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三十余岁的时候,居然还娶妻生子了,而痴傻如故,所以他生前我们也从未与他交谈过话。去年爆发战争,松江被大肆轰炸,他们一家就到乡下避难去了。期间香山被烧,我们来上海以后,就很久没有听到他们的消息了,最近才知道他已经死了的消息。他并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在了日军手里。哀哉!而死的详细情况我们就不知道了。
我虽然非常哀悯他,又想到他生前尙且痴傻,死后就更无从问询,就没有想过要扶乩召他。岂知今天他却不请自来,观其说话语气跟他生前毫无二致。但他指字却很快,只是说的话都是松江的本地方言,虽然他所指的字都是土白话,却神情活现,也可说是乩语中的别开生面者了。
如果不看他写的字而但读其音,就如同看到骢官生前说白话的奇怪状况。这些我不想全部记录下来,只是大约的记了一些对话,并用音义注明于下:
我们问:你从何处来?
答:寺。
今天他们家确实是在玉佛寺念经。
问:到上海如何认识?
答:跟季哥哥。
又指:苦。
问:怎么会苦?
答:少奶奶【指其妻】打手身,长妆【松江土话常常之意】打。
问:你这次是怎么死的?
答:早晨头天不亮,少奶奶叫一声就不看见,要叫少奶奶叫不着。后首【土话其后也】有黄衣裳人象丨警丨察,要叫六起来烧饭【意即令起床煮饭】五奴【我也】不肯,就担【即取也】刀背打,重来【意刀背着身重也】,五奴哭叫少奶奶。丨警丨察就担枪来异【异再也】打,放一枪,痛来【来系土语助词】,血多。异一枪。就困起【困即土话睡着,想其痛极而死在此时】不晓。血有,那害多害痛【意即至今血仍多创仍痛】浑身擦着痛。野地方怕,野地方怕来。【其意谓死后魂到野地方畏怯】。
又问:你怎么从玉佛寺来的?
答:坐车子。
夫人今日刚好在玉佛,回来时是坐的汽车,骢官可能是依附在汽车上来的。
问:你如果单独回松江,认识路吗?
答:丘奴烧香山【按即骢被害之地】来到松江下【下即亦也】认得,去哩。
乩逐止。
十二日即九月五日
今夜扶乩,骢官又到。仍是一片松江土话。
他乡人读之,甚不易了解。因此仍为注明音义录下。
答:五奴【我】立铅【在】妙李【庙裹】,何上【和念】念佛。看无卖【姆妈指其母也】下阑【下来,全句意谓见母由松来沪也】。茶热【昨日】下阑,立间【正在】梦【望探望之意】金大娘姨,闲有【尙有】三大姨。解老【所以】茶热【昨日】来。金下头【今夜】阻好字上台【意说放焰口完毕】。就更【跟】无卖【姆妈】走刀国旦来【走到此地来】。无卖【姆妈】束贾哭拦【意即哭之甚】。
扶乩的人都觉得毛发悚然!就叫他不要在这儿逗留了,夜深了赶快回去。
答:五奴不为【我不回】,无卖下不为【姆妈亦不回】。
这时我们觉得他憨态可掬,都失声大笑!
乩又回答说:十那【你等】有洒肖头【有何可笑】债老高奴去?【为何叫我去】,奴【我】不肯。就住国旦【即住此地】无卖高奴元起登妙李【妈仍叫我去住庙里】登拉国旦【住在此地】别人柴燕【惹厌他人】。高奴那不要则管栏【叫我此后不要常常来】。无卖高奴华【姆妈叫我话】邪邪【谢谢】好吃来。
到此逐去。
扶乩时我们曾经拿橘子给他吃,所以最后他才回答说“谢谢好吃来”。乩语中所说的三大姨,是上海吴怀疚的夫人,金大娘姨是松江杜莱予的夫人,她们都是葛家女,上海人,都是他母亲的姐姐
十三日即九月六日
友人孙逐园的长公子孙家琦,在上海邮政总局任职。他去年国历八月二十三日,因公外出,在南京路被丨炸丨弹炸死,遗骸无存,极人世之惨酷。当月初四日,即为国历周年之期,在法藏寺诵经开吊。我曾往一吊,并挽以联说:飞来天上奇冤,粉骨碎身,堪比沙场能报国。夺去云间佳土,忠魂毅魄,定知泉路尙依亲。
在孙家开吊的前几晚,我曾经叫女儿等孙家诵经开吊的时侯去看一看,看孙公子的魂来没有?不知他是怎么被炸的?
女儿说:可。
又问:是作辰字韵诗人之子否?
我说:是。
这种问答极琐碎,故上次我没有记在日记上。初三夜甥扶请其母,他母亲说明天有个孙姓的要来寺念经,听到小妹说这个人跟我们是世交,是被炸死的。
以后就有好几天没召女儿。初十夜曾一召,又大多是说的其他事,就没有问女儿这件事,所以今夜我就问女儿这件事。
女儿说:前孙氏做功德,是日儿在此,与父同行到寺。未及一时即去念佛,父走亦未见。孙氏之子至夜间焰口时始到。面目较宽哥等尙稍正。【宽哥是程氏子,死于大世界之丨炸丨弹者】,惟身则手足全无,背存一小半,尙连头颈,见怯,更哀愍。其家人来不少,惟真诚信佛者无,幸寺内僧众,能守清规,虔心超度,忏悔醒迷,仗此功德,可早自由。
以下是女儿母亲的问话,我没记。
十五日即九月八日
晚上甥来扶请其母,正在谈话时,他母亲忽然说有客人来了。
问:这个客人是老还是少?
答:老者。
乩逐停。
我想这个客人可能是朱述之先生了,因为朱先生每周月色佳时就喜欢到这儿来游玩。
当再按乩,即指:朱。
我就又拿出《鬼谭》问朱先生。先生说下面的几条都正确。以下所答的话都已经并入了上个月廿二日记所载之鬼谭正误中,所以现在就不用再记了。此外又问了几句话,也很满意。
逐记之于此。
问:关羽和岳飞的情况先生知道吗?
答:前代公忠亮节,死后入尊神居。亦有愿为世界造福平乱,即降阳世,功行满,仍返旧居。或再生忽为浮荣所惑,顿失初心。犯罪罚投畜类亦说不定。
问:关羽和岳飞也要降生吗?
答:关岳亦降生过,功行极美,现已入四王天,逍遥受福,永无灾难。
问:降生过何人?
答:不便告,凡可告者,弟承相爱,知无不言。
问:活人有去当阴差的吗?
答:有,因凶恶之人虽命将终,其气尙盛,或所同伴都酗酒,气强阴怕,故借用生人气同去可捉。
问:地狱共有几层?
答:地狱恐不止十八层,最下为无间。
问:共有几处?
答:总一地狱。
问:天有几许,是否共三十三天?
答:亦不止三十三。
问:森罗天子是否即玉帝?
答:是,道称玉帝。佛称上天,阴称天子。
问:其他的教派是否同一帝?
答:此话不出。
乃止。
十六日即九月九日
晚上召女到。
问:你昨夜也来了的吗?
答:来。
问:你看见朱述之先生没有?
答:见。
问:看见他坐在何处?
答:在父母中间,儿来后稍待,见乩语一一问对,知必谈久。婶亦在,想亦有话问。儿本无事,故先回寺。
问:你近日遇见过朱二嫂吗?不知她回去没有?
答:二嫂未遇,不曾问,必未去。儿明后夜九时后再去望。
问:你现在想回去,是专想为我去看劫余字纸,还是有其他事?
答:久不回家,故思一行,若字纸尚有,出告去取。
女儿又回答说:前有联句诗,昨回寺早,足成一律,觉不佳,无精警句,上两句当记得。
(论诗部分省略)诗录于下:
对月感赋
万里春光此夕同,大千世界尽澄空。
一年几见团圆月,百悟全资寂灭功。
境正盛时衰早伏,遇当拂处泰先通。
天心人事常流转,消息分明在此中。
女儿诗写完后乩止,又扶请婶。
回答说:我进门,见小妹出。
这是说女儿回寺去了。
问:昨夜你看见的客人,就是朱述之先生,你看这个人的神气和衣服等怎么样?
答:此人精帅极好,面目清高。我略看其寻字,竟与寻惯者一样快,长袍方褂帽不带。
我观此数言,就好像看见了朱先生本人一样。
又问:我们家的灶神所穿的是何等服饰?
答:灶神衫袍,上地上堂亦衫袍,平常想即昨夜服式。
又问:你看见我们的房中有几个宅神?
答:宅神有一。
问:宅神的名姓?
答:不知。看去象下人,见我必称太太。
又问:你去过虹庙吗?
答:虹庙不常去,太闹。惟初死时曾由差同去,先到城隍消差报到。再到虹庙,消求得之寿。我当时满心难过,只叩头四个即出。
问:当时共有阴差几人?
答:有二人同出门,后一人又去他处。
问:去世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答:祖等先来,叫我勿急,将有阴差来同去。后等见公差样二人入,命速行,即随出。觉天色非黄非白,像要做阵头。亦无所苦,心怯,知必已死。
她所说的这些话,可以知道人死时可以见到生前无罪业的亲人。死时的情状,我们生人都不能知道。读了这几句话,恍若一游冥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