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先呼:吹万。即说:弟自常居法寺后随众习诵,现《心经》《金刚经》都能背,意义亦可看得明。有疑问韵芬,必细为解释,觉真有不可思议之乐。非公指迷,弟安能得此。令爱天才,阴界所无,即阳世生时亦从未见过。弟住寺已一月,未见其看诗读文。而今夜,观其所作,儒释融贯,语语精诚,若叫弟作如何能及,且与常处又活泼灵敏,毫不枯寂。一念佛即全贯注,虔诚之相令人油然生信心。合寺都说必登极乐,永免轮回。寺中信心同者亦有,惟能作诗而参佛理者,则无。公福德深,故得有此孝慧之女。

我还没来得及说话。

叶先生又回答说:十二时去。

这是寺中的早课时间到了,所以就急忙走了。

十八日即七月十五日晴

我因为清凉寺将要做水陆法会,就为夫人写了延生的一个愿望。又因为女儿将回老家去拿焚烧的银锭到清凉寺施散,所以又为女儿写了一个愿望。准备这几天就交到清凉寺去。

晚上我们没有准备扶乩,就与夫人说闲话。

夫人说:这次大乱,我们家损失奇重,几不能支。近来我们在上海的开支都是用韵芬留下的遗款。现在水陆道场是没有办法做了,但我们以后可以勉强做一次佛七,听说佛七的功德也很大。

我也认为可以这样做。到深夜我们准备睡觉了,窗子和室中一再作响,我很奇怪,难道又是女儿要说什么吗?

看时间已经十一点半了,可能女儿来了还没有走,就与夫人扶乩,而乩即动呼父母。

我问:刚才的声响是你吗?

答:是。儿欲行,见父为儿书愿,此不必。当时祖母清凉寺本有位,儿如想往亦可附。即母所言经济如此,万勿轻费,父母可共一愿。至于佛七却是超度众生,惟用锭非少太贵,亦不必。且待时平或父母正寿时做,虽超度孤魂亦即为生者求福德。

老家所焚烧的锭,女儿想带出来一并施散,而我为她在清凉寺书愿立位,女儿也不要,只希望父母共为一愿。女儿所施散的锭原来是专为父母求福的,她真是无时不是孝念呀!

又说:诗二首略改,后夜告,

说完就急匆匆的走了。

再看时间已经过了十二点了。今晚女儿急着想说的是她听到我们经济窘迫,又刚好看见我为她书愿,怕我这几天就要去交,所以要着急的告诉我们。

清凉寺先母曾经去念过经,故女儿回答说“祖母本有位,儿如欲往亦可附”。

十九日即七月十六日晴

今天恭逢观音大士诞辰,当诣法藏寺拈香后即返。晚上与内人扶乩,思欲召女。而甥先请其母谈话后,接着又请平江先生。

平江先生说:我今夜适空,又可闲谈。

于是问答了很久,很多是闻所未闻之言。我就选择了一些记下来。

甥问:凡人之死,都要奉札。而信国外宗教的死的时候是否也一样要下札?

答:教民一样由札判提。

问:他们又是怎么去投生的呢?

答:教民仍中国人,亦同一判投人畜。

问:管理一方的有土地,管一家的是灶君吗?

答:是,土地管一区。

问:一区有多大?

答:保有大小,区亦有多少。即以申地论,土地何止千,即是阳世保正。一家功过,灶神年终汇成善恶册,由土地进城隍,转详第一院,以定赏罚。有大功过或添寿或折寿,都由一院定。若应提审叫第五院执行,未若阳世之朦懂。

问:人为什么必定看重金银而不看重土石呢?

答:此问奇,人生在世非钱不能食,不能做事。虽有土石万千,不能不食,不食须死。惟过爱积聚,可不必。

甥的这个问题虽然很奇特,这个回答也很奇特。这好像不是人鬼之间的问答,倒像是师生之间的对话一样。

又问:人的生死是由于运还是数呢?

答:运亦定数,时有大善或大恶确能转易,平常小善恶无关。即如方才问之某君,此人现亦有罪,虽非饿鬼道,恐难免畜生道。其生时皆以为善人,岂料受罪如是之重。凡办事人,名美而实不及,罚重。名歹而实不到,罚轻。办事一毫无贪者真难遇。

某君最近被人杀害,甥刚才曾经问过他的事。平江先生因为还没有说完话,就没有马上回答。而甥又接着问命运的事了。所以平江先生才回答了甥这些话。

后来,平江先生回答在旁边的某君的问话说:足下前生自有因果,尊梦往往有奇异处。

某君问:可以告诉我,我前生的情况吗?

答:待时到告,现告亦无妨,不过太漏阴秘。是物类修道成人,更修正果而半途退者。故有夙根,智比人高,不爱女色,是前生毅力,自今以后再三十年力行仁心善事,亡后可归西方净土。

又问:我前生是在何处?

答:在奉天,山中修成。

甥又问:我母亲生前本信佛,现在去世后仍念佛不辍,不知能免入轮回吗?

答:令堂虔修净土,如中途不退,可免入轮回。

夫人因此也问:我女儿可免入轮迥吗?

答:令爱纯孝而又虔修,去年更大施振济,必免入轮回。

女儿去年施赈之举就是由平江先生经手的,见于本年二月十二日记中。这事平江先生知道得最详细,所以先生才说“去年更大施振济”。

甥又问:凡是扶乩请召的魂魄,没有罪的当然容易请来,怎么有罪的在押犯人也可以来呢?

答:此有罪之魂,遇人召请必到堂禀明始行。

又问:凡是人与鬼接近,大家都认为对人不利,为什么扶乩请来的就没有什么对人不利的呢?

答:阴与阳处,本不能极近,恐二者皆伤。

问:那么,现在先生点字是不是坐在桌旁椅子上的?

答:在旁未坐,即坐亦不近,非同坐无妨。

问:上海有很多外国人,不知外国的鬼情形如何?

答:外人自有风俗,我不明。

以下所问的更奇特,我没有记录。

二十日即七月十七日晴

昨夜曾经想召请女儿,后来请杨平江先生谈话后,时间已经不早了,所以没有召请女儿。

今夜九点就与夫人扶召,

女到回答说:儿刚来,父母已先在。昨为大土诞,上夜念佛一宵。昨父来寺进香,儿适在回向,出来父已行。

(后续论诗部分省略)

女儿说:见帖在台上竟有数字高出,想石印不清失神之故。父若见真迹恐所逊亦不多。父觉有兴否?

我说:最近才觉得有一点兴致了。

又说:黄庭不影自书,恐他人误认为苏书黄庭。

(讨论书法部分省略)

又回答说:明夜至家,九时去十二时回,可不误功课。儿思请祖父并三位祖母一同来申,法寺本有位可住。

我一看见女儿这些话,心为之一惊。

马上问女儿:难道是我们老家不但藏书全部被劫,就是房屋也将不保了吗?祠堂也不能保住呀?你难道是真有预知吗?你想回老家就是为了这个呀?

答:是即为此,故思请祖父母出,不因祠堂,恐家有损。故思请祖父来开譬,无劫,即请听佛寺功课。有损,请祖父自示父语。儿未能一定前知,惟神静性定时觉有一种荒乱之观念。恐即是家乡房屋有损之象。

我这时更加担忧害怕。

又问:家乡之难就在眼前了吗?

答:尙遥远,似非近时。或儿过虑,请勿忧急,儿本不敢言,今父问及,故告。

这个月初一我曾经问过女儿,真的有预知能力吗?女儿说性定或能知,只是不敢非常明白的说出来。现在就是明白的告诉我们了,我们老家的房屋遭劫,是始终不能免除的事了!唯有通过修德来希望获得保全而已了。

廿二日即七月十九日晴

民国28年灵异记录集-“吹万楼日记节钞”白话试译》小说在线阅读_第7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渝州一江春水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民国28年灵异记录集-“吹万楼日记节钞”白话试译第7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