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又有了“祭酒”主持飨宴中的酹酒祭神活动。我国各民族普遍都有用酒祭祀祖先,在丧葬时用酒举行一些仪式的习俗。
人死后,亲朋好友都要来吊祭死者,汉族的习俗是“吃斋饭”,也有的地方称为吃“豆腐饭”,这就是葬礼期间的举办的酒席。虽然都是吃素,但酒还是必不可少的。
有的少数民族则在吊丧时持酒肉前往,如苗族人家听到丧信后,同寨的人一般都要赠送丧家几斤酒及其大米,香烛等物,亲戚送的酒物则更多些,如女婿要送二十来斤白酒,一头猪。丧家则要设酒宴招待吊者。
某种地区的怒族,村中若有人病亡,各户带酒前来吊丧,巫师灌酒于死者嘴内,众人各饮一杯酒,称此为“离别酒”。
死者入葬后,古代的习俗还有在墓穴内放入酒,为的是死者在阴间也能享受到人间饮酒的乐趣。汉族人在清明节为死者上坟,必带酒肉。
一些重要的节日,举行家宴时,都要为死去的祖先留着上席,一家之主这时也只能坐在次要位置,在上席,为祖先置放酒菜,并示意让祖先先饮过酒或进过食后,一家人才能开始饮酒进食。在祖先的灵象前,还要插上蜡烛,放一杯酒,若干碟菜,以表达对死者的衰思和敬意。
而延续到后来,祭祀已经不只是国家之间的行动,包括有一些村子,都会有自己特定的祭祀仪式。
唐代贞观年间,有一个石头村,石村这个村子里的人都姓石,村子中央有一块大石头,这石头相貌丑陋,但石头前祭拜的物品特别多,来来往往的人,每当路过石像都会恭敬地行礼,嘴中念念有词,这种狂热的心态让人感觉毛骨悚然。
石田是这个村子里的小姑娘,小姑娘天真可爱,是村子里的圣女,村子的圣女是村子里的祭祀大人指认的,这个小女孩刚出生起就承担了一种叫做责任的东西。
虽说这是圣女能给村子的人带来安宁与和平,可自从石田出生后,所有的都很怕她,不,那是厌恶,每天总会有恶意的目光在石田身上扫来扫去,男人,女人,老人,孩子,这么多年来,石田从起初的不解到习惯,经历过毒打,谩骂,侮辱,小女孩习惯了,所以她什么也不怕,照常玩耍,只要她在的地方,那个地方就是她的天下,没有人争,没有人抢。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了,这一天一个叫做石木的男孩出现了,他双眼失明,他遇到了她,小女孩很是好奇的看着这个男孩,为什么会有孩子接近自己,后来女孩得知有一种病叫失明。
失眠的男孩子眼睛里没有光,什么也没有,一望无际的黑,小女孩第一次感受不到那种恶意的目光很是开心。
村子里对男孩的行为感到抵触,对小男孩开始攻击,谩骂,毒打,如出一辙。
小女孩长大了,大家开始变得尊敬起来,称女孩为圣女。瞎眼的男孩也一样,圣女圣女的叫着。
石田很不喜欢这个称呼,她让男孩不要这么叫她,要叫女孩的名字,不知什么时候起,男孩脑子也不好用了,只会圣女圣女的叫着。在无人的黑暗里,谁也不知道男孩经历了什么。
这一年一度的祭祀活动终于开始了,每个人都满怀期望的望着村子中央的石像,满怀期待。
圣女来了,圣女来了,一大群人喊道。众人纷纷跪在地上,只是村子里好像少了点人,少了点以前用那种目光揣测圣女的人,不对,人群里多了几个瞎子。
人们看着场中那个女孩,等待着女孩的一声令下,就奉献出自己生命,期待祂的降临。
祭祀开始了,带上来的是那个男孩,男孩看着女孩,眼睛里有光,男孩眼睛恢复了,女孩感受着男孩恶意的目光,浑身颤抖,那种感觉又来了。
“你不说即便你能看见你也不会讨厌我吗?”石田的声音有点颤抖。
“哦?为什么,因为我是瞎子,没人和我玩,于是我就找了你了,反正我也看不见,对了,我的眼是我自己弄瞎的,因为那也是祭祀的一部分。”
石田处于崩溃的边缘,还不够,大家恢复了往日的形态,全都注视着圣女,厌恶还是厌恶,石田想跑,跑的越远越好,街上都是人,不管走到哪都会有恶意的目光看着自己。
祭祀还在进行着,石田跑到了石像的地方,大家都笑了。祭祀可以开始了,祭品就是圣女,所有的人都目不转睛的盯着祭祀,石像周围被人点上了火,火光映照着石田,大家把所有的恶意都用在了石田身上,石田死了。
广场上每个人都露出和善的面孔,欢声笑语,好像就是大火把自身的恶意焚烧的一干二净似的。
这场雨来的不那么及时,但也够了。这几天石村一直在下雨,每个人的脸色都不太好,这场雨下了好几天了,河水涨高了,山上的石头开始滑落,河水奔涌,最终石村被淹没在了大水之中,淹没了石像,淹没了一切。”
黄教授从头至尾讲了这么多,就是在对我们讲述祭祀的重要性。
今天我们所有人商量,全部留在原地待命,等到明日再做出发。
所有人再次支起帐篷,一个个无所事事的在沙漠之中,不知道明天又会发生什么。
我们帐篷之中十多个小伙子,大家坐在一起吃着压缩饼干,有一搭无一搭的说着闲话。
不知谁提议,不如讲个故事,打发一下时间。
其中一个小伙子嘿嘿一笑。
“那得讲个有美女的!要不然咱们一群大老爷们儿有什么意思!”
正好前一阵子从康生的口中,我倒听过一个故事。自从认识了个康生,我天天都会听到不少的大鼓书,于是我就对大家说道。
“那我给大家讲一个吧,有女人倒是有女人,但不一定是你们想要的那种!”
于是我便开始慢慢讲述。
说是有一个男人名叫齐怀,他是一个传统工艺画师,在河沙城里他也算得上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尤其是在画师圈子里。
齐怀尤其擅长画人物画,他不太喜欢画山水,因为他觉得山水是死的,而人是活的,要把一个个活的东西描绘在静止的纸面上,确实很件不容易的事情。人们都说齐怀的人物画是把能手,因为他笔下的人物有灵性,也非常传神。
据说在年轻的时候,齐怀还曾经在宫廷里为皇上画过像,但因为跟一个后宫的妃子眉目传情有了感情,那妃子对齐怀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感,哭着闹着要齐怀带他私奔,逃出这皇家大院,去过自由自在的平民百姓生活。
这种事情齐怀可不敢干,他也没这个能耐将她带出后宫,而且他也知道天下人谁若是动了皇帝的女人,那肯定是要掉脑袋的事情,所以他赶紧收拾好细软包裹,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遛回了老家,尽管他心里对那后宫的妃子也是有感情的,但他知道跟皇上比起来,自己只能算是个不起眼的小蚂蚁,他只好选择辜负那妃子的一片殷切之心了。
从此以后,齐怀就本本分分地做起了民间画师,这样的日子虽然比不上在皇室时候的富足,但也足够他逍遥自在地吃喝玩乐了。不过,为了在心里默默纪念那个对自己一片痴情的妃子,齐怀年过四十也没有娶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