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我说:我知道朱先生的见识多闻广博。这也使我想起了去年八月十一日,当时我们老家还是平安无事的时候,女儿就遇见了土地灶神和一个公差来写家宅册,她看见每本上有松江金山四乡祸口册的字样,有长方圈圆圈三角圈,女儿问是否我处有难?他们不肯说。女儿到祠堂去问祖母,也不知道。过了两个月我们老家就遭遇了空前浩劫,我全家至今犹流离上海而不能返。由此观之,这些事与我女儿所看见的祸口册必定是有关系的,祸口册的这三种标识先生也知道吗?

答:祸口册确有三种,生、死、受难不死。大纲即此三种,详细讲又分十余类。上者圆,次方,下尖。受祸者亦有轻重,若公所遭是至轻者,稍重即受惊,再重虽幸存生命其余一切无存。再重受辱,受伤,留生命。死亦不等,全身、分裂、皿肉成泥为最重。次炸死,再次遇炸不即死,倍受痛苦一二日仍死,再次受奸遭杀,能一刀一枪即死已轻,或为压死,虽全身,亦惨,因五脏分裂。若遭此等之死,必其人有阴恶而人不能知,故有此报,幸地狱可不入,只受饿鬼畜生二罪而已。

问:前次听说程家之子,受斩阳饿鬼等罚,是否就是地狱?

答:此为随常地狱,二三月即出,不在地狱受罪,不为罚重。若入无间地狱,虽家属请高僧超度亦不能出,方为极重。但如此重罪若其人自发悔心,一念忏悔,亦可从无间渐拔,惟能有忏悔者千百中难以见,仍有抱怨天道不公,处分失当,真可浩叹。

我又问先生:先生所说的这三种祸口,死与受祸不死这二种已经很详细了,不知道生人也分有种类吗?

答:生自然亦有,毫无受损者亦有二种,一是善仁所得,一是留以后受。亦有前生仁善未报,今生亦无恶事,亦有前生因果,今生发不义之财能用得正当可无罪。若不施而私享则自亦不能久享,终必受祸。亦有虽逃生命,困苦万状,亦不在少数,种种前因后果说不能尽。在各人自省所为而已。

到此,先生的话就说完了。我觉得阴间的事条分缕析,真是至精至细,也非常清楚明白。如果不是结交到朱先生这样的朋友,我们又怎么会知道这些情况呀!真的可以说是从古未有之奇遇呀!

廿八日即九月廿一日

我们家一直以来就是清明祭墓,秋分祭祠,祭墓则是在清明节前。而祭祠则是在秋分节日当天。几年以来,除了侄辈和儿辈中有在外任事的有可能不回来以外,家兄与我常居乡间,是每年必定参加祭祀的,自去年秋祭,战事已经开始,飞机之声不绝于耳,家乡已亟亟堪虑,当时几个侄儿就与家兄避居到上海了。只有我还在家照例祭祀,又经过了二个月,我们家乡才全部沦陷,又过了一个多月我们才离家出走上海。现在是遍地盗贼,欲归不得,家乡回首邈隔天涯。今年秋分日是八月初一,家兄准备就在上海的寺庙中祭祀。他的意见也很好,又因为法藏寺有难民又不清净,所以就没有办法祭祀。最近已经说好在孟德兰路的护国寺念经一日,顺便就在寺中举行秋祭。

今夜扶乩,我就将今年伯父准备在上海秋祭的事告诉了女儿。

并问:你看在上海祭祀祖宗们能来吗?

答:秋祭在申举行,祖先到者恐少。须早一日诚心祝告请召,不然临时请享太急促。

我说:祭祀那天还要念一天的经。

答:若做功德设位即能通神。

我说:这样就更好了。

问:你昨夜来没有?

答:昨夜未来,今夜本想一来,召即行。

我又问:吴忆初的母亲投生人世了吗?

答:吴姑母,儿问过祖母,知早已投生。

问:是哪位祖母告诉你的?

答:因前俞氏祖母告儿,谓儿与方姑母有一毫相象,惜方姑母早投生,汝不得见。吴姑母亦早投生,汝李氏祖母来,亦见不着。只差半年,不然多时不见又可长伴闲谈。

李太夫人是戊辰九月去世的,今天又知道吴氏先姐是在女儿去世前半年去投生的。

女又说:儿因问老老太太何以总不投生,岂亦修不入轮迥?祖母言未闻修不入,想是投生期未到。

问:你去见过老老太太了吗?

答:见过一次。

问:何处见过?

答:在祠内。

问:何时在祠内?

答:去年秋祭。

问:老老太太长短大小如何?

答:人极短小。

问:你与她说话了吗?

答:儿见即叩头相唤,未敢交谈。

问:老老太太唤你何名?

答:太唤小宝。

我合眼默想,彷佛看见女儿恭敬跪拜在百数十岁老人的面前一样。女儿所说的老老太太就是我的曾祖母,对于我女儿来说就是高祖母。

我出生的晚,就没有见过曾祖母,我小的时候听我母亲说,当时我父亲还在世的时候就称呼她为老老太太了,这已经是尊敬到极点的称呼了,所以至今都还没有改变这个称呼。

我又说:现在上海的各个寺庙大多都有难民,听说只有护国寺没有,你不妨先去看一看。到时祖先共来几人?你也可以去看一看。

答:父叫去国寺,明日十一时去。其实即有难民,无关佛事。不知诵经真诚,能如法寺否?祖先受享,总有几位到申。问明后初一夜再告,儿前每去祠,必请诸尊长同到申玩,皆不肯来,不知今能来多否?

我忽然想起堂嫂陈贞孝是先堂兄灿卿公的聘室,未婚守志五十余年,堂嫂是这个月中旬去世的,不知堂嫂死后还能不能见到堂兄。

因此我问女儿:你知道你灿卿伯父去投生了吗?

答:庆伯去年秋祭时未见,恐已生。

庆是灿卿公的小名。故女儿以庆伯呼之。

女又说:父所写金经,前夜见已完一部,此数张较前更佳妙。现成之一部,何不于秋祭时焚呈祖先,以资各位冥福,胜俗僧之所诵多矣。

我说:好,祭祀的时候我一定焚烧给他们。

民国28年灵异记录集-“吹万楼日记节钞”白话试译》小说在线阅读_第9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渝州一江春水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民国28年灵异记录集-“吹万楼日记节钞”白话试译第9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