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
17.3
云中君走进了自己的记忆,又一次回到了那个夏日的午后。他和原长青顺着冷泉边的小径慢慢地走着,一直来到温房尽头的围栏处。
“长者从哪里来?”原长青停了下来,问道。
“东方。”云中君的回答很简单。
“我见过这个标记。”原长青用手轻轻拍打着温房木梁上的一个图案,一朵漂浮的花旁配着七颗星。
云中君退后了一步,他警觉起来。
“我曾经见过一个女人,非常美的一个女人。可惜她不能说话,有人用刀割掉了她的舌头。那时候我还是个小孩子,经常可以看见她用树枝在沙土上画着这个东西。可能有一点不同,但差不多,是这样的花纹。”原长青蹲了下来,在地上画出了他所说的那个图案。
云中君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什么事?”述衍问道。
“一件发生在几百年前的事。有一个无名的年轻女人,死前画下了那个图案。”云中君指了指石墙的一个角落,果然那里有一个朵花,七星环抱。图案的纹饰述衍从未见过。
“这件事很重要吗?”述衍问。
“原长青说,他看见了那个女人。”
述衍明白了。
“也许不是一个女人。”
“只能是一个女人。原长青所画的图案和那个女人画得一模一样,但和我的这个并不完全相同。”
“你亲眼见过她?”
“是。”原长青站起来看着云中君,“我见过很多人。”
如果原长青真得如他所说,亲眼看过这个女人,那么他的岁数之大,可想而知。云中君惊愕地看着眼前的年轻人。
“我知道你在寻找什么。”原长青笑笑说。
“什么?”
“梵谷。传说中的永生之谷。”
云中君在原长青的面前似乎毫无秘密可言。
“难道你想长生不老吗?”原长青问,“你不像是这样的人。”原长青看穿了他的心思。
“自古君王将相,有几人不想长生?当今大汉的皇帝,遍访方士仙人,不也为了这个么?”
“你听过上古三族的传说吗?”原长青问道。
云中君摇了摇头。
“他们是一场大战后的遗民,据说,战争的胜者最终可以进入不死的永生之野,败者被被放逐,注定将要灭亡。三族就是那些被放逐的人。”
“那些胜利的人,他们真的去了永生之野吗?那些战死的人呢,他们又为了什么?”云中君带着讥讽说道。
原长青笑了笑,说:“大战的胜者是少典氏一族,除了有黄帝驾龙归西的事,倒还真没有听说有人去了永生之野。真是很奇怪,原本以为一切只是上古的传说,谁知道又无意中听人提到了三族。三族通婚,互相扶持,据说勉强活了下来,又说他们找到了进入永生之野的大门。那扇门便在梵谷之中。”
“梵谷在哪里?”
“除了三族之人,外人不得而知。但他们最终没有走进梵谷。因为又过了很多年,三族的人最终放弃了。他们裂玉为约,从此弃世。不再寻找前往永生之野的道路。”
更新,接着更新!
17.4
“那块玉的名字叫做鸾凤九歌佩。”云中君看着述衍,“传说它是黄帝时代的遗物,是指向永生之野的唯一信物。三族曾经相信,进入永生之野的秘密就藏在玉佩之中。”
“如果三族找到了玉佩,也找到梵谷,为何又放弃?”述衍问了一个当年云中君也曾问过的问题。
“离开永生之野后,各族四散飘零,逐渐消失于荒野之中。只有三族,一心期盼重回永生之野。也是机缘巧合,这些流亡者竟然活了下来。只是多年之后,他们终于明白他们为这一切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什么代价?”云中君听他说得有些阴深,寒意从心底而起。
“我不知道。”原长青摇了摇头,接着说,“三族自知天命早已注定,他们当时所作的一切努力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
原长青叹了口气,又说:“我相信三族的确曾经获得进入他们渴望已久的永生之地的机会,但一定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让他们最终做出了放弃的选择。我想,他们的决定是正确的,永生并不是一件幸事,因为永生的人是被遗忘的人。”
“我并不为永生寻找梵谷。我只想寻找一种治病的良药,它也许能够挽救很多人的生命。”云中君说出了他毕生的心愿。
原长青眺望着远方山头的浮云。
“如果死亡是治疗疾病的良方,我们又何必拒绝呢?”
“他错了。”述衍说道。原长青错了。
“错了?”云中君不解地问道。
“是。三族从未获得进入梵谷的机会。他们得到的是别的东西。”述衍说。
云中君更加不明白了。“他们得到了什么?”
述衍摇了摇头。他不知道,三族得到了血约,他的母亲没有来得及把这个秘密告诉他。但他的母亲确实说过,三族不得进入梵谷。就这一点来看,原长青没有欺骗云中君。
原长青在谈话的第二天离开了双泉谷。他要继续他的旅程,寻找故乡云谷。
临走时他取出了一卷东西,交给了云中君。
“我曾经机缘巧合,得到这些图画。今日一别,大概再难相见,这些画就权作辞别之礼吧。也许你看过画后,会另有所思。”说毕,原长青长作一长揖,飘然而去。
云中君看着石墙上的十二幅画,原长青的音容笑貌似乎又在他的面前浮现。
“可否容我在这里多看一会儿?”述衍问道。
云中君点点头,说:“你尽管看便是了。”
云中君走了出去,留下述衍对着画作,苦苦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