是托的村中的媒婆王三姑向红珊提亲,想要上门拜望红珊父母。

红珊只说父母早亡,终身之事可由自己做主,欣然应允了婚事,言道大婚之日,唯有几个幼时手帕交会来观礼。

这县中之民本就对方铮和红珊颇为爱戴,见得县大老爷要办喜事,自然奔走相告,帮助张罗,由渔村到府衙一路张灯结彩,便是过年也不见得这般热闹。

觅得良辰吉日,一路吹吹打打,将红珊迎进县衙,全县道贺,而正如红珊所言,女方宾客只有两名女宾,一个年方十四,另一个则比红珊还大上几岁。

新郎方铮便是在那时第一次见得鱼姬明颜两人,只觉得都如红珊般俊秀,不似常人。

只知鱼姬在东京汴梁经营酒馆,心想这天长水远的还赶来道贺,足见与红珊感情深邃,自然以上宾之礼相待。

众人在衙门外的空地上宴开百席,饮酒相庆,而新娘红珊被送入洞房,身边唯有鱼姬明颜相伴,说说姐妹间的体己话。

鱼姬打发明颜去房外搬张凳子坐定,一一打发想要进来闹房的宾客,明颜自然是刁钻古怪,滴水不漏。

而鱼姬与红珊在房中促膝长谈,说的却是另一件要紧的事儿。

几番言语下来,鱼姬知红珊心意已绝,于是自袖中摸出一个巴掌大的玉壶交由红珊:“既然你心意已定要留在尘世与方铮白头偕老,当姐姐的唯有祝福而已,这里有瓶新炼制的‘障灵酒’,你若服食,自可屏蔽你身上的灵气,避人耳目,免得日后有人追究你混乱三界的无稽之罪。”

红珊心中感激,自是将那玉壶收下,口中称谢。

鱼姬继而言道:“只是喝了这酒,你就不可以再使用法力,也会如同凡间女子一般逐渐衰老,倘若有一天你有反悔之意,便摔碎这个玉壶,我自会自汴京来此,再想法化解。”说罢叹了口气:“前途茫茫……总之还需小心……”

言之于此,已然起身告辞,出得门外见明颜还拦着新郎官百般刁难,于是掩口一笑,上前打得圆场,众喜客拥着方铮挤进新房,房里顿时呼喝嬉笑,闹个不停。

新郎新娘也只得任由喜客们耍弄,虽各自羞涩,但心中均是甜蜜。

鱼姬明颜飘然出得府衙,不多时已然消逝在衙门外的喜宴之中,众宾客都未差觉,宴饮正欢…….

红珊与方铮成婚以后自是夫唱妇随,柔情蜜意两情缱绻,一年之后喜得一女,取名清泉,一家三口,合乐融融,人人称羡。

清泉生的粉妆玉琢甚是可爱,眉间一点亮采灼灼生辉,且天生神力,在县衙姗姗学步之时就曾独力推倒门口的鼓架,到得周岁之后已然可跑可跳,远比寻常五六岁的孩童还要稳健。

县里的老少们见到,都称之为神童。

方铮自然心中欢喜,虽然时常觉得这个孩儿与一般孩童全然不同,但也不做他想,越发疼爱这个小女儿,就连去乡间视察盐田之时,也会偕同红珊抱了清泉同往。

鱼馆幽话》小说在线阅读_第4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瞌睡鱼游走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鱼馆幽话第4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