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莲吃后赞不绝口,遂命衙厨郑春发仿制,郑春发登门求教,并在用料上加以改革,多用海鲜,少用肉类,使菜越发荤香可口。以后郑春发离开周莲衙府,集资经营聚春园菜馆,“福寿全”成了这家菜馆的主打菜,只因福州话“福寿全”与“佛跳墙”的发音相似,久而久之,“福寿全”就被“佛跳墙”取而代之名扬四海了。
还有第二种说法,说是在南方有一种风俗,新媳妇出嫁后的第三天,要亲自下厨露一手茶饭手艺,侍奉公婆,博取赏识。传说一位富家女,娇生惯养,不习厨事,出嫁前夕愁苦不已。她母亲便把家里的山珍海味都拿出来做成各式菜肴,一一用荷叶包好。告诉她如何烹煮。
谁知这位小姐竟把烧制方法忘光,情急之间就把所有的菜一股脑儿倒进一个绍酒坛子里,盖上荷叶,撂在灶头。第二天浓香飘出,合家连赞好菜,这就是“十八个菜一锅煮”的“佛跳墙”的来头了。
还有第三种说法是,一群乞丐每天提着陶钵瓦罐四处讨饭,把讨来的各种残羹剩菜倒在一起烧煮,热气腾腾,香味四溢。和尚闻了,禁不住香味引诱,跳墙而出,大快朵颐。有诗为证:“酝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
这句诗说的就是乞丐和和尚的故事!
这个故事虽然绝妙,但是是最不足为信的。因为佛跳墙里面的内容,全部都是各种山珍海味,最主要的就是以海鲜为主,而那些乞丐讨来的东西,咱们可想而知,做出来的根本就不可能是佛跳墙,顶多是大锅饭罢了!
还有第四种说法,这种说法和第一种说法有点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清朝末年布政司周莲的故事。
说是周莲这个人吃东西最为挑剔,并且尤其喜欢吃海鲜。他晚年的时候娶了一房小妾,尤其擅长厨艺。起初,周莲十分的宠爱这房小妾,每天吃他精心制作的美食。可是日子久了,再好的饭菜也会吃厌,再美的人也会看腻。
周莲便对这个小妾越来越冷淡,小妾觉得自已失去了丈夫的宠爱,所以就想用一切办法把丈夫的心给抓回来。
正赶上这个周大人是个贪吃鬼,小妾就每天到处询问,询问有什么美食可以抓住男人的心。
后来这个小妾去一家菜馆,吃到了一家南方厨子做的菜,就是这个传说中的福寿全,里面有二十多种上好的调料,鸡鸭鱼肉,山珍海味全部齐全。小妾试菜过后,对这道福寿全赞不绝口,就是觉得有那么一丢丢的油腻。
正好这个小妾也十分的擅长厨艺,他深知自已丈夫的喜好,味道清淡,并且喜欢吃海鲜。所以就把这道福寿全加以改进,少放了很多油腻的肉类食材,加进去了许多珍贵的海鲜。这样做出来了一大锅菜,小妾刚刚做好这锅菜,还没有端去给自已的相公。
知道他相公闻着味儿,就跑进了小妾的房间。周大人吃过这道菜之后,连连叫好,并为这道菜取名叫佛跳墙。
从那以后,每一顿宴席上,周大人都必有一道佛跳墙,而从此以后,那个小妾也成为了周大人最疼爱的女人。”
我把我曾经看书知道的这些,全部跟严七崖讲了出来。
严七崖听完忍不住边点头边摇头的挪揄我道。
“施现啊施现!这还真的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但是你小子最近有这么大的长进,看了这么多的书,可是你看的这些杂书,是不是全都看偏了!
有那个时间看一看武功秘籍多好,看这么些菜谱干什么!”
我只好无奈的耸耸肩膀,然后默默叹了一口气道。
“我这看的不是菜谱,只不过是一些历史人物杂记!书这个东西,不止有武功才最管用,读史可以明鉴,读论语可以通善,读鬼谷子,可以识人心。
文字这个东西,无论是什么多看一点,终归是没害处的!”
我们这边正说着,那边车已经开到了得意居的门口。
胡老板亲自下车,给我们三个人开车门,然后请我们进入这饭店里面最大的一个包间。
我们刚刚走进这个包间儿,胡老板那两个弟弟已经提前都到了。
胡老板指着自已的两个弟弟给我们介绍。
“这是我二弟,那是我三弟!都是自已家的人,三位道爷不用见外!”
我们尴尬的笑了一笑,只觉得今天这一顿饭,好像是一场鸿门宴!
没过多一会儿的时间,那边厨房里已经传出阵阵香气,一阵阵扑鼻的肉香,海鲜香味儿顺着鼻孔直冲脑门。
“豁!这味道,真是绝了!”
郝大兴立刻赞不绝口。
胡老板笑嘻嘻的跟我们介绍道。
“这就是我半个月前特定的佛跳墙,一会儿就端上来了,三位道爷好好尝一尝!”
然后转过头,牛气轰轰的跟自已的两个弟弟吹嘘道。
“看到没,这就是来自阴山簿的三个道爷!那阴山簿的人一个个都是有好本事,这三位道爷今天早上坐在山上,然后盘着腿,掐指一算。
哎呀!那老胡家今天吃佛跳墙,咱们正好今天去家访,就可以吃上一顿好的!所以三位道爷就挑今天这个日子来了!
你说他们是不是好本事,能掐会算,就跟大罗神仙一样,现在我两个儿子都在阴山上,将来那可是个顶个的有出息。啊呀呀!万万没有想到哇,咱们兄弟三个人,就属我生的儿子少,谁能想到我这两个儿子,真是一个赛着一个的强。
唉!这真的就是命,也怪我命好,生辰八字正……哈哈哈哈哈……!”
这个胡老板说话还真的是挺气人,竟然把我们三个说成为了贪他一口吃食,特意挑日子下山的一样!
可是我也不能说什么,又不能直接告诉他你儿子死了!这不是当众打他的脸嘛!
不时,有一个胖厨子走进我们屋子的房门,端来一盅金黄色的小蛊盅。
一边放到桌子上。嘴角边漾着温柔的浅笑。
“几位客官,这就是咱们得意居的特色菜佛跳墙,几位爷慢慢享用。”
佛跳墙,听到这三个字,胡老板简直欣喜若狂。
拿着筷子,在一旁指点江山。
“大家都好好尝一尝,这可是做工复杂的第一名菜。打小就听说过。我活了大半辈子,也还真是头一次吃到。”
胡老爷一边说着,一边打开了炖盅上的小盖。
一股子海鲜的香气。和浓郁的高汤味,倾刻间在整间屋子里荡漾开来。
我定睛一看。只见金黄浓郁的高汤上,肉眼可见大号的鲍鱼和海参。里面还有一些粉丝状的东西。
我指了指这粉丝道。
“这不会是普通的细粉吧?难不成就是传说中的鱼翅?”
郝大兴给我飞了个眼色。
“施现老弟,算你识货。以前在家的时候,我奶奶每天晚上都会给自已来一碗鱼翅汤,我一眼就能看出,这绝对是最正宗的一级鱼翅。”
那个胖厨子也乖乖的立在旁边,然后开始向我们讲解这道菜的做法。
“其实这佛跳墙的做法倒也不难。只不过是费些功夫。食材杂乱了一点。
单说着这汤底吧。汤底需要母鸡一只,鸭一只,排骨一斤,牛蹄筋一斤,猪蹄一斤,姜四五片。
主食材就更多了。鹌鹑蛋十来颗,花胶6条,海参4条,干鲍鱼6只,鱼翅两片,金华火腿100克,鲨鱼骨4块,响螺片两片,干贝一把,冬笋一颗,冬菇8颗,猴头菇两颗,羊肚菌20颗,姜一块,黄酒或花雕酒半瓶。
汤底我是提前两天煲好的,因为要炖十几个小时,着实费了些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