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发觉,这栾平安年纪不大,却是我们这阴山簿中行为最老成的人。
现在已然是新政府,新社会。好多从县城里面,大城市来的弟子都说,将来要找一个新做派的女子。
就如同滨水县城的好多大姑娘女学生,一个个剪着齐肩的短头发,穿着白袜子,黑皮鞋,会骑自行车跑得快,长了一双大脚。
现在的女子都不允许缠足嘞!可是栾平安认定小脚女人长得美,女人就不应该咬文嚼字,读那些没用的书籍。
男人是天,女人是地。女人就应该守在家里的灶台,做上那么一大碗香喷喷的羊肉臊子面。
阴山簿有些弟子们笑话栾平安老气,这里的大多数人都是新思想,新做派。他们虽然在阴山簿读书苦练,也秉承着几千年的传统,尊师重道。
可是这些人的骨子里一个一个要强的很,他们已经不再讲究什么敦厚仁义,安稳度日。他们要的是出人头地,出类拔萃。
严七崖便是如此,要的是自已比所有人都强,想要进三司。
可是,我的思想倒欲栾平安相同。我娘也是小脚,我们上西村的女人们都是小脚。
娘说,女人不该抛头露面,女人要守妇道。我娘是个不干净的女人,因此她受了一辈子的苦。跟着我娘,我也受苦。
我这辈子,将来定要娶个干净的女人,干净,检点,守在家里,相夫教子。
大抵也要像栾平安的二姐那样,有个什么绝活手艺,会做羊肉臊子面也好,会做裤带面也好。每日等我回家,屋子里的灶台上永远都冒着热气儿。
香喷喷的饭味儿从烟筒里就冒出来,然后钻进我的鼻子眼儿,钻进我的心窝里。那样的日子,真的不知我这辈子还能不能过的成。
栾平安意犹未尽的咀嚼着他家乡中的事情,他大概是又想家了,从他上阴山到现在已经整整十年。
十年前,栾平安的爹是个有远见卓识的族长,他知道现在社会都革新了,若想后代有出息,就不能一辈子守在原上。
可是,现在又取消了考状元。因此,栾平安他爹千打听万打听,知道有好些人拼了命的把自家的孩子送进阴山簿,将来能够学有所成。
于是,那个腰杆儿挺拔的汉子,牵着自已小儿子的手,又用几十匹骡子,拉了满满上百石的粮食,从千里之外的陕北窑洞林水原,把栾平安送到了这小小的滨水县脚下阴山簿。
栾平安家有钱着嘞!他爹每隔三个月,就会派人从林水原往我们阴山簿送现钱。
栾平安也时常会写家书,让送银钱的人顺便把家书捎回去。
只是,无论栾平安写多少封书信,他爹从来都不会回。只是依旧每三个月派人送一回银钱。
栾平安有时问那个送家书的人,问家里日子过的好不好。那人的回答了永远都是好。
“你爹好生威严,原上所有村民都敬重他。你大哥娶媳妇儿嘞!再过几年你大哥就能接任下一任族长。
你家今年的收成好着呢!你娘还给你生了一个四妹妹,小名的春娟。长得灵秀的嘞!”
栾平安知道,家里应该一切都好。他爹之所以不给他写信,估计是怕这孩子想家吧。毕竟父子二人一别十年,栾平安何时能混出出息,回到原上去,到现在仍旧说不清楚。
栾平安也想考珎墓司,只可惜看着这国金刚考丹鼎司的场景,整整18年没有考中,栾平安有时也会觉得泄气,怕自已没有前途。
最后,话题还是落在了牌子上。
栾平安笃定的道。
“这牌子是一族人的命脉,是一族人的根本,是一族人的信仰。
牌子比命重要嘞!”
我还是没有搞懂,只能把思绪继续转回到国金刚的身上。他想要考丹鼎司,可是却有着严重的心病。
倘若,我可以把他的心病医好。不知,能不能帮他实现这个愿望!
或者,如果我可以帮国金刚考入丹鼎司,不知他肯不肯送给我那一本《罗织经》。
吃过晚饭,我一人回到三清供庙,又是苦熬一夜。
《论语》读过了,但是不能融会贯通。只会死记硬背,读死书。
这每天苦熬读书,不知道要熬到个啥日子。可是我只记着民间流传的一句老话,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这世上任凭啥事儿,都没有着急就能办成的。凡事都得慢慢来,书本要一个字儿一个字儿的读,日子要一天一天的过,谋事要一点一点的谋划。
明日还得继续开考嘞!丹鼎司的第一天不能考试整整考核了三天,123个考取丹鼎司的弟子,六大长老分别一个一个的拎出来挨个出题询问。
这就是俗话说的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直到把一个个考生考的心发昏,手发烫,头发昏,眼发花。把他们肚子里的肠子,肚子,心肝脾肺全部给你掏出来,勘察清,斟酌个明白,这样一个个的到底是什么神通,有多大能耐,丹鼎司的六位长老心中自然有了定数。
所有考核的在123个弟子之中,刨出去第一轮审核便不通过,只余下个整整49个人。
这49个,里面不乏有真本事大神通的,更多的都是棒槌,不过是填补进去凑数而已。不过我觉得,真正有大神通的那个人,必然就是在考场之中直接闭过气去的国金刚。
六大长老也纷纷惜才。经过所有人的一致商议,觉得国金刚第一轮考核不能算不通过,只不过因为身体原因耽误了考试而已。倘若国金刚身体恢复,倒是允许给他一次补考的机会。
据说,这六大长老商议的场景十分的简单。由六大长老之首徐大仁主持事宜。
徐大仁只简单的说了一句。
“等他身体好了再考嘛!唉!就怕他仍是考不通过,可怜了一个好苗子。”
然后其他的几位长老纷纷点头称是。
“哎呀!啥时准备好啥时考,得了,都散会了吧!这阴山簿饭堂的猪肉炖粉条味道还真是不错!”
于是,一场简单而重要的会议开完,六大长老纷纷齐聚阴山簿的饭堂,吃了猪肉,吃了带鱼,还吃了整整一大盆子海带炖萝卜汤。
再过两天,就是丹鼎司的第二轮考核,这第二轮考核考的是对药方。
仍然是由几位长老一对一的考,在众多签筒之中,由考试的弟子随便抽出一张签条。
每一张签条上面都写了一个疑难杂症,考生抽到什么病症,便为此病症开始开药方。
考生开一个药方,长老们开一个药方。然后由考生继续开,长老们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