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扶乩时女儿所指的字有很多是用同音字代替,我却总是能知道。每次记录后我就问女儿对不对,女儿也必定会说是。我也知道女儿有时是故意这样做的,她这样做也就是想博我高兴,我也往往会被她逗得开怀大笑。

女儿忽然回答说:儿指字不可解处,父都猜得着,明夜再多指非解字父猜。前恐父不能明,故用韵。【按女每于图中所无之字必言某字某声以明之,殆即所说故用韵也】今觉父无论何字,都可猜得,母亦能稍猜得,真一快事。

说到这儿,已逾十二时,逐去。

初二日即六月廿九日阴晴

今晚我到功德林去聚餐,与蒋竹庄谈话。竹庄本来学佛很多年了,他久习静坐,三五年前我们就见过面了,那时候,听说他已经能够入定,入定后神识可以出来。现在据说功夫更深了,每日闭目入定便能自放白光,通身都可照见。

原来他所习的是佛家的密宗,据他说来源和道家的相同。我回寓后逐与内入扶乩。

女到呼父母后即回答说:昨夜回寺,适众上殿,未过时。

昨夜女儿看见我不高兴,所以说了很久的话,走的时侯已经是十二点五十几分了。而寺中念佛功课则从一点开始。所以女儿说每次谈话不能超过十二点,最多十二点半必定要走。从来没有象昨天晚上那么迟的。一点钟就开始做功课是女儿本来就说过的,但不知道是在那儿做功课,今天才知道她是在大殿上。

这时候是镮与四官二人在扶,而乩行比较滞涩。

女儿说:手不佳,难指,你们轮流扶便易。

于是就改为四官与其祖母扶,则乩行又快速起来。

又说:明日影戏,请母陪他去看。

其母说:我哪有兴趣陪他去哟?

答:二嫂喜看,诸侄都去。父母出一元再给四官五角,买吃食。你等乐意否?

四官和镮看见她姑姑这样说都非常高兴。

其母又说:明日如果要下雨怎么办?

答:雨亦不妨,用三哥车。

又说:你们今夜去睡。

乩乃停。

我大笑着说:这种神气,就跟女儿生前的情形是一样的了。

四官和镮走后,我与内人又扶。

女儿说:四官镮官能承欢膝下,儿心快悦。今天父看《金刚经》,儿六时课毕。即来在侧同看,可惜释义不在,不然一同参看较易懂。

《金刚经释义》一书,本来我就喜欢看,女儿以前看见这本书也认为很好。她叫我们方便的时候就从老家带出来,因为一拖再拖就没有把这本书带出来,现在被抢劫走了,悔之晚矣!

又说:叶伯近来进步速,《金刚经》完全能诵,未讲过者亦能领悟。

我因此对夫人说:女儿最近讲解的佛经道理都很明白,如果我要看一本佛经,再叫女儿详细的给我讲解,应当不是难事。

女即回答说:口授与笔谈恐不一样,父能专心一志,自必有悟。若懂而有疑似处,可问。

我说:你想要我通过参究佛经来养心性,也很有道理。现在我这种情况也不是我看不透,但是我利根很少而钝根很多。所以说虽然好像觉悟了可接着就又愚昧了。

女即回答说:若明若昧,久必昧退明长。顿悟速,淅悟缓。

我对夫人说:前年女儿去世时确实是奇痛至苦。而书也是我的最爱,现在我的书又突遭此厄,使我又象是失去了一个女儿一样。以前女儿劝我的话固然是字字真切,没有比女儿说得更好的话了。但我嗜好太深,所以女儿虽然这样说了,而我却始终难以释怀。现在女儿的话是想引导我从根本上悟起,想从根本悟起就非学佛不可。

女便回答说:父所猜儿之心,无一不着。

我说:我固然没有深入的研究佛学,然而我认为所谓的佛,就是把利人的心推到极点。孟子说,人如果能充满不想害人的心那么利人的心就用之不尽,这个不想害人的心就是佛心。如果不想害人的心达到了极点,不但不想害人并且还会不想害物,所谓的仁民爱物者,可能就是这个意思吧!儒家之道与佛,虽然说法不一样,他们的中心思想还是一样的,都是出于不想害人的一念而已!

女回答说:父所引四书句解释佛理,湛然融贯,精极。儿觉四书上句与佛理实是一贯。入世孔学为中,出世佛法为至。孔说仁德,佛说慈悲,同一救世而已。儿与父闲论,心之所悟,是否不误。乱讲不可记出。为有识者笑父着魔。儿今夜快乐望父亦快乐,想神总可通。儿四书已忘大半,不知申尚有否。

说到这儿,就走了。

这时候,我觉得心里和身体都非常的舒服。

初四日即七月一日阴

晚上,我想起了上个月十三夜曾经请谢玉岑来谈过话,他说的黄姻伯,我不知道是谁。廿八日拜访他岳父名山先生,名山先生也想不出黄姻伯是谁,我因此想请玉岑来问一下。当书一纸请玉岑夫妇来谈话。

纸焚烧后不久乩就动了。

即指:谢。

知道是玉岑来了。

又说:吹师。

我问:今天你夫人也来了吗?

答:素未来。

这是说他夫人素蕖没有来。

我说:上次我女儿知道你夫人愿意学佛保佑亲人安康,她问你们是哪儿的人,我告诉她你们是常州人,我女儿便说你们可以皈依观定师,观定师是天宁寺以前的名僧冶开法师的弟子,她很有道行。你们隔天宁寺也很近,你们愿意去吗?

答:弟亦愿皈依天宁寺,舍间当时亦曾念过经。观定师想常驻寺。即与素同去受戒,承令爱指点得遇明途,感极。

我又问:你上次说的黄姻伯,我曾经问过你岳父名山先生,而名山先生也想不出是谁,因此想再问一下你。

答:外舅所问黄公即黄蓉周之父。

我又问:他叫什么名字?

答:舅自知。

说完就急匆匆的走了。

民国28年灵异记录集-“吹万楼日记节钞”白话试译》小说在线阅读_第7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渝州一江春水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民国28年灵异记录集-“吹万楼日记节钞”白话试译第7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