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第一次见到老石灰的时候它还没到我小腿肚,它被链子栓在门口,破旧的搪瓷碗中堆满了带着油星的杂菜和剩饭。我随手把马哥一根吃剩下的羊骨头丢到它面前,这条狗听见响动,只是微睁开一只眼睛看了看我而后又偏过头去继续假寐。对了,就是那种假寐的姿态很特殊,似乎那个狗身子里是有异样的灵魂的。当时就有种汗毛倒竖的感觉。

我问范志超,这狗怎么这么嚣张,连骨头都不啃?范志超只是说他家老石灰听话,从来不吃外人投给它的食物。说着,范志超丢出去一根还连着肉的羊肋骨,老石灰蹭一下就站起来了,稳稳地接在嘴里。我忍不住打趣马哥说:“马哥你瞧瞧,你碗里的骨头连狗都不理,就你啃得津津有味!”

“你小子找修理是不?”马哥粗手大脚扑上来,一伙人又嘻嘻哈哈打闹开。

第二天,范志超说是带我们去塘子里摸鱼。那些年山上就有被圈起来的塘子,清粼粼的,养了大个子的草鱼和白鲢鱼。只要翻过防护铁丝网,把裤脚扎起来,穿着水鞋下去摸,不到二十分钟,上来把裤子一脱,蹦蹦跳跳的鱼儿像洪水一样泄一地。

养鱼的人一般都会养几条看山的狼犬,一有生人路过就嗷嗷乱叫的那种。怪就怪在,老范只是带了老石灰去,远远地让老石灰盯着那几条黑狼犬,几条黑狼犬畏畏缩缩,大气不敢喘一口。

当时我们都夸他,真是养了条了不得的狗!

那之后听说老范念了卫校,后来在他们村子开了诊所。高中之后我们都没怎么联系,这次回县城我下定了决心要去安华山上看他。那时候中学的同学都不在家乡,只有马哥念警校毕业分配了过来,我找到马哥,在家乡园请了他一顿饭,想拉他一起去看看范志超。马哥十六岁的时候就魁梧的很,一米八左右的个头一百公斤;好久不见,瘦是瘦了,也大概八十公斤左右。跟他走在一起一定要大步迈朝前,让他跟在身后,这样倍儿有面子,怎么看都像是老大带了个打手。

马哥在餐桌上一直都是个很爽朗的人,这次却有些支支吾吾,我问他关于范志超的事,他都笨拙的躲躲闪闪。毕业后跟着老板混,什么人什么德行,什么事什么模样我也略知一二。

“马哥可不带这样的,咱哥几个到底有什么好隐瞒的?你就是当了你的丨警丨察再代表国家代表正义也不能不管吃一碗饭的老同学吧?”

马哥几杯酒下肚脸涨得通红,已经有话在他嘴里呼之欲出,“滴滴滴”三声,他掏出手机看了个短信,脸色立刻恢复正常。马哥当即拿起外套起身对我说:“你先就别去那地方啦,听我的没错!实话告诉你,老范没在那,他在哪连我都不知道。所里有正事儿,估计又是狗事儿!哎,这年头人跟狗和在一块儿闹事儿!改天到我家,我让你见见我家你嫂子。”

“什么?嫂子?你结婚啦?”

“再过几个月儿子都有啦,不说了,我赶时间!”

马哥临走不忘问前台要了一包“新势力”,当然我请客我开钱……

谁会知道那天晚上,马哥差点一命呜呼!

我叔叔婶婶都是县城的小生意人,我小时候他们做过冰棍、卖过汽水、烧烤、报刊杂志……五年前终于有钱开了一间茶馆,底下卖茶叶,楼上打麻将,提供茶水果盘等。正如老舍说的那样,茶馆就是社会的缩影,三教九流各式各样的人物来来往往,这里也不例外。

傍晚,成群的蝙蝠朝着田野深处乌拉拉地飞过。一群闲下来的人纷纷聚集到“古滇国”茶园。他们习惯坐在一楼大厅里的巴西黄花梨木大桌前先品几口老板娘泡的古树普洱,等打麻将的战友来齐了在上楼打麻将。见我来,他们都会开玩笑打招呼。我就是在叔叔婶婶的茶馆里拓展交际圈的,别看这小县城的茶馆,我在这里认识了至少四个身价上亿的土富豪。

其中有一个做烟花爆竹的老板,他是“江川县烟花爆竹烟花联合会”的会长。这里叫他外号“高鼻子”。高鼻子三个字叫着叫着就成了“鼻子”,他媳妇儿成了“鼻子媳妇儿”、他儿子成了“小鼻子”。经常能看见他打电话时这样说“我,鼻子!”

这个人风趣随性地很,县城外的小环山上有他的几座工厂,平时总能看见焰火在环城的山上五光十色的开放。那是他们焰火厂在做实验,有一次,他醉醺醺地打电话给我说:“我,鼻子!快看小环山,这可是首发专利!”

我叫上小侄儿一起站在楼顶朝小环山张望,顿时傻了眼,只见鼻子形状的五颜六色的烟花一波接着一波,整个小环山一次又一次长出花花绿绿的“鼻子”……

这个人经典的故事很多很多。打越南的时候他曾当过通信兵,见多识广,人缘好,交际圈也扩。前几年他们受外交部委托向西南边陲某国家赠送国庆烟花,回来时是我接的机。餐桌上他就侃起来,某国家的总理观赏完国庆烟花表演后热情地握住他的手用普通话说“是谁做的,太美了!”

鼻子笑呵呵地搂过那位总理的肩膀用江川方言:“把他妈日,这回有脸了跟总理照个像!”

酒桌上,随行的翻译经他一提醒笑得前仰后合涕泗横流啊!

这里之所以要提鼻子这个人,是因为马哥出事的那天晚上他也在,而且发生了一件相当不可思议的事!

以下事件的情节是根据不同人在事后的回忆整理出来的,前面已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原原本本的记录一件事的来龙去脉。这其中多少真多少假我也说不清楚。

马哥从警校毕业实习转正已经三年了,他认识了县小学教语文的小杨老师。结婚快两年了,他说唯一的遗憾就是当年联系不到我这个大江南北到处跑的野同学,没能请我喝上喜酒。

跟马哥在一个队里的有个实习小丨警丨察叫刘大海,是我一个远房亲戚;还有他们队长“老包五”,远近知名的找茬队长。之所以说他是找茬队长,是因为他总是能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威逼做小生意的人请他吃饭,对他点头哈腰。记得叔叔婶婶的茶馆刚开起来的时候,来了几伙赌博的人,大概是有人输了不服气便去举报,老包五立刻派人来抄了,不用说,罚款的干活。容留赌博是没注意也是店家的错,这没话说。后来,老包五总是带着人隔三差五地来查这查那:卷烟零售许可证、营业执照、食品卫生合格证……总之没有一样是派出所该管的!

狂犬危机——亲身经历全城灭狗的人祸与鬼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狐説八盗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狂犬危机——亲身经历全城灭狗的人祸与鬼事第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