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说:小抠被这么一戏弄,肯定气得要命,明年你要到他家,他也会给你吃炒竹笋的。
大抠说:他那两下子,哪能跟我玩,我明年开春主去,他还怎么给我吃老笋子呢?
一晃冬去春来。这天大抠来到了小抠的家。一进门也是气鼓鼓地朝板凳上一坐:表弟呀,你说气人不气人,我一大清早就到油坊买了两斤小磨麻油,想让你们尝尝那家小磨麻油的香劲,嗨!半路上栽了一跤,瓶弄打了。
说着举起手中的瓶嘴儿。表兄弟伤痛了一会儿,小抠两口子主动到厨房弄饭去了。
就听表侄在院中将鸡撵得嘎嘎叫,大抠在堂屋里大声喊:表弟呀,简单点。
小抠在厨房答应着说:没弄什么,就炖了锅鸡汤。
大抠心想,这家伙舍得炖鸡汤?就是炖了,那鸡可能比鸽子大不了多少。
开饭了,大方桌子中间放了个大瓦盆,大瓦盆里大半盆混浊的水,隐隐能看到水中有鸡蛋花。
大抠一看心想:好家伙,难道这就是鸡汤?小抠一边解释一边说:表哥呀,没想到你来的这么早,要是秋天来,这只鸡蛋抱出小鸡过一个夏天,小鸡就能长到二斤多,那时不就是一大盆香味扑鼻的鸡汤嘛!
大抠很生气,想数落小抠几句,但又一想,小抠怎么也比自己大方,汤里孬好还打了一个鸡蛋。
不一会表侄儿捧着几张纸进来了,一进堂屋就热乎乎叫着:大表伯,我给你弄了几块大饼!
大抠一看纸上画了几个大圆圈,圆圈上还有星星点点,大抠问:大侄儿,这星星点点的是什么?
表侄说:那是黑芝麻。
大抠也不敢再待下去了,那肚子早就唱大戏了。一路上大抠想,这小抠一家子还是没玩过自己,除了那汤里放了一个鸡蛋外,这侄儿的饼上也多了些黑芝麻。”
说完这些,把我们所有人都得哈哈大笑。
马丽在旁边听了,也忍不住捂着嘴笑。最后倒是马丽最为公正,她把这些茶叶按我们的人头平均从新计划,然后每个人都分到了十分均匀的数量。
倒是黄教授在旁边看着我们又说又闹,他倒是十分悠闲自得的样子。
黄教授对我们说。
“小的时候,我认识一个刘爷,刘爷是个精廋的老头,小时候只要一听到劳苦大众脸黄饥廋,就会使我联想到刘爷的相貌。他特爱喝浓茶,又爱煽凉,关键是他很会讲故事。所以,每次斟茶,最后一杯茶斟完,我就拾起芪叶扇,站在他身后,他左手一挥,我就开始煽扇,而他“哼哼”两声过后,就开始讲古了。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故事就是刘爷讲的茶鬼的故事。
应该说,刘爷的这个茶鬼故事是一个系列,他随时随地的就能编出一套来。而在他的故事里面,茶鬼有时在阴间,跟阎罗王和喽罗兵将们斗智斗勇;有时就会在天上,和玉皇大帝神仙菩萨耍些小聪明。简直是一个孙悟空的化身。
每当刘爷讲到茶鬼的时候,刘爷就会手舞足蹈,皮包骨头的脸上青筋暴出,而平时无精打采的昏花老眼反射着巷弄里的寒光,一副神采奕奕的模样。
但一直到刘爷离开了人世,他也没说明茶鬼名字的由来。当我问起为什么会叫茶鬼的时候,他总是用另一个关于茶鬼的故事引诱我,使我无法刨根问底。
有时故事还没讲完,我奶奶就悄不作声地拎起我的耳朵,大声说道:“还不赶快回家吃饭!你也想变成那茶鬼?”
于是,故事只好等到下次刘爷来喝茶时,再让他续讲。而在这当中的日子里,我就拼命地回忆刘爷所有的茶鬼故事,试图把它们串成伴我进入梦乡的“一千零一夜”。
有一次,刘爷讲到茶鬼诈死。
他说,茶鬼原来是深山里的苦孩子,从小没爹没娘,是猴子大王的果子喂大的。茶鬼第一次跟茶打交道是猴王教他的。
春暖花开的一天,猴王带着猴子们采了一篓嫩茶叶,护送茶鬼来到镇上的一家药铺。
把少年茶鬼推到柜台前,给掌柜的作揖磕头,流着泪求药铺的掌柜收留少年茶鬼。
掌柜收留了这个逢头垢面的野孩子,并用他带来的嫩茶叶,治好了许多镇上人的过去治不好的病。
此后,猴王每年都送几次嫩茶叶到镇上来,看望少年茶鬼。直到猴王在一次送茶叶下山的途中,被猎人猎杀,小猴们四处逃窜,少年茶鬼得知消息后,才辞别了掌柜师傅,开始了他作为茶鬼的漂泊生涯。
茶鬼所到之处,用茶给人治病,茶到病除;侠肝义胆,锄暴安良;身手敏捷,智勇双全;诙谐幽默,可亲可敬。留下一身美名。
一次,他来到阳羡镇,用当地的紫沙茶壶泡茶,发现茶的味道特别好,放在壶里的茶隔了几天还不变味。
于是,茶鬼就向做壶的师傅讨教其中奥秘。但是,不管茶鬼好说歹说,死缠烂磨,做壶师傅就是不肯说。
后来,有一个和尚知道了这事,就对茶鬼说,和尚告诉你奥秘,但是要有交换条件。条件是,茶鬼也要把一件和尚不知的奥秘说出来,否则就必须死,因为只有死人才不会泄密。
和尚先说,阳羡紫沙,天下一绝;沙中带泥,泥中含金;湿泥可塑,烈火成金;金中带沙,便可透气;泥沙含金,经久耐用。你可知否?
茶鬼初到阳羡,哪知天下有这种矿物。只好搜肠刮肚想奥秘,以免一死。
茶鬼说,天下茶叶,大师能知几种?大师说,菩萨只有一个,和尚有多少?茶鬼一想,没能难住和尚,只好作罢。
第二天,茶鬼说,为何有好茶的地方没有好壶,有好壶的地方没有好茶?和尚说,西方有神僧,东方出和尚,熊掌与鱼肉不可兼得。茶鬼又没招了。
茶鬼说,茶是荼,荼有毒,用茶治病,以毒攻毒。和尚说,壶是缸,缸存善,用壶泡茶,以善养善。此后的日子,茶鬼总是想不出有什么奥秘能难得住和尚的。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茶鬼很不甘愿。开始茶鬼一想到死就害怕,几年过去了,茶鬼不怕死了。
茶鬼一边学做茶壶,一边把茶的知识传授给和尚,茶鬼与和尚成了好朋友。茶壶造型和茶叶味道都是千变万化,茶鬼与和尚倒也不觉时日无聊。
一天,茶鬼对和尚说,紫沙做茶壶好比茶叶变茶汤,各有千秋。但是,乌龙茶的铁观音,要用什么样的紫沙壶,才最具韵味呢?
和尚摇头。其实,和尚早就很佩服茶鬼了,和尚所知道的是和尚师傅教的,茶鬼所知道的是茶鬼自己摸索研究出来的。和尚知道,这回靠狡辩是过不了关了。于是,和尚说,按照打赌的规则,你来的那一天,你就该死了。茶鬼说,我遵守诺,现在就死给你看。
次日,茶鬼安祥的死在睡塌上,双手捧着一把老树盘根式紫沙茶壶,茶壶和茶鬼的手一样冰凉,茶壶里氲出铁观音特有的幽香。
和尚进门一看,茶鬼已没有了呼吸,心想,自己昨天一己之念,害了茶鬼,于是念了句“阿弥陀佛”就圃地打坐,闻着铁观音的香韵,从此一坐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