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五月初一日即五月廿九日晴

晚上因为金巨翁叫我去吃饭,回来的时侯已经十点了。又扶乩而女到。

说:儿想行,守仁伯昨与儿同到法,看早课仪式。言生平自觉不有大过,何以罚生此等之家。儿因告以伯太性急,即下等人家亦可洁身自好,心地诚正,做事光明,自能人间留名。今伯已忿而戕生,不过稍受阴罚。若此后能虔修净土免入轮回,亦未始非幸。伯定今夜到法寺想请儿为师,此如何能可?儿因言在法先听众持诵。以伯大才,不难即悟,故思早去,恐伯已到。

我笑着说:真好笑呀!叶先生还真想拜你为师哈?

甥问:叶先生到法寺也看见婶母了吗?

答:见,婶近学念《法华经》。进哥念《心经》已熟,现念《金刚经》。

问:何人教之?

答:婶教。

到此乩停,而为时尚早。乃谨书一纸焚于窗外,恭请金坛冯梦华先生,先生生前,我们见过几次面,我们之间的书信也有很多,请他应该能来。

按乩不久,而乩动。指:冯。

知道先生到了。

又指:希会。

这是说很久我们都没有见面了。

我问:现在混乱到了这种程度,以先生的仁慈,我应该怎么办呢?

说:丧心无耻,于斯为极,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五百年亦必有大劫,天降凶邪不在少数,人力无可挽回。时至收罗,所谓事半功倍。

我问:时间要到了吗?

说:非在目前。

又问:先生近来在干什么事?

说:弟现为浙江江山县城隍。

问:避难者都聚集在上海,上海能不能永远免遭劫难?

说:此是天机不能告。

问:如此大乱,还有什么地方可以躲避吗?

说:江南乱事未能即定,无乐土可居,亦未必处处皆劫所。

乃止。

我说感谢先生告诉我们这些事!

冯梦华先生书名叫煦晚,号蒿庵。江苏金坛人,清光绪丙戊一甲第三人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官到安徽巡抚,于民国丁卯七月初六日去世。寿八十有五,著有《蒿庵类稿》等书。

这时已经一点钟了,甥精神还非常好,就想再扶请他人。

我就又恭书一纸请先外舅,复斋顾公。

不久即指:复斋。

夫人即问:父亲去世将近三十年了,不知道现在居何处?

答:随处可居。

又问:上次听到杨平江说,上院想聘请父亲为总文记,真的吗?

答:否,静处不治事,或与二三知友闲游清谈。

我问:公说二三知心朋友是那些人?可以告诉我们吗?

答:陈杏生、张丙章、陈仲英、尚有斐如。前亦同游今已投生。

问:曾经见过舒x先生吗?

答:张x山丈,只见一二而。生已多年。

甥问:上次平江先生说,陈仲英有可能入尊神之居。公与陈公等常常相聚的地方,难道就是尊神居吗?

答:我等所聚之地,或官中即以为尊神居。

其女问:此居在何处?

说:自有处所,汝又何能知?

又问:那么父亲去世后,作过官吗?

答:我从未作官。

甥问:听到公去世后,叫我们不许给你作佛事。那么佛不应当相信吗?

答:亦有多处,即是四书上之说,如佛家重悔悟即是儒家改过。所谓过而不改,是为过矣。不必定欲辟佛,不必坚信宋儒。若作事觉有内疚于心,必需力戒。若知而故犯,虽小事而受阴责却大。世人亡后受罪此多数,即是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之意。

又问:国外传来的宗教与佛教如何?

答:我中国人信异国教可不必,佛普天同之,非异教。

顾公是儒者,以前本不是信佛之人。现在他的见解,却仍以佛家悔悟即是儒家改过,及“世人亡后受罪”等语,却全是佛家所说的,儒者是不会说的。又称“佛普天同之,非异教”也。可见他也是非常推崇佛家的。然而佛之广大又岂在不必辟而已哉!儒家改过即是佛家忏悔,佛经不是说的悔悟。总之佛不可辟,而宋儒之执见。公已知之矣。

今将旧作顾公行状一篇附后:

清封朝议大夫翰林院庶吉士私谦贞献先生顾公行状

惟我外舅顾公之卒,今五年矣。其季女婿高燮既为搜辑遗集若干卷付梓,复念公之行事,未尝表著于世。而生时谦挹,不肯自道。燮生也晚,又不克获知其祥。爰廑衰取一二见闻所及,並摭其为学大旨,不揣譾陋,略为论次,以备史家之考证,冀以垂诸不朽焉!

民国28年灵异记录集-“吹万楼日记节钞”白话试译》小说在线阅读_第6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渝州一江春水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民国28年灵异记录集-“吹万楼日记节钞”白话试译第6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